 <br><br>??中评社台北10月28日电(记者?康子仁专访)马政府开放美国带骨牛肉和内脏、绞肉进口,各界炮轰连连。台湾最大的消费者保护组织、消费者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吴家诚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认为,马政府才刚刚度过88水灾风暴,如今又捅出这个篓子,相当不智,不仅将影响年底县市长选举,如果处理不当,更可能对马英九2012年的连任之路造成冲击。台湾只要出现一例狂牛症案例,马政府难辞其咎。 <br><br>??1954年出生的吴家诚,台湾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後赴美留学,取得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化学博士,专长为环境化学、分析化学和污染防治等,目前在师大化学系任教,并且接任消基会董事、委员兼秘书长,负责替台湾民众的消费安全把关。 <br><br>??吴家诚质疑,马政府根本就没有搞清楚状况,只是由少数人操作,想要偷偷过关,如果後续处理得好,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酿成莫大风暴,民众一定不会轻易放过。 <br><br>??吴家诚认为,马政府才刚刚重新“内阁”改组,度过88水灾风暴,如今又捅出这个篓子,相当不智,代表马团队的专业和诚信都有问题。 <br><br>??吴家诚说,根据“立法院”第6届第2会期第19次会议纪录显示,在2006年1月民进党执政时期,在野的国民党反对扁政府开放美国牛肉进口,“立法院”表决通过,要求政府须向“立法院”卫生环境及社会福利、经济及能源、预算及决算委员会联席会报告经同意後,始得开放进口。 <br><br>??吴家诚批评,这次开放美国带骨牛肉决策过程中,上自“总统府国安会”,下到“卫生署”和“农委会”,全都违背“立法院”2006年1月所做的决议,放宽美国带骨牛肉和内脏进口,对台湾环境及人民健康将造成永久伤害,做此决策者应下台负责,马政府应该有人负起责任。 <br><br>??外传马政府同意开放美国带骨牛肉进口,主要是著眼於台湾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吴家诚表示,即便是为了要签订TIFA,对台湾来说也不划算,这不只是生命、健康问题,还有长期的产业界,大环境也都因为不好的蛋白PRPSC进入台湾之後,将会因此付出庞大代价。<br><br>??(完))
吴家诚表示,如果美国牛肉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对马英九2012年的连任之路造成冲击。(中评社康子仁摄)
??中评社台北10月28日电(记者?康子仁专访)马政府开放美国带骨牛肉和内脏、绞肉进口,各界炮轰连连。台湾最大的消费者保护组织、消费者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吴家诚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认为,马政府才刚刚度过88水灾风暴,如今又捅出这个篓子,相当不智,不仅将影响[
阅读全文]
马政府扩大开放美国牛肉入台引起轩然大波,民进党强调他们不怪美国,而是怪马政府,显示华府除了在两岸之间扮演关键角色,在蓝绿之间亦然。这次的美国牛事件,很清楚是马政府为了缓和绿营反ECFA的压力,以开放牛肉市场为筹码去向美国交换TIFA及FTA所造成的结果。绿营对ECFA的杯葛如果没那麽大,台湾也不必然要去吃美国人不吃的牛杂(内脏)。 <br><br>??美国牛事件经过多日发展,在府院高层展开危机处理,与蓝委沟通之後,轮廓逐渐浮现。“行政院副院长”朱立伦26日出席“台湾经济合作论坛”时明确表示,台湾整体贸易要走出去,不是只靠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也要靠台美签署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及自由贸易协定(FTA),以及与不同贸易夥伴共同合作。 <br><br>??朱立伦点出了重点,马政府现阶段要突破民进党反ECFA的“秘密武器”就是同步与美国发展TIFA、FTA。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排除绿营的“卖台”指控,更能创造民进党执政所无法突破的经贸成就,防止台湾在明年元旦大陆与东盟(台湾称东协)自由贸易区启动後被边缘化。 <br><br>??因此,当前对马政府而言,尽速与美国谈判、签订TIFA、FTA远比军购或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等等都重要。基於两岸签署ECFA的时间点约在明年初,马政府希望美国能尽速做出承诺,好对绿营交代,否则会很难招架民进党的反对声浪。施政满意度已经不太好看的马英九,经绿营这麽一闹,肯定还要更加灰头土脸,对国民党接下来的几场大选,特别是2012年马英九连任之路,冲击更大。 <br><br>??美国也就吃定这点,把谈判了多年,台湾政府都迟迟无法接受的扩大进口带骨美国牛肉、内脏、碎肉等等,一口气塞给马政府,强迫上桌。马政府明知道这几近“丧权辱国”,也咬著牙吞下去,再透过台北市长郝龙斌等地方首长所谓的“自主管理机制”保护消费者,形成同意进口,但透过民间消极抵制的怪现象。此举却能让美国以台湾已同意进口为由,去向其他国家施压。 <br><br>??民进党昨天严厉抨击马政府开放美国牛内,“全面退守、节节让步,得到什麽?想要换什麽?丝毫看不出来。”充其量只是政治语言,民进党怎会不知道马政府想换什麽?其实,如果从前因後果关系来看,民进党反ECFA的强度如果不是这麽高,逼到马政府无计可施,也不必被美国掐著脖子勒索。<br><br>??果然,美国牛杂、碎肉在台湾上菜之後,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司徒文就在27日於台湾政治大学的一场演讲会上公开宣示,“美国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专门机构,期许台美民间交流更加频繁。” <br><br>??从美国牛事件已可看出,华府与台湾蓝绿政党的崭新互动模式;绿营愈是反中,马政府就愈要向美国低头,设法换一些东西来安抚绿色选民。在两岸渐次和解,美中台关系产生质变之後,华府换另一个方式来影响台湾政局,创造新形态的美中台关系,动机昭然若揭,但短期内似乎也难以改变。 <br><br>??其实,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绿营的强烈杯葛,当两岸签了ECFA之後,应该换成是美国著急才对。因为在战略上,美国一直不希望两岸走得太近,如果台湾经贸向大陆倾斜,基於经济会影响政治,美国忧心之馀,不排除会主动释出更多对台湾有利的条件。 <br><br>??在两岸对立的时代,美国靠著操作美中台关系从中获利,如今美国换成是利用蓝绿冲突获利。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令台湾人难以下咽的美国牛杂,本来是可以不必吃的!<br><br>??(完))
台湾蓝绿冲突,让美国从中渔利,把牛杂硬塞给台湾民众。
??中评社台北10月28日电(评论员?林淑玲)马政府扩大开放美国牛肉入台引起轩然大波,民进党强调他们不怪美国,而是怪马政府,显示华府除了在两岸之间扮演关键角色,在蓝绿之间亦然。这次的美国牛事件,很清楚是马政府为了缓和绿营反ECFA的压力,以开放牛肉市场为筹码去向美国交换TIFA及FTA所造成的结果[
阅读全文]
中国籍货轮“德新海”号遭索马里海盗劫持後,如何营救被劫船员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时代》杂?发表评论文章说,对於是否对海盗使用武力,中国内部出现了不同声音,政府正面临著两难。 <br><br>??文章编译如下∶ <br><br>??去年11月索马里海盗在印度洋劫持中国渔船,当时的中国并没有什麽可以做,政府表示局势发展正在评估当中,并希望地区力量能出手支援。及至上周,海盗在距索马里700海里处劫持了一艘中国籍货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誓言,将“全力营救被劫船员和船苹”。 <br><br>??一年来,是什麽改变了?自从1月派出3艘军舰到海盗肆虐的亚丁湾,中国越来越有能力保卫在当地的该国商船。现在中国已更愿意展露其军事实力,一如10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阵容强大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 <br><br>??不过,尽管这次有了采取军事行动的选项,也不意味著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10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说,救援行动正在进行。其後,据欧盟海军亚特兰大指挥中心消息,海盗已将载煤的“德新海”号货船押往索马里海岸城市霍比奥。 <br><br>??欧盟海军发言人哈勃(John Harbour)说,迄今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船舶上25名中国船员受到伤害。船苹从公海被押到索马里海岸,将让救援工作更加困难。 <br><br>??“一旦船只泊到岸边,要登上它将会是极其困难。”哈勃指出,“毫无疑问(海盗的力量)已经变得更强。正如美国人们发现,他们(海盗)可以是很足智多谋的群体。这将是一项危险的军事行动。” <br><br>??随著货轮停泊在海盗“飞地”附近,劫持事件最可能的结果是由谈判解决问题,可能是由船舶的所有者中远集团青岛远洋运输公司支付赎金(金额估计超过1亿美元)。 <br><br>??不过,中国网上论坛上有越来越多要求使用武力的声音。“先付赎金救出人质,展现我们人道主义的精神,然後我们应该派兵攻打海盗并取回赎金。”一位网民在人民日报网站的留言板上写道。“不能让他们占我们中国人的便宜。”一些网民认为,中国应借鉴4月时美国海军狙击手枪杀3名劫持美国货轮的海盗的做法。“就做美国人做的吧。”一个帖子里这样写。 <br> <br>??目前,这些帖子都是以匿名方式发表,但它们都反映了中国领导层所面临的两难。中国正大力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近20年来,军费都以每年两位数百分比的速度增长。(2009年中国军费开支估计最高为1300亿美元,但仍比美国419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少了超过一半。)中国海军官员曾表示,他们希望在未来10年建造航空母舰,这将使他们有更大的能力在海外投送力量。 <br><br>??中国正如何计划运用其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这是一个美国军方官员和外国观察员常提出的问题。有人声称,军事力量的存在将成为使用军力的一个理由。 <br> <br>??“初期你将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当你有庞大的、比较有能力的军队时,哪怕你没有准备,也会有使用(武力)的诱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研究员毕胜戈(Richard Bitzinger)说道。 <br><br>??“这是一个沉没成本(Sunk cost),你把这麽多钱给投进去,那麽诱惑就会存在。为什麽你不使用它呢?你可能将步美国过去10年的後尘∶军事行动不是最後的手段,而是唯一一个。” <br><br>??现在中国似乎准备寻找其他的选择,这可能是他们唯一的选择。索马里领海里的一次打击,将比一次海上的攻击需要更多更多的国际合作。 <br><br>??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指出,虽然中国在该地区备有两艘导弹护卫舰,但他们跟被劫货轮位置足有超过一天一夜的航行距离。“在可见的将来我看不到会开展(武力救援)。”<br><br>??(完))
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成员徐州号导弹护卫舰。
??中评社香港10月28日电(记者?苏楠编译报道)中国籍货轮“德新海”号遭索马里海盗劫持後,如何营救被劫船员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时代》杂?发表评论文章说,对於是否对海盗使用武力,中国内部出现了不同声音,政府正面临著两难。
??文章编译如下∶
??去年11月索马里海盗在印度洋劫持中国渔船,当时[
阅读全文]

??中评社香港10月19日电/预计今年底动工的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料最快明天呈交行政会议拍板。高铁走线将不会再作改动,根据政府最新收到与高铁相似的标书指标作计算,高铁主体工程造价近五百四十亿港元,较○六年公布的造价升幅高约四成,但比外界估计的六百三十亿元为低。针对因工程需要收地的菜园村赔偿方案,据悉亦将大幅提升逾两倍,而选择复耕的村民[
阅读全文]
产品32171;在6-7吨级直升机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br><br>??中评社北京9月28日电/由欧洲直升机公司与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联合生产的6吨民用直升机EC175/Z15直升机,将於今年底首次试飞。 <br><br>??新华网报道,目前,欧洲直升机公司和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拥有一个投资比例为50:50的合作项目,以合作生产6吨民用直升机EC175/Z15。在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2008年11月准时交付第一架原型机的机身结构後,EC175/Z15将按照计划於今年底进行首次试飞。 <br><br>??欧直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布鲁诺.布尔努瓦在北京航展上表示∶“中国的民用和准军用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欧直致力於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扩大自身影响,强化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客户提供高端技术产品和增值服务。” <br><br>??据悉,自2006年底成立之日起,欧直中国公司业务快速发展。近期,在广东省公安厅订购一架EC225直升机後,今年8月欧直公司又向交通部中国救助打捞局出售了两架EC225直升机。 <br><br>??据介绍,今年已经或即将交付使用的产品包括首批向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交付的两架EC155“海豚式”直升机,首批用於空中作业和通用任务的两架AS350 B3“松鼠”直升机,以及上海市公安局(SMPSB)订购的一架EC120直升机。 <br><br>??直15(欧直编号EC175)是哈飞和欧直合作研制的先进多用途中型直升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双发,宽机身,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可搭载14-16名乘客,主要用於近海石油平台人员输送,长航程搜救、国土安全和VIP运输等方面。直15以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为目标,是世界上同级直升机里最环保,最舒适,最安全和最经济的机型。 <br><br>??法国与中国各出资一半,联合研制的EC-175/直-15直升机。此次的直15项目,双方按照的是50%对50%的比例各自承担工作份额作为项目投资,中方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研制成功後在两国各自建立总装生产线,向各自的客户提供服务。 <br><br>??布鲁诺.布尔努瓦说,欧直中国公司在2008年实现了882万美元的年收入,较之2007年增长了一倍,并且有望在今年延续这种增长势头。 <br><br>??欧洲直升机公司1992年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共同投资组建,隶属於欧洲宇航防务集团,2008年欧直公司以66.2亿美元综合营业额、715架新直升机订单及在全球民用、准军用领域53%的市场份额,保持世界第一大直升机制造商地位。)
EC-175/直-15是一种载重6吨级的先进直升机,将填补中国和欧洲直升机公司(以下简称欧直)产品32171;在6-7吨级直升机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评社北京9月28日电/由欧洲直升机公司与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联合生产的6吨民用直升机EC175/Z15直升机,将於今年底首次试飞。
??新华网报道,目前,欧洲直升机公司和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拥有一个投资比例为50:50的合[
阅读全文]

??中评社北京9月28日电/中国排水量最大、装备最先进的3000吨级海事巡视船“海巡11”正式列入中国海事局执法编制序列,28日在山东威海投入巡航使用。
??新华社报道,中国海事局有关负责人在此间介绍,这是中国继“海巡21”、“海巡31”後又一海上巡航监管的重要执法力量。标?著通过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建设发展,中国海事监管已具备了对中国海洋毗连区及专属经[
阅读全文]

香港人对外佣需求殷切,近年更出现菲佣、印佣紧绌潮,故中央政策组正研究开放内地家佣来港问题。
??中评社香港9月28日电/香港人对外佣需求殷切,近年更出现菲佣、印佣紧绌潮。据悉,中央政策组内部正研究开放内地家佣来港的可行性,并研究订立包括年龄及工作时限等一揽子严格限制,消除坊间对由此衍生的“包二奶”、“益亲戚”等方面的忧虑。消息人士称[
阅读全文]

中评社北京9月23日电/早在建国初期,中国人民银行就曾巧用货币政策,大力抽紧银根,有效抑制了国民党长达12年之久的通货膨胀,此后又发行新人民币,彻底消除了过去遗留的通胀痕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经历了4次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调控,这其中,央行或运用货币信贷政策,或在公开市场进行操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物价水平发挥了重[
阅读全文]
,吴淑珍没有押(病残),陈致中、黄睿靓则因侦审人员“留余”的思考也放纵在外,这才是扁案办得如此辛苦,且许多情节办不透彻的主因。倘若在第一时间及时押了扁珍二人以巩固案情,又押了陈致中(海外汇款操盘手),则扁案的“规模”必定大于今日,赃款也可能已追回大半。须知,扁案陆续发生自二○○三年前后,一直到二○○八年十一月始押了陈水扁,五年之间,司法侦审的空间其实已经被扁侵蚀得所剩无多了。 <br><br> “羁押”是一相对概念,应在人权与“国家”司法正义间求得平衡。若坐视被告假藉“人权”进行操作,以致摧毁了司法正义,恐非法治主义之真谛。几度延押,特侦组及合议庭皆特别强调陈水扁在政治及社会上的“影响力”与“不可测性”,而对其有串证、灭证、逃亡之虞以至恐难保全司法正义深具疑虑;兹以扁案如此重案,以陈水扁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与“不可测性”,全案现今只押陈水扁一人,难谓不符比例原则。何况,当追回赃款成为下一个司法任务,应否羁押陈致中已成议论的话题。 <br><br> 我们不知高院是否延押陈水扁,但其裁量的标准亦须在人权与“国家”正义间取得平衡。)
中评社台北9月23日电/在扁案首波五案审判期间,应否审前羁押一直是热门话题;宣判后,法院又驳回陈水扁第五度的停押声请;如今全案将移审高院,是否延押亦成法理议论,尤其也成了政治角力的议题。
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首先提出结论:一、审前羁押不能完全废止,全世界尚无国家如此。二、审前羁押必须高度慎重,不可滥押,而应在公义与人权之间[
阅读全文]

最近民进党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大陆的敏感神经,先是邀请达赖喇嘛来台,继而准备放映疆独份子热比娅的纪录片。这些举措确实会对两岸关系发展造成伤害。
中评社台北9月23日电/中央日报网络报今天发表社评说,自二○○八年五月国民党执政后,两岸关系展现和平发展的历史契机,不但深受大多数台湾人民肯定,连世界各国都赞誉有佳,认为两岸关系改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