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023年1月-2024年8月中菲在南海船只相撞事件不完全统计
中评社╱题:菲律宾南海政策极端化倾向与影响 作者:陈相秒(海口),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中国南海研究院南海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张舒(海口),华阳海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摘要】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表现出明显的极端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以灰色方式公开干涉别国内政及其他国家间关系、轻易诉诸冒险主义路线、单方面挑战南海地区战略平衡、支持幷配合美国南海-台海联动遏华策略。极端化倾向是菲政治家族、官僚集团和精英集团三股势力将各自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进而共同作用的结果。受涉南海争端右翼势力崛起、仲裁裁决影响扩散和渗透、涉海法律制度结构固化交织作用的影响,南海政策极端化倾向呈现一定的路径依赖性,但同时也面临国家利益和政治集团利益的平衡关系存在无法避免的脆弱性、美特朗普政府对菲防务承诺的模糊性和不可预期性等方面挑战。菲南海政策调整加剧了中国努力管控中菲关系、南海争端和周边关系的复杂性,中国在保持两国沟通渠道畅通的同时,可通过战略性地降低菲预期收益和提高其对成本和风险评估及前瞻性地培育民意基础加以应对。
菲律宾是南海争端重要当事国,对位于其200海里内海域主张管辖权(专属经济区),幷对中沙群岛黄岩岛及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提出领土主张。自20世纪60年代,菲聚焦海洋扩张,采取军事和灰色手段非法占领南海部分岛礁,幷以国内立法和诉诸第三方机制强化权益主张,同时寻求美国等域外国家为其海上行动提供支持。①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脱离传统外交原则和轨道,挑战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东盟整体对外战略以及菲总体外交方针,将其南海政策主线转而聚焦服务少数政治集团利益,呈现出明显的极端性。本文旨在梳理小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极端化倾向的表现及其背后决策逻辑,幷试图评估这一政策取向的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最后尝试提出中国可以采取的前瞻性、战略性的举措。
一、具体表现
极端化倾向是指菲在处理南海争端时,悖离现代国际关系基本规范、准则及双边和多边共识,打破常规政策安排,转而采取冲动、冒险主义的政策及行动,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刻意挑起其他争端国间矛盾
拉拢其他声索国一同向中国施压是菲一贯手段,但一直未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呼应。小马科斯政府亦试图采取这一策略且遇到同样的困惑,因此其转而采取迂回策略,试图通过干扰中国与其他声索国缓和海上矛盾的进程甚至有预谋地激化相关矛盾以达到尽可能地掣肘中国的目的。其中,涉及中国和马来西亚的照会泄露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2024年8月29日,菲英文媒体机构《每日问询者报》(Daily Inquirer)将中国外交部发给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馆的一份要求马方停止在两国主张重叠海域(位于沙捞越盆地)单边油气开发的外交照会全文公之于众。事后面对中马两国政府的不满和抗议,这家媒体机构解释称,该文件由马来西亚记者提供,小马科斯政府对此则保持沉默。事实上,该媒体机构与小马科斯政府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时任《每日问询者报》首席执行官桑迪普里埃托罗穆亚尔德斯(Sandy Prieto Romualdez)是小马科斯表亲菲利普罗穆亚尔德斯的妻子。2023年9月,小马科斯表弟、菲利普罗穆亚尔德斯亲兄弟、众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Martin Romualdez)被曝向哈佛大学捐赠100万美元开设新的他加禄语课程,该机构在事发后数个小时内就删除相关报道。此举表明,小马科斯政府完全可以操控这家媒体,其放任炒作中马有关外交照会系有意藉机干扰中马处理南海有关分歧的进程,促使马采取强硬立场,给中国制造麻烦。
(二)轻易诉诸冒险主义路线
冒险主义路线通常指国家为实现预期目标,大胆、冲动地采取军事和外交手段改变现状,使得形势失控甚至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大大提高。②小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冒险主义特征。
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菲海上力量频繁采取故意靠近、不专业航行等危险操作,海上行动明显变得更加大胆、冲动。如表-1所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仙宾礁、仁爱礁、黄岩岛至少7次故意制造海上擦碰事件。为突破中方拦截,菲方海警船、政府租用的补给船、水产与渔业资源局的公务船在和中方船只交叉相遇时,习惯从中方海警船的左舷侧面插入幷横穿,有时还故意危险靠近和刻意碰撞。2024年8月31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9701舰在南沙群岛仙宾礁泻湖内强行从航行中的中国海警船5205舰左舷插入,幷最终造成两船相撞。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第十三条:任何船舶在追越任何他船时,均应给被追越船让路。从现场视频看,菲海岸警卫队船只几乎是可以侧横在中国海警船的正前方,极易出现不测事态。
(三)背离东盟大国平衡战略
小马科斯政府声称维护东盟的中心地位③,但其系列举措严重侵蚀东盟主导的基于多边主义和大国平衡构想的安全架构。菲过度支持美在南海地区权力扩张,包括新增军事基地、扩大前沿军事存在、构建小多边阵营等,打破了本地区冷战后逐渐形成的大国平衡格局。菲加入美主导的美、日、菲美、菲、澳等小多边安全机制,幷和日本签署旨在便利自卫队进入菲本土的《互惠准入协定》,这些小多边安全机制虽不是条约同盟,但为美逐步重构在南海地区单极霸权提供便利,削弱了东盟对南海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能力和话语权。特别是菲支持美常态化地将堤丰导弹系统部署到吕宋岛,完全打破了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战略平衡。
(四)支持幷配合美南海-台海联动遏华策略
冷战后菲历届政府采取对冲战略,都不同程度地将以美制华作为处理中菲南海争端主要策略,但都极力防止卷入中美大国竞争漩涡,尤其是避免在台海及其他敏感问题上激怒中国,防止中菲关系节外生枝。然而,小马科斯政府对于美拜登政府试图建立覆盖东海、台海到南海的遏华岛链幷不排斥,尤其是其台海政策安排和行动呈现出明显松动。
[表1:2023年1月-2024年8月中菲在南海船只相撞事件不完全统计]
2023年8月,菲公布《2023至2028年国家安全政策》,声称鉴于台湾与菲律宾群岛的地理距离较近,而且台湾有超过15万菲律宾人,台海的任何军事冲突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菲律宾。这是菲政府罕见就台海形势表明立场,且其立场与日、美如出一辙。2023年5月,小马科斯曾公开声称,美菲2014年签署的《强化防卫合作协议》由于台海局势而增加了新的层面,若台湾受到攻击,美在菲军事基地可以发挥防卫作用。此外,2024年1月小马科斯在社交平台X(推特)上发文称:祝贺赖清德被选为台湾下届领导人,幷表示我们期盼密切合作,推进共同利益,促进和平,幷在今后的岁月里确保双方人民的繁荣,这一系列言行举止显示小马科斯政府将调整其台海政策立场以迎合美南海-台海联动遏华的强烈信号。
二、决策逻辑:政治集团利益大于国家利益
菲南海政策之所以转向极端化倾向是政治家族、官僚集团、精英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政治集团的基本逻辑是以各自利益超越国家利益。
(一)政治家族的利益
2022年小马科斯赢得总统大选,曾统治菲数十年而后逃亡美的马科斯家族再次登顶菲政坛权力中心,振兴幷延续家族势力也因此成为其本人在任期间主要目标。一方面,小马科斯希望藉南海争端稳住民意支持。小马科斯的民调支持率从上台之初的80%一路下滑至2024年7月的53%,其中信任度也降至52%。④但对于小马科斯南海政策的民调支持率却不降反升,2024年6月的调查数据显示61%的菲律宾人认同政府在南海的新政策。⑤小马科斯试图通过在南海争端上的极端、强硬、标新立异的政策举措,将自身塑造成睿智、强硬、爱国的领导人形象,从而赚取国内民意支持。
另一方面,小马科斯政府还试图以极端化的南海政策献媚于美。菲最高法院2012年裁决马科斯家族(包括小马科斯及其母亲)归还非法财富幷赔偿损失,时隔数年菲善政总统委员会(Presidential Commission on Good Government)仍坚持在全世界范围对马科斯家族非法所得财富进行统计幷追回。据估算,马科斯家族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多数在美国,包括房产、海外账户等,这些资产至今仍是小马科斯及其家族成员主要财富来源。菲司法部门试图摸清马科斯家族巨额财产去向,但包括财产记录在内的大部分证据均在美方手中。为获得美方为其家族海外财产提供安全保护以逃避追逃,小马科斯希望以极端化的南海政策倾向迎合美印太战略和牵制中国的诉求,换取美对其庇护。
(二)官僚集团的利益
军警部门在菲政坛拥有特殊影响力,是每一届政府必须拉拢的力量,对小马科斯巩固政权、重建家族政治势力至关重要。如表-2所示,菲独立后曾经数十次发生军事政变或出现军事政变的迹象。从菲武装部队参谋长布劳纳公开释放的信息看,小马科斯上台以后亦曾显露出军事政变的迹象。
菲军警部门长期依赖于美提供经济、训练、装备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除提供武器装备、训练等常规援助外,美还通过为菲高级将领提供退役福利及家属保障对菲军警力量实施渗透。菲军警部门则投桃报李,试图发挥自身对政府涉南海决策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通过诉诸冒险主义路线,在海上采取强硬立场和行动,舆论上抹黑中国,行动上消耗中国精力,外交上牵制中国的外交布局,尽可能增加中国在南海方向的成本,迎合美对华成本强加策略。
(三)精英集团的利益
自2022年下半年以后,菲国内右翼势力快速崛起,亲美主义民族主义精英主义裹挟菲国内政治,外交上一味强调回归美菲军事同盟的路线,安全上放大南海、台海的地缘政治挑战。右倾思潮席卷菲精英部门,包括国会、法律、媒体和知识界,其中国会两院在南海争端上的表现尤为明显。
占据菲众议院多数的右翼势力将民族主义和亲美主义投射到南海问题。针对菲前总统杜特尔特本人在2024年4月承认曾与中方就仁爱礁达成过口头上的君子协定,罗穆亚尔德斯及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曼努埃尔何塞达利佩随后表示,将对这一协议合法性进行调查。对此,当年5月下旬,众议院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和西菲律宾海委员会藉助对杰斐逊孔洪(Jefferson Khonghun)和拉蒙罗德里戈古铁雷斯(Ramon Rodrigo Gutierrez)等部分右翼众议员提出的1684号议案进行审查,正式启动调查程序。⑥小马科斯将中菲君子协定视为秘密交易,试图利用其表弟罗穆亚尔德斯担任众议长,通过立法、调查及其他方式增加清除杜特尔特家族政治势力的筹码。2023年12月菲众议院还通过第1494号决议,谴责中国在南海对菲采取的干扰行动,幷要求政府增加投入,提升海域态势感知和海岸警卫队能力。
菲参议院同样受涉南海争端右翼思潮的影响。2023年8月菲参议院通过决议,要求菲政府利用国际论坛争取多边支持执行仲裁裁决,在各种国际组织、会议和其他论坛中与志同道合的国家接触,幷向联合国大会提交决议,呼吁停止一切骚扰菲船只和侵犯菲在西菲律宾海(菲对其主张的南海海域的称呼)既定权利的活动。⑦2024年4月初,参议员迪薇(Risa Hontiveros)提交决议案,声称达成中菲君子协定是叛国行为,要求进行调查,幷指责杜特尔特老是向北京卑躬屈膝,将他与中国的关系置于我们国家利益之上。⑧
三、态势及面临挑战
菲南海政策的极端化倾向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同时面临刚性与脆弱性挑战。
(一)路径依赖:三种力量交织影响
仲裁裁决的全面扩散和渗透、国内决策框架固化、国内涉南海问题右翼势力根深蒂固,这些因素交织作用,使得菲南海政策的极端化倾向渐渐形成路径依赖。
1.仲裁裁决的渗透和扩散效应
仲裁裁决的影响横向已从外交扩散到了海上行动、认知战等其他领域,纵向中菲涉南海争议互动的每一个环节渗透,业已从外交议题内化为菲社会各阶层政治生活的一部分。除决策者和社会精英将之奉为观察南海问题基本框架,普通大众也形成思维定式。菲民调机构2024年7月公布的结果显示,1200名抽样受访者中有33%的人赞成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一项决议,以获得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迫使中国遵守所谓裁决,支持政府对于裁决立场的比例远超三分之一。这种政治正确限制了菲政府涉南海决策的选择空间,不论是当权者还是反对派,抑或是社会精英,都必须坚持和维护仲裁裁决,否则将遭到竞争对手的质疑和攻讦。
2.国内立法固化菲律宾南海决策的框架
菲国会参众两院的部分议员自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就开始提出海洋区域法案,旨在将仲裁裁决内化为菲律宾的国内立法,明确了菲在南海的主张范围,即包括黄岩岛和所谓卡拉延群岛,幷试图将位于其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内的一切人工设施都归菲所有。伴随着2024年11月法案生效后,菲海岸警卫队、海军及公务船被赋予了在主张海域及岛礁开展巡逻执法及其他行动的法律义务和职责。换言之,海洋区域法在将裁决内化吸收的同时,也对以后的每一届菲政府的南海政策构成了强制性规制。
3.涉南海右翼势力根深蒂固
菲涉南海问题的右翼势力已向政、媒体、学等社会各个阶层蔓延,政治精英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极端化倾向还得到了多数普通民众的支持。民调显示,超过60%受访者希望小马科斯政府增加在南海的海军巡逻和驻军,支持以军事行动争取菲律宾的领土权利。⑨2024年7月的民调显示,54%的菲成年受访者赞成加强和扩大菲美军事关系,以解决西菲律宾海的领土争端,只有11%的受访者持否定态度。在右翼三个政治集团中,除了政治家族存在变量外,右翼取向官僚集团和精英集团已经在菲律宾政坛中站稳脚跟,国内民意也趋向采取强硬措施,加之背后拥有美西方的支持,其影响将长期存在。理性派声音分散在部分政治家族和群体当中,右翼势力占据明显上风,这种国内政治势力格局使得任何一届试图巩固执政地位的政府优先选择右倾南海政策。即使总统和决策团队试图保持平衡,采取理性、务实的策略,其南海政策也将受到右翼势力的掣肘。
(二)挑战:国家利益和政治集团利益动态平衡存在脆弱性
国家利益和政治集团利益间将产生强大张力,二者的平衡关系极其脆弱。菲政府必须考虑其南海政策的极端化倾向将使得国家利益一旦受到政治集团利益过度侵蚀而产生的社会效应。
1.海上争端束缚中菲经贸合作
中菲贸易、投资合作极其容易受到南海争议的干扰。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全球研究所2024年8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在对抽样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菲国内时常因南海争端的刺激,出现要求取消与中国企业项目合作的呼声。比如,2023年菲政府以违反环境法和涉嫌雇用中国劳工终止了由中国港湾公司负责的马尼拉湾填海项目,但实际情况是当时正值中菲在南沙群岛仁爱礁的对峙和冲突持续升温,同时这家中国企业事先已被美列入实体管控列表当中。⑩
中菲贸易平均增长速度2012-2015年和2023年下滑进入波谷,分别为9.2%、2.7%,但2010-2011年、2016-2022年分别为25.6%和10.7%。其中,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客观因素影响,双边贸易额跌至0.6%。两个波谷的出现与中菲南海争议升温重叠,二者呈正相关。同样受到干扰的还有中国在菲直接投资。受南海争议影响,菲方单方面终止了苏比克-克拉克铁路(北部铁路项目)以及马尼拉湾22个填海项目,且菲还退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菲试图以美、日、印度、韩及其他投资来源和贸易市场取代中国,但效果幷不理想。中国对菲直接投资总额和项目数量上幷不占优势,但项目交付速度更快,从承诺融资到完成项目平均不到一年。?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在菲虽然也愿意投资民生项目,但周期长且附加条件苛刻。在贸易领域,中国的超级市场体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关税优惠等因素迭加产生的优势决定了菲出口贸易很难找到替代中国的市场。
2.美国兑现南海安保承诺具有不可预期性
菲历史上曾多次要求美明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但直到2019年3月美才首次以国务卿声明的形式表明态度,声称:由于南海属于太平洋的一部分,任何对菲军队、飞机或船只在南海的武力攻击,都将触发《条约》第四款所要求的共同防御义务。但即使菲政府竭力配合美印太战略,拜登政府仍未明确触发条约具体条件,包括武力攻击的具体解释。2024年4月,美印太司令部前司长阿奎利诺(John C.Aquilino)在参加国会听证会时称菲律宾,如果一名水手或士兵或其一名成员被杀,可以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五条,但这将使我们的决策者面临真正困难的选择。美口头上表示对防务承诺包含南海,且实践上为菲提供情报、武器装备及其他间接形式的支持,但对直接卷入中菲在南海的武装冲突始终小心谨慎。小马科斯政府渴望美能提供实质性支持,但对美模糊策略无可奈何甚至唯有选择顺从。尤其是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后宣示将继续奉行美国优先的理念,幷采取了暂停对外援助、加速遣返非法移民等一系列单边主义措施,小马科斯政府对美菲延续牢固的同盟关系信心满满、特朗普政府对于美对菲涉南海防务承诺亦信誓旦旦,但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缺乏兴趣?,美菲关系及美对菲的安全支持承诺面临更为显着的挑战。
3.菲律宾与东盟其余国家的分歧将变大
出于为地区繁荣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环境的考虑,东盟国家一直把维护海上形势稳定作为彼此最大公约数。越南等部分声索国试图寻求单边利益要求最大化,但前提是维护地区稳定形势整体不受影响。泰国、印尼等多数非声索国还希望订立规则以约束各方行动,促进争端和平解决。菲支持美增加在南海地区的前沿军事部署,特别是将中程导弹力量系统常态化部署到菲律宾群岛,此举业已引起地区国家的强烈担忧。同样令东盟国家感到不安的还有美主导构建的小多边安全合作给东盟主导的安全架构带来巨大冲击。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表现出不安全、不适应,但同样担心美强势介入南海争议将加剧地区紧张对抗,将迫使其不得不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选边站。菲与东盟其余国家围绕南海及军事安全战略的分歧伴随着小马科斯政府一边倒向美国而不断扩大,这将削弱其在东盟组织中的话语权,同时也将面临其他成员国家的压力。
四、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
小马科斯政府极端化倾向的南海政策对中菲双边关系和处理海上争议的进程带来挑战,同时加剧了中国致力于管控南海形势的复杂性。
第一,中菲以对话处理南海争端的空间受到挤压。经历了2012年的黄岩岛事件之后,中菲处理海上争端的模式一直在对话和冲突两个轨道间徘徊。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中菲南海争端虽无法根本解决,但两国多个层级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对双方及时管控海上紧急突发事态、消弭彼此分歧和促进争端解决起到了兜底效果。小马科斯政府的极端化倾向削弱了中菲开展对话的互信基础,两国在南海的矛盾和分歧因与台海、中美竞争、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等其他问题交织作用而进一步复杂化、扩大化,双方冲突和对抗的成分随之日益增多,这极大挤压了彼此展开对话与合作的空间。
第二,中国努力降低周边关系中的南海因素面临菲律宾的干扰。南海争端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全局中的局部,但若是处理不当却极易令双边关系受到影响。中国一直致力于减少周边关系中的南海争端这个变量,提出了双轨思路,倡导直接当事国间对话协商解决有关分歧。小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给中国与马来西亚、越南等其他声索国间妥善处理彼此围绕油气等问题的分歧带来了干扰,也间接导致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南海因素进一步凸显、放大。2024年的照会泄露事件迫使马来西亚安瓦尔政府不得不做出马来西亚将继续在有争议的南海水域进行石油勘探的强硬回应,此举给中马关系制造了嫌隙。此外,小马科斯2024年1月访越时刻意对外表示,越有兴趣和菲一起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提交南海外大陆架联合划界案,菲愿意在适当的时候与越合作提交联合文件。这一消息同样给中越关系制造了小插曲。
第三,中国管控南海形势的努力面临越加复杂的地缘政治竞争。小马科斯政府支持日本突破战后体制安排,在南海建立常态化的军事存在,为日本实现正常国家军事大国及牵制中国在东海方向战略投入创造了条件。同时,菲凭藉地理和身份上的双重特殊性,为美国打造南海与台海问题联动发展提供便利,这加剧了中国处理台海问题面临的复杂性及管控南海问题的敏感性。
鉴此,中国应着眼长远,从中美竞争、地区和国际秩序演变的战略全局出发,化解小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转向带来的影响。
第一,保持中菲沟通渠道稳定、畅通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中菲涉南海问题双边沟通机制一度面临考验。一旦这些机制中断,小马科斯政府、右翼势力将加大虚假和歪曲叙事,压制理性派声音。菲涉南海决策分散在总统、外交、海警和军事等各个部门,中国应着眼于中菲南海争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现实,以成体系的双边对话机制,管控两国海上争端与矛盾。在现有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构建中菲海警、海军、渔业、油气等部门间的双边磋商机制,针对现地执法、海域管控、渔业和油气活动等可能出现的冲突,前瞻性地进行沟通,促进化解彼此矛盾,寻找幷争取潜在的合作。
第二,降低菲收益预期是促其调整南海政策的可行出路。菲涉南海政策偏好建立在利益计算的基础上,包括赢得选民支持。一旦南海政策的极端化倾向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菲将失去其决策底气幷促其反思政策适用性。中国可以通过明确在台湾、美在菲部署中程导弹系统等问题上的立场及菲方极端化倾向可能付出的代价,配合海上现地管控措施,令菲冒险主义行动得不偿失,提高菲方对预期成本和风险的评估,降低其预期收益,使菲政府知难而退。
第三,前瞻性、针对性地促进中菲民间涉南海问题的增信释疑。菲绝大多数民众对中菲南海争端缺乏直接认知,有关信息、知识和观念多是被动接受政客、媒体及智库机构、专家学者的灌输,这为部分心怀利益诉求的政治家族、官僚利益集团和右翼势力以刻意编造叙事体系从而塑造民意支持提供了可以利用的空间。中国自2023年开始及时发布中菲海上力量对峙的现场视频,对菲国内民众正确瞭解海上形势和防止部分政客的政治欺骗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中国可考虑进一步完善面向国际的涉南海重要政策和事件发布机制,藉助新媒体平台,发挥菲政、商、媒体和学术等社会各界的理性派群体力量,对菲民众涉南海中菲南海争端的观念塑造施加影响,推动菲民意规制政府涉南海极端化倾向。
结论
小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明显表现出与理性主义原则相背离的极端化倾向。这种倾向是小马科斯政府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特殊环境叠加作用的结果,特别是马科斯家族及军警部门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加上菲国内右翼势力日益壮大,这是往届政府所不曾遇到过的。在南海争议上的极端化倾向因内部和外部因素作用而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但这种政策取向始终面临国家利益和政治集团利益间的张力产生的脆弱性的挑战。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数字化的南海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体系研究》(HNSK(YB)22-106)、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24VHQ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吴士存:《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22年版。
②Ross Babbage,Countering Chinas Adventuris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trategy Op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2017.
③PH committed to genuine peace,ASEAN centrality,May 31,2024,https://mirror.pco.gov.ph/news_releases/ph-committed-to-genuine-peace-asean-centrality-pbbm/.
④Philippine Marcosapproval,trust ratings dip poll,Reuters,July 18,2024,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philippine-marcos-approval-trust-ratings-dip-poll-2024-07-18/.
⑤Sebastian Strangio,76%of Filipinos View China as Countrys Greatest Threat: Survey,the Diplomat,June 07,2024,https://thediplomat.com/2024/06/76-of-filipinos-view-china-as-countrys-greatest-threat-survey/.
⑥House probe of Duterte-China gentlemans agreementbegins,inquirer,May 20,2024 ,https://globalnation.inquirer.net/236733/house-probe-on-duterte-china-gentlemans-deal-starts.
⑦Senate Condemns Continued Harassment of Pinoy Fishermen,Illegal Chinese Incursion In WPS,Senate of Philippines,August 1,2023,https://legacy.senate.gov.ph/press_release/2023/0801_zubiri1.asp.
⑧杜特尔特遭怀疑与中国签订秘密协定菲参议员促调查叛国,RFI,2024-04-07,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40407-%E6%9D%9C%E7%89%B9%E5%B0%94%E7%89%B9%E9%81%AD%E6%80%80%E7%96%91%E4%B8%8E%E4%B8%AD%E5%9B%BD%E7%AD%BE%E8%AE%A2%E7%A7-%98%E5%AF%86%E5%8D%8F%E8%AE%AE-%E8%8F%B2%E5%8F%82%E8%AE%AE%E5%91%98%E4%BF%83%E8%B0%83%E6%9F%A5%E5%8F%9B%E5%9B%BD.
⑨OCTA: 70%of Pinoys want to assert PHs territorial rights via diplomacy,peaceful means,GMA Integrated News,August 13,2023,https://www.gmanetwork.com/news/topstories/nation/878737/octa-70-of-pinoys-want-to-assert-ph-s-territorial-rights-via-diplomacy-peaceful-means/story/#goog_rewarded.
⑩?Samantha Custer,Bryan Burgess,Jonathan A.Solis,Narayani Sritharan,and Divya Mathew,Beijings Big Bet on the Philippines: Decoding two decades of Chinas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Version 1.0,AidData,William Mary,June 2024,https://docs.aiddata.org/reports/beijings-big-bet-on-the-philippines/full-report.html.
?Hoang thiha,William Choong,Trump 2.0 Presidency: What Is in Store for Southeast Asia?,12 November,2024,FULCRUM,https://fulcrum.sg/trump-2-0-presidency-what-is-in-store-for-southeast-asia/.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5年3月号,总第327期,P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