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层糕是小时候街边卖糕点的摊子上一定有的糕点,小时候随处可得的东西总是不太懂得珍惜,出国后一直想做一次九层糕尝尝。终于等到一个朋友要带糕点去聚餐,让我一起做点什么,就想起了这个九层糕。
我这次用米磨浆,然后用红糟和班兰叶汁染色,出来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天然又好吃哦!
KuihlapismeanslayercakeinMalay.Itisacommonsteamedcakesoldattheroadsidesta[
阅读全文]
根据wikipedia的介绍: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淡马锡(新加坡)一带的中國明朝后裔。峇峇娘惹也包括少数在唐宋时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但目前没有来源证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峇峇娘惹都是指大明后裔。這些唐宋明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馬[
阅读全文]

番薯蛋是家乡一个很普遍的零食,是每次去PasarMalam或者斋戒月的开斋摊子一定要买的一个甜食。今天做好了给隔壁阿姨送了一盘过去,她的儿子拿起来吃了一口就说。。。“这是马来西亚甜甜球哦!好吃!"
我觉得它比donut要好吃啦!
ThissweetpotatodonutisaverycommonsnackinMalaysia,itismostlyavailableinpasarmalam(nightmarkets)andfoodstalls,agoodsnackoverafternoon.
Iboughtveryg...[
阅读全文]

我的家乡马六甲有一间北印餐厅叫做"PakPutra",是一家把餐桌和椅子摆在路边的路边摊式餐厅。他们家的印度馕和各式咖喱都很不错,烤鸡更是远近驰名。不少到马六甲玩的外国游客都闻名去尝鲜呢!
我和N回国探亲的时候大多时候都会去那里吃几次饭。他家有一款我家人非常喜欢的咖喱叫做“Palak”,第一次[
阅读全文]

多年前回老家厦门探亲,和几个弟弟蹲在旅馆门口的一个小摊子喝这个花生汤,香甜好喝,后来的几天每天都到小摊子报到。那个味道许多年不忘。
花生蛋白质丰富,拥有好几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煮汤更是下火美容。天凉的时候来一碗热热甜甜的花生汤既可以饱肚,又可以养生喔!
ManyyearsbackwhenwefirstvisitedournativevillagebackinChina,mybrothersandIdiscoveredasmallstall[
阅读全文]

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妈妈都会裹上好多的咸肉粽和娘惹粽,但拜拜用的碱水粽却总是向乡里的一些家庭主妇买的,碱水粽有股特别的碱水味,家里的小孩都不爱吃,所以一般会沾了甜味的香兰咖央,或焦糖咖央吃。
今年端午节我裹了好些肉粽和朋友们分享,还剩下一些糯米和粽叶,就裹了两串的碱水粽,沾了枫糖浆也很香,真是久违的味道!
Everyyearduringthedr[
阅读全文]

我妈妈裹的粽子在我们家族里是很有名的。我们几姐弟也一直只喜欢妈妈裹的肉粽。端午节时看见大家都在裹粽子,就很想念妈妈的肉粽。
我不喜欢栗子,也不喜欢粽子里有豆子花生和咸蛋黄,所以妈妈每年都会专门裹一串只有肉和香菇的粽子给我吃。今年端午小弟很不识相的在网上跟我炫耀说刚吃了妈妈裹的肉粽。让吃了一个月素菜的我更想念妈妈的肉粽[
阅读全文]
腌制这个叉烧的时候本来是想要做叉烧包的,可开口笑叉烧包需要三天时间做包子皮,我一直没时间做那个老面。而叉烧已经都腌了四天了,先把叉烧烤了再说吧!
之前在网上看见过有人特有创意的用回形针把叉烧肉挂起来烤,就有了挂炉的效果,我也来试试,很是不错哦!
CharSiuorBBQporkisprobablythemostlovedChinesedishallovertheworld.ThesecrettoasuccessfulandmouthsmackingCharSiuisthema[
阅读全文]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做了阿嬤的古法年糕,蒸制时间就要15个小时,非常费时费神。但出来的效果真是杠杠的,古法制作的年糕收藏在干爽阴凉的地方半年几个月的都不会发霉变质。
我家乡一般会在年后几个月内把已经干硬的年糕取出来切块夹芋头和甜薯裹粉炸酥了吃。
我今天尝试了用春卷皮包起来炸,感觉比挂浆炸的效果更好哦!
ImadeNianGao/Traditio[
阅读全文]

我一直以为九层糕是马来西亚专有的娘惹糕点,出国后才发现其实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糕点,用的材料也都近似,不外是米粉和淀粉以不同的比例蒸制而成。
【佛山、南海一带民间喜庆节日,尤其春节,家家必做九层糕,取其“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九层糕是一种甜米糕,做工讲究。民间用白米浸透,用石磨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