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我热情,我就喜欢你》
看了大家的留言,确实很有道理。绿萍说得很好,如果你足够自信,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态度。自然有懂你的、有和你一样深度的人欣赏你,只是多花了一点时间而已。
问题是,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另一分钟让他们喜欢你。如果没有留给人们好的第一印象,你怎能开始第二步呢?
欣赏,那是精神层[
阅读全文]
今天想讨论的是《人人想看起来像中上层社会的人》
一听,就知道这是为了职场拼搏者设计的名头。
我也是在犯下了很多错误后才看到的这本书。不过,还不晚。
不是有“老来俏”一说吗?西方有个谚语,没有学不会新招式的老狗。任何时候,吸收新知识,都不嫌晚。
不止是在职业生涯中需要注意形象,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注意形象。这形象,可能更好地表达你[
阅读全文]
1
辞职报告已经批下来。
老总客气地挽留了一会儿。但谁都知道,天要下雨娘要嫁。谁都不能控制谁的思维。
真要走,谁也留不住。
离开之前,她再回头看了一眼相伴了她4年的办公桌。除了那个倔强地开着小红花的仙人掌之外,已经空无一物。
记得有个风水师给她说过,不要养仙人掌这种长刺的植物,会扰乱她的人际关系。她不以为然地反驳风水师,这刺不[
阅读全文]
寂寞时的爱,是为了驱散寂寞。
她站在街角抬头看,教堂的尖角凄厉地划过天空,黄昏的天空不只是斑驳陆离,还支离破碎。
有风吹过。她淡紫色的披肩飞舞起来。
她在等一个人。说好相会在这个暮色将至的时候,在这个喧嚣的街角。
与他约会,竟然选择了这样一个热闹的街角。她微笑起来。她是想给他给自己一种偶遇的感觉。
风中的她显得楚楚动人,街角[
阅读全文]
从图书馆借回来书中,有一本《孔子轶事》。
名人轶事,总是带着不可抵抗的诱惑。看名人的真实生活,拉近与偶像的距离。
我隆重地打开。
首页,有人红笔批注:严重歪曲历史,应改名----戏说孔子!
字迹孔武有力,显然是有学问的人留下的珍贵墨迹。
这本书由孔子第76代孙女孔令仁写序,开篇众多名人题字捧场。我想应该不会太离谱吧。
孔子何等人物[
阅读全文]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之所以对张建波有些兴趣的原因很有可能因为他长得很帅。
帅这个词见仁见智。小敏就不同意张建波如我所说的帅气逼人。
“你大概是和马学业竞争惯了,所以凡是和马学业相关的都是好的,包括张建波这个人。”小敏有时候让我感觉像女巫。
在小敏的指点下,我看见张建波端坐在角落边的长凳上,神情淡漠,并没有准备寻觅猎物的迹象。
我[
阅读全文]
写报告我一向拿手,八股文不需要创意。因为自我推荐这种报告的内容和讣闻差不多。专找这个人的优点来讲。主要区别是前者豪情万丈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后者心平气和等待着被遗忘。
我的报告成功地打动了负责校团委的那个年轻老师,负责校团委工作的老师并不具有匹配我们这所大学的专业知识。他只是个管理人才。如果他和我们学校那些动辄出书的老师一样水准的话[
阅读全文]
我说自己不学无术,绝对不是谦虚。
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有多深的水了。
自小家父就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可惜幼时的板娘就显出自己并不打算用读书这个方法来求前程。
说段往事让你能更好地理解板娘为什么不是读书人。
彼时,年幼的板娘爱吃香蕉,家父趁机循循诱导,“喜欢吃香蕉就要努力读书,有了本事将来才能吃个痛快。”<[
阅读全文]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
该如何的痴心迷醉才能百看不厌?可在这歌词里,百看不厌少了些,那是千看不倦。
时下已经入秋,风渐凉雨渐萧。三月的感觉很遥远。却因为读你,梦里莺歌燕舞阳春暖面。
读帖千遍也不厌倦难度大了些。
若肯认真读上一遍,算是朋友;若肯再细品二遍,算是知音;如有第三次咀嚼,算是知己了。
我们做过几回[
阅读全文]
没有满足过,就不会寂寞。
没有瘦过,就不会想减肥。
想当年,想着那并不遥远的当年,俺也曾经瘦过。
俺对着穿衣镜一遍一遍回忆当年的美好。
“俺曾经瘦过”;“俺曾经拥有过”;“俺曾经美好过”;“俺曾经幸福过”。。。这种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话只能证明现在的自己已经不瘦了不拥有了不美好了不幸福了。
“曾经”是个消极而伤感的词。
镜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