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主要问题就两个。一个是经济发展停滞,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另一个是外国势力在香港做政治投资,金钱收买年轻人上街闹事。
为了解决香港的经济问题,中央政府也花费了巨大的投资,建设了港珠澳大桥,本意是采用国内发展经济的方法,加快交通速度,带动经济发展。这个方法在国内很有效,在香港却无效。国内地方政府的工作同中央是一致的,中央修路,地方[
阅读全文]
谁当老二,美国就要打谁。日本吃了一次亏,现在学聪明了,再也不当老二。但是不当老二不等于不发展,日本的策略是悄悄的发展,不动声色。
日本退出了各种消费品市场。家电、计算机、手机等等,很难再看到日本的产品了。中国则成了各类电器消费品的生产大国。但是在这些电器内部,有大量技术难度很高的零部件,实际上产自日本。这些零部件从日本卖到中国,形[
阅读全文]
上一篇讲美国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对中国意图的误解。这一篇讲美国的第二个错误:对美国自身问题的误解。
在政治问题上,由于个人的立场和利益的不同,对很多问题各方会有水火不相容的观点冲突。但有一件事,各方是有共同利益的,这就是知己知彼。这也是本文想做的事情。
言归正传,下面谈谈对美国情况的分析。
在贸易战上面,美国对中国有诸多指责,这些[
阅读全文]
中国和美国两重天。
美国就忙着琢磨怎么打压中国,要大打还是小打,长打还是短打,还要计算中国受伤的多还是美国受伤的多。忙的不可开交。
那么中国在忙什么呢?忙着搞建设。美国高兴怎么打就怎么打,中国内部要搞的建设很多,大家都忙不过来。中国很多建设项目,同美国没有多大关系,不管中美关系如何,中国要发展的地方总是会继续发展。
中国和美国,[
阅读全文]
美国的第一个错误:对中国意图的误解。
目前美国的一个流行的看法是,中国发展的目的就是打垮美国。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发展的目的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准,而不是打败美国。
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实属“饱汉不知饿汉饥”。虽然中国GDP总量接近美国,但是人均GDP同美国差的太远。而人均房价却要超过美国很多。一个中国东部地区的农民,如果仅靠种粮食[
阅读全文]
对贸易战僵局的一点技术分析
贸易战有深层原因也有表层原因。深层问题双方不容易很快解决,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这就仅就技术性问题进行分析。因为双方虽然在根本性问题上不容易妥协,但是,如果做好技术处理,也有可能管控分歧,防止冲突升级。
第一个。妥协的有利条件
先讲支持妥协的观点。贸易战打到今天这个地步,对中方有利的因素越来越多[
阅读全文]
如果有人说,“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对哥德巴赫猜想麻木、沉默”,你一定觉得很正常。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无法参与这个问题的研讨。有能力讨论哥德巴赫猜想的人,首先要在数学领域有深厚的积累,要经受从大学到博士的多年专业教育,在数学方面读过十几本乃至几十本专著。
同样道理,政治科学、社会科学怎么会比数学更简单呢?如果[
阅读全文]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短期内非常强势,但缺乏持久性。
希特勒闪电战瞬间占领大半个欧洲和苏联,但经不起苏联长期抵抗;日本可以占领大半个中国,也承受不住中国的持久战;美国可以炸平越南,可是扛不住越南人不屈不饶的战斗力。。。
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被侵略的民族难以在短期内挡住西方力量的攻势,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抵抗意志,就可以在长期抗争中生存下来,[
阅读全文]
从贸易谈判的结果看,第一,中方在有损中国国家利益的地方没有做让步,坚持原则;第二,不同美国搞对抗,主动提出大量购买美国半导体产品,这个提议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要求美国解除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这个做法,既没有实质性让步,又不同美国对抗,而且又传递一个友好合作的信息,同时也在从完全的被动转变为部分的主动。
[
阅读全文]
1)关税。第三世界国家加入WTO,一开始允许合法使用高关税,这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否则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马上就会被冲垮。比如南非就是因完全放开自由贸易,经济一下被搞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关税也要逐步降低。中国的关税其实一直处在逐年降低的过程中。只是经济发展太快了,大家觉得降税的速度不够快。这方面是可以进行贸易协商的。但是,这不是美国的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