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国好,从水质、空气、科技能力、医药、自由度等等很多方面。中国比美国好的地方也有不少,但是关键的一点是意识形态。这里讲的“意识形态”不是社会上常规意义的“意识形态”,而是讲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说社会意识。中国的意识形态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就是今年罗正宇跨年演讲最后的用词“做事”。我认为他说出了中国同[
阅读全文]
德国是一个令我深为尊敬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产生过大量的优秀哲学家,比如,康德,黑格尔,谢林等等。但是,《德国之声》最近的文章“致命的竞争”,却显示出当代德国思想界的堕落。
西方思想界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保持思想的独立性,但是这篇文章却处处显示出屈从于政治需要的文字,以及脱离事实的的断言,丧失了独立学者的基本素质。实在无法想象,一[
阅读全文]
1)反华已经过时,代表着无知与落后;
2)反华分子缺乏基本的文明素质;
3)社会已经改变了,好斗的做法不受欢迎,也没人在意,现在一代人注重的是建设。
只会骂人搞破坏是没有出路的。
如果不明白反华为什么是错的,多花点时间学习,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拒绝学习,没人救得了你。
坚持反华,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中国在向前发展,你挡不住的,老是逆[
阅读全文]
在乌克兰事件中中国两边劝和,但不参与经济制裁。原因有好几个:
第一。中国的理念同美国不同。美国的信念是打垮对手,打不垮也要削弱对手挤压对手;中国相信调和。
第二.依靠制裁削弱对手不能带来预期效果。西方一些对制裁进行研究的学者也指出,制裁会削弱俄国,但不可能让俄国收手。对其他国家的制裁也一样,只起到削弱对方的作用,起不到改变结果[
阅读全文]
铁链女事件在海外华人圈中掀起轩然大波,这里面有多种原因:
对受害人的同情;
对政府解决问题的期待;
对问题的分析以及对解决方法的建议。
不过,除了这些常规因素之外,超高的舆论热度背后还有政治方面的动因。
铁链女事件是一个严重的治安事件,但是相似的事件在国外也时有发生,比如有人把多个女人长期囚禁当作性奴。这些事情引起社会的强烈关[
阅读全文]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而且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在10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就撤。
同样的道理,有远见的人应该看到,台湾最好尽早主动提出回归中国。
[
阅读全文]
抗击病毒这件事,一定要摆脱政治立场的束缚,实事求是从生命和经济两个角度看问题。
大体上说,抗疫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重大分歧,一条是以封城为主的模式,也可以说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另一条式疫苗为主的模式,也可以说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模式。两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可融合性,这个另当别论,问题是哪一种模式为主导,两种模式能够同时成功,还是只有其中一[
阅读全文]
本文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美国同中国竞争的战略,实际上是一个错误。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复杂的政治问题,其实可以用分蛋糕和做蛋糕这样的简单概念来解释。
政治世界第一定律:政治无非是解决分蛋糕和做蛋糕的问题。
中美政府对中美关系的论述是不同的,中国政府强调中美合作,美国政府强调中美竞争。美国方面认为,中国的合作论是不可靠的,[
阅读全文]
通常认为,中美竞争的焦点在意识形态,在政治制度。本文认为,中美竞争的焦点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的伟大成就,但它是有局限的,所以后来休谟提出了经验主义。在政治哲学方面,理性主义推动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经验主义推动促成了伯克(Burke)学说,他也是法国大革命的批评者。伯克认为“自由、平等、仁慈、正义等,是社会[
阅读全文]
中国的社会心态比美国好
政治其实很简单,就是做蛋糕和分蛋糕。政治也很复杂,因为做蛋糕和分蛋糕可以演绎出无穷的变化。
大道理人人都懂,蛋糕只有做得大才能分的多,但是在真实世界中人们经常在做蛋糕和分蛋糕之间纠结挣扎。因此,社会心态有的时候以分蛋糕心态为主,有的时候以做蛋糕心态为主。当社会以分蛋糕心态为主时,社会就充满了争斗;当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