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8』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阅读全文]
『22』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5』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6』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
阅读全文]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斯言也□,其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
『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
阅读全文]
『19』子曰:「大哉尧之为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
阅读全文]
(《论语》)接上页
『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子[
阅读全文]
论语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阅读全文]
『6』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8』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9』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拽氵旁],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
阅读全文]
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第一章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阅读全文]
大学章句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於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4』古之欲明明德於[
阅读全文]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