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日本语言学家对日语的词汇音节做全面的统计,
分析了日本人平常说话或写文章里的单词中不同音
节占总体的比率。
其结果是的语音词汇的音节比率如下:
音节(拍数)12345678910
%0.34.822.738.817.7113.31.20.20.1
可以明显地看出日语词汇的4个音节词占了整个语言的近四成。
换句话说,日语单词更容易趋向于四音节。无怪乎日语里的外来语
许许多多被习惯性[
阅读全文]
汉语同样一个字,而日语的表达方法不同,其意义大相径庭。
这反倒是中国人学习日语最难的地方。这也就是中日同文
同种,貌合神离造成的困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日语里那些
成双成对,自动词、他动词相对应的动词应该更加小心对付。
对于这些“配对”的自动词和他动词应当将它们分开对待。
在英语里将这种自动词和他动词表示为“自然动词”和
“人为动词[
阅读全文]
有的外国人认为说日语不是很难,有的外国人认为讲日语很难。
这是因为日语和母语之间有那么一些“神离而貌合”的地方。
外行人贸然一听可能觉得“有那么一种味儿”。然而仔细听
来却是相差极大。
一个人在地方城市长大乍到北京时,尽管他的普通话还认为不
错,但要适应北京人的“京腔”却还要花很多时间,有的人一
辈子都会“乡音难改”更何况说外[
阅读全文]
“同音异义语”和“同字异音语”
日语里很多同一词组不同发音其意思大不相同的时候很多。
洒落:(Sharaku)洒落,洒脱,萧洒
洒落∶(Share)诙谐,幽默,打趣话
上下:(Ueshita)上下颠倒弄反
上下:(Jouge)上下左右,高低贵贱,往返涨落
人气(Ninki)人望,人缘,声望,受欢迎,博得好评,
人气绝顶(红得发紫),吃香,热门
人气(Hitoke)人得气息,人影人踪
何人(nanijin)什么人
[
阅读全文]
中文和日文之间很多时候是不能“望文生义”的,
否则可能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
有时习惯用语是“貌离神合”,有的则是“貌合神离”。
有时同一个汉字单词,中日之间没有共同联系。
如:同样一个“引导”二字中日之间含义迥异。
“自民党给麻生首相引导”。
这句话里的“引导”是以下意思:
引导:僧人在死者棺前为超度亡魂所讲的经
引導[
阅读全文]
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表示的意思容易被“误导”的事例有
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有时同样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说是这是“貌合神离”;
有时以不同的汉字表示了同样一个意思,我们聊以称作“貌离神合”
吧。
今天专门搜集了一些有关建筑方面的中日词汇对比。
作为“貌离神合”的实例。
说是貌离神合是因为了表示同样一个具体事物,汉语使用的文字[
阅读全文]
中文流行用语的日文直白表达
汉语日语直白地表达7时代1ドル7人民元の時代1美金7元人民币的时代
7时代止まらない経済過熱停不住的经济热潮压州多き圧力の大陸压力极大的大陆、活得辛辛苦苦的亚洲
M型社会M型社会M型社会、贫富二级分化
创收庶民から財富を搾取する 敛财
创收创造性的增收 敛财
巫度娃娃ブードウ呪い人形 诅咒泥人(迷[
阅读全文]
粉色樱花雨VS“花吹雪”
日本成语“花数樱花,人数武士”(Hanawasakuragi,Hitowabushi),
后来被一些战争狂人“瓜田引水”(唯我是用)般引用为自己,为
武士道大唱赞歌的精神武器了。
在战争时期“散花(Sange)”就是“阵亡”,“光荣牺牲”的意思。
中日之间“花的语言”很多相通,但很多时候又如花的色彩一样各不相同。
关于一些“花”的俗语中日之间各不相同。
[
阅读全文]
日本自造汉字种种
所谓的“国字”已经成为官方正式认可的“当用汉字”
〆俣俤俥働
凧凪凩匂匁
厶叺呎噸噺
囎圦圷垈垳
垰埖塰娚嬶
屶岼峅峠弖
怺杁杜扨杣
杤杢枡枠栂
栃枹椛栬桝
梺椙椛椥椨
椚椣椡楾榁
榊槝樮樫橲
欟毟熕燵瓧
瓩瓲瓰瓱瓸
甅畑畠畩癪
硲硴竍竏竕
竓竡竰笂笹
簓簗籏籵粂
粁粍粭粨糀
糎糘綛縅[
阅读全文]
用汉字表达要费许多周折的外来语,让日本人在消化之前就直接音
读借用,他们启用传家的法宝:“片假名”。
如果中国按照日本“片假名”的表达方式来表示西方文
化单词,则是异常滑稽的。就从音乐方面来说吧,如果使用汉语
来表示西洋音乐乐器,人们有可能碰到这样的单词:
“怀俄林”:小提琴,以前日本称为“提琴”。
“捷罗”:大提琴
“康托拉拔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