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虔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这个中秋,会在安海过。
安海,地图上找不到,世上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它在哪里,甚至它是什么。只是因了我的句法结构才知道它是一个地方。
一个小小的地方,曾经三面农庄一面海的小镇。地上曾经有过带刺的小草,夕阳下池塘边芦花似火的小镇;一阵台风来,风雨飘摇,一轮日头出,铺着小石的小巷卖喝声再起的小镇;平日粗茶淡饭,逢节杀猪宰羊的小镇;邻里是非说,故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在全国散文作家论坛颁奖活动的研讨会上,主持人邵建国说:今天你们得了奖,这个事情就过去了。假如有人因为这个而沾沾自喜,那么他的文学便就此止步。未来还有很多大奖,孙犁奖冰心奖,有没有雄心和胆量参加?文学奖很有魅力,也鼓励我去继续的精进和努力;相信她对许多文学爱好者都如此。所以应该说“雄心和胆量”都会有。不过那只是个开始,大奖太难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虔谦2010年3月18日发表于世界日报小说世界的跨国婚恋题材短篇小说《复合》已于近期被加拿大一家出版社英译并和其他同类题材作品一起出版。这是英中文版图书封面封底:
新书发布会已于八月二十八日在加举行并当场热卖了一批新书。这是加加拿大大大出版社连接:http://www.cacanadadada.com/ch/book5.php《复合》的英文小说名为《Reconnection》翻译过程中,我按照编辑的意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随着网路的兴盛,人们对文学也在重新认识和定义。人们常问:一般博客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究竟在哪里?我的认识,一般博客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差别有很多。最显著的有三:区别之一,并且是很要命的区别,就是文学作品是作者运底气的结果,而一般博文只是在嗓子眼上出声的急就歌。从嗓子眼上发出的声音是单薄的,没有底气,也没有抑扬顿挫的韵力,是不成型的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这次从北京回美国途经东京。去之前心里十分兴奋,因为以前没去过日本,在机场歇歇脚,也算是去过日本了;更何况一直听人夸赞东京机场,说是:一尘不染。到了东京,也不能说是失望,总的感觉就是平平淡淡,除了从机窗往外看,看到了以青草裁成的“NARITA”标记外,真的没有什么叫我开眼界和感动的地方。说到一尘不染,上海机场、广州机场、北京机场现在也几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和晓澎重逢的经历,活生生让我体验到了一个真理:人算不如天算。事先计划得再好,只要一个飞机晚点就足以使那些计划成为泡影。晓澎也点头会意,深表慨叹同感。晓澎和老蔡走了之后,我便赶到酒店餐厅,赶上了一个晚餐的尾巴。完了便赶去赴会:明天颁奖典礼和后天北大论坛的预备会。预备会上组委会负责人邵先生非常细致地和大家介绍了这几天的日程安排,注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1-08-27 19:07:24)

我在一处博客和一位叫Anna的台湾读者结下了真诚的友谊,有了美好的沟通。Anna经历、阅历都很丰富,几乎对我每篇作品都能谈出许多来,还能分享她个人的体验。她说了,也让我觉得她从我的文字中看到了她自己;我们仿佛走过了相同的路程,经历了同样的悲喜......感谢Anna的分享,感谢她的期待和鼓励。现在我每发完一篇作品,都会反过来期待她的文字。她让我再一次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拿出了特意准备好了的内地用的手机,给晓澎打了电话。二十年了,我们互相没有听过对方的声音。但是这一点不妨碍,她一出声,我便认了出来,非常亲切,非常熟悉,宛如昨天一般。她听我,可就有些艰涩了。我试问她我是谁,她踌躇了好一会儿。
“是明路吧?”她说。我想,她这么问,是因为她事先知道我要来。难怪,来美二十年,生活的“摧残”,声音变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七月下旬预定八月上旬的机票,洛杉矶到北京的直达票价高达2600美元。先生和我商量,决定改乘非直达的航班。买到了一张来回需中转的机票,1390美金,省了一千多美金。尽管我十分不喜欢中转(记得有一次就是乘的中转机,结果差点赶不上趟),但是能省那么多钱,还是很高兴很满意。我自己单独出门好多回了,可是不知怎么的,这次要单独出门心里却有些怕怕;加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和广州相比,我的闽南老家正经历着一场城市化的剧烈阵痛。所谓“拆迁”,千头万绪,话匣一开难阻挡。侄儿告诉我:你过几年再来,我们这个小镇就是中等城市了。难道,难道小镇一定要变城市?难道说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假如哪天喜欢在两头摆动的人们又思念起小镇来,城市还能变回小镇么?想到这里我有些脊背发凉。小镇变城市,方言习俗及文化会因着各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136]
[137]
[138]
[139]
[1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