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3章,老同学的热情

(2010-01-08 18:28:30) 下一个
  转眼间到了中秋节,十月长假也到了。
  丽已经住进了新买的房子,房子楼层共是5层,她在3层。我没有过多地参与她的意见,我也不想多问,只是解决了她目前的困难。
  小朱十月长假已经去了海南旅游,她电话中告诉我,这次去海南,心里很矛盾。既想要我与她同行,又不是说的那么坚决。当我向文提出出去玩几天时,文说她也和我一道去,因此我也放弃了与她一起去的想法。小朱不是参加团队去的,她有一个高中时的同学在海南,她此行的目的也许是纯粹散散心。但回来之后,对我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暂且不说。
  中秋前,我接到同学张斌南的电话,他建议我来南京发展,可以做做建筑材料,在这方面他可以有优势帮助我。并叫我在长假时期到南京来看看。我想,自己本是一个教书匠,似乎做这些都搭不上界。一个做建材生意的人,没有文化也照样可以进行,只要有人缘和经验。不过辞职之后,我也成了地道的农民了。想想这些年来,改革开放后,事情发展的变化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不是学问越高赚钱越多,我们有几个同学,他们没有考上大学去学了瓦工,如今进城,有的做了小包工头,同样做的很出色。
  文有一个同学在南京,她们经常联系,可以先在那里住上。所以我们就决定到南京去一趟。因此小朱那边就放弃了,那天我和小朱通过电话,只是说了些祝她旅途愉快之类的话。她的行程按计划进行,从她话语中,她有些失望,我没有和小朱见面,只是电话中略知一二。
  中秋节一过,我和文到了南京,先到她的同学家里,她同学是93年来南京发展的,做钢模钢管出租;同学的老公也是我们本乡人,但以前我从没有见过,人很好,也比较热情,我想,既然到南京来发展,也应该先有个落脚的地方。
  文和她同学进城玩了,我先去会了张斌南,办公室内很优雅,他在经理桌边的转椅子上坐着。我这个同学,个子并不很高,上唇留有像鲁迅先生一样的胡子,平时很少看到他笑,不认识的人以为他很严肃,会感到一股压迫感。乍看之下,他不象一个常要接触群众人,不过多看几眼,会发现他有一张慈祥的面孔,礼节也很周到,在他这一行里,一定有人缘,也颇得领导的信赖。
  我一进他的办公室,他先给我递来一支555牌香烟,寒暄之后我就直奔了主题。
  “要来南京,还得你帮忙,虽然我以前也在南京呆过,也有我的大学同学在南京,但不经常联系,大都生疏了。”
  “你搞过船,很适合你做的,开个地材经营部是不错的。”他建议我做地材。
  “主要还是要你多给我引见客户,我谁也不认识。”
  “我跟钱会计打个招呼,叫他和施工队的队长说一声。”他没有直接说为我引见,可能是为了他做领导的影响。
  “好的,这几天我去跑一跑,找个合适的地方。”
  因为我知道孙双贤在棉花堤【南京地名】那边,他也是在开沙场,想先去他那里了解。
  “2000年高中同学可能要聚会,前几天几个同学来我这里,他们说在这一年聚会是比较有意义的。”
  “我也听孙江湖说了,不知道能不能聚起来,多二十几年了,也许有的人见面都不认识了。”我说。
  “是啊,有的毕业后连一次面也没有见过的。”
  中午,张同学很热情的请我在餐馆吃了饭,下午我准备去棉花堤,先了解一下情况再决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