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15章,父母亲老年的娱乐

(2009-12-05 16:17:53) 下一个

  父母亲如果到社庙来打牌,他们就打招呼过来吃饭。
  父母住的圩堤旁,只有十几户人家,有时打牌人数不够,父母亲就到社庙里来,这里人多。我父亲打牌,同他做人一样精明,很少输钱。
  我们这里的麻将是打"推倒和",花是不用的,但用"百搭",最后一张牌翻过来,如果是一万,那就是二万的百搭。如果是红'中'那就是'发'财的百搭。以此类推。有百搭就不能和,必须掉百搭,如果牌中有3个百搭,那必须要架一个。清和是自摸才能和,别人打的不能和。一天输赢在一百元以内。
  我父亲的性格在打牌中也能体现出来,非常傲气,小牌一般不和。他有百搭掉头时,至少也要等上三圈,如果百搭掉百搭就加翻,架上去又再翻。做庄必须压-个庄,自摸是一块,掉头三块。
  一生中,父亲和过一次经典的牌。当他一个百搭掉头时,连续又来三个百搭都架上去了(中间隔一圈是不算的)。结果算账下来,普通的就是192元。(算给大家听听,掉头本来是3元,百搭掉百搭就是6元,架上去翻成12元,第二个牌又是百搭,变成24元,再架上去48元。第三张牌还是百搭,就是96元,再架去就是192元了。)坐我父亲对面的是个女的,叫"街上佬"。这一牌是她坐庄,算下来她的钱是人家的双倍,也就是384元。她听说这么多钱后大哭起来,顿时懵了说:
  "这小麻将还能算到这么多钱啊?"。
  父亲说:"不要紧,你别哭。现在能给多少就给多少,余下的慢慢给吧。"
  说是一、三块的麻将,父亲那一首牌就和了768元。不过那是绝少数的。
  父亲说,一生中就这么一次。有些牌,四个百搭是摸到过的,但不一定能架上去。
  街上佬那钱还了三年,才全部给父亲。父亲没有刻意向她要,有就给。父亲过世这么多年了,那街上佬还在,有时碰到我常常说到父亲的事,她说我父亲是个好人。
  母亲93年落实了政策,钱没有补发,但每个月能拿到160元的工资,由乡财政和村委各一半。她不会打麻将,但会一种我们这里的纸牌,名叫"焦卦"。纸牌里面有天牌、地、陈、和、长三、长二、幺五、幺六........手拿七张牌,可对,可吃。也是四个人玩。5元钱买500颗子,胡一牌1~3颗不等。有人输完500颗就算账。一天下来输赢在二三十元。母亲还会"洋麻雀",那个看上去有点像麻将,不过是纸做的,玩的时候有一人闲著。然后下一牌轮到下家休息。我不会,也看不懂。
  父母亲的老年,过得很惬意。村上的人都□慕他们。一是不缺钱花,二是我们三个儿子都很孝敬他们。
  我这次下海,父母亲都没有反对,母亲也看开了不少,也舍得买点菜吃了。有时也叫我们一道过去吃。
  我的父母,很是高兴一家人能在一起和和气气地生活。我们弟兄三个团结是小事,难得的是三妯娌关系非常融洽,这是长辈们所希望的。

  (家乡琐事记)
  七十年代时,我家乡的农民,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甚至有部分人家到了青黄不接时,还要向邻居借米借柴借钱的。那时候米是0.12元一斤;火柴是一分钱一盒;盐是0.19元一斤,猪肉是0.73元一斤,夏天是0.58元。人们买肉都要拣肥的买,光瘦肉是没有人要的,我们这里管瘦肉叫"精巴子"。如果是小孩去买肉,杀猪匠往往会给的全是"精巴子"肉。有一次,母亲就为这事,去和杀猪匠论理了一番。我买回来的肉,全是后腿的"精巴子",结果母亲换了一刀肥肉来方才罢休。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就要磨豆腐,杀鸡(鸭、鹅等),买肉。生产队还要打塘捉鱼。从进腊月二十后就开始为过年而忙了,开油锅,炸豆腐,炸圆子......炒炒米,抛欢团,做糖,蒸糕,做团子......那时候我还小,天天盼望过年,有吃有穿,还有压岁钱,非常开心。可是常常听到母亲说怕过年,不知道是为什么?现在知道了。
  一到过年,外地人到我们这里来要饭的很多,大部分是安徽人、苏北人。有单一的,有抱个孩子的。也有的高雅一些的手拉胡琴或拿个轧板唱著那听不懂的腔调。一般是给吃的,到餐头时有给饭给菜的,也有给一分二分钱的。
  本地人也有要饭的,一般是孤寡老人。这样的人大部分人家是给米或炒米之类,如果遇到吃饭时,就会装满满一碗饭,再夹些好菜。
  还有一种,家庭条件较苦的,由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手里拿著一根冬青树的枝条,上面系个摇铃。一般是两个人一说一和。说一声,将手里的树枝抖一下,那铃铛就发出响声:
  甲:摇钱树。
  乙:好。(hao去声)
  甲:复复青。
  乙:好。
  甲:主家老板你细听。
  乙:好。
  甲:今年庄稼好收成。
  乙:好。
  甲:年年有余富家门。
  乙:好。
  甲:有吃有穿不愁用。
  乙:好
  甲:养儿养女学堂登。
  乙:好。
  甲:新科状元第一名。
  乙:好。
  ........
  甲:爷爷年年身体好。
  乙:妈妈(指奶奶)拿双大元宝。
  甲:主家老板发发财。
  乙:一双元宝拿的来。
  如果主家感觉到那对小孩好玩,又说得好,就故意给东西慢一些,要他们多说一会,给的东西也多。
  还有一种就是送春,有一个人的,光拿一面锣子。一般是两个人,一个唱上板,一个接下板。唱完两句后,就有节奏地打一阵锣鼓。那锣很小,一般在20CM直径。鼓也只有小碗那么大。他们一般送的都是"见子歌"。也就是看到什么送什么,事先编好的,比如一般家家都会有篮子、稻箩、蒶箕等。请看:
  甲:锣儿打来响倡倡,
  乙:来到主家财门上。
  (锣鼓声)
  甲:走进财门打一张,
  乙:篮子吊在勾子上。
  (锣鼓声)
  甲:只知篮子都闻名,
  乙:不知篮子谁人兴。
  (锣鼓声)
  甲:要唱篮子不容经,(容易)
  乙:牵动当初大圣人。
  (锣鼓声)
  甲:要问篮子谁人兴,
  乙:竹林七贤带到今。
  (锣鼓声)
  甲:竹林七贤住深山,
  乙:白鹤老人带过来。
  ...........
  如果到了中午,有叫这些人过来吃饭的,给的东西是钱或欢团之类。假如有特别喜欢听的,也可以送"做堂",一般是送较长的《风筝记》《梁山伯访友》《荞麦记》《相思泪》.......那样唱下来,听的人多,给的钱也多。主家出大份外,其他的就随便给,不给也无所谓。
  想到那时的生活和现在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了,看官们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