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鹿门秋宴》
咸淳四年的襄阳,汉水映着鹿门山的枫红,紫微花坠入滔滔江流,恍若洒金铺锦。蒙军大帐设在望江亭畔,牛皮帐顶垂下的狼首徽记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帐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青瓷碗注满琥珀色的襄阳黄酒,刘整执盏立于诸将之间,铁甲袖口擦过腰间弯刀,发出锃锃轻响。“末将特请了岘山脚下的老灶头,以汉水活鱼、隆中腌菜相待,权为丞相、驸[
阅读全文]
第88章《江山血泪·权臣误国录》
咸淳四年的秋日,临安皇城垂拱殿内烛火摇曳,蟠龙柱上的金漆映着森然刀光。四名殿前司亲兵铁甲铿锵,靴声如闷雷碾过金砖,惊得蟠龙帷帐无风自动。御座上的宋度宗赵禥猛地一颤,十二旒冕冠簌簌作响,明黄龙袍下摆如秋风中的残叶般抖动。
“李曾伯!汝这厮好不知进退!”贾似道蟒袖翻飞,玉带钩撞在鎏金御案上铿然作声。他戟[
阅读全文]
《血沃襄阳》
故事闪回到淳祐十一年冬,襄阳城外晨雾如凝血,东方既白时,霞光似万箭穿云,照得铁甲寒芒凛冽。战鼓骤起,惊起寒鸦蔽空,蹄声如雷卷地而来——李曾伯跨青骢马立于阵前,金甲映日,眉目如刀凿斧刻,身后高达、王登二将执戟而立,恍若关岳再世。
“胡尘蔽天日,襄阳陷虏手!”军中老卒嘶声唱起《破阵子》,琵琶弦急如雨,却压不住城头蒙古旌[
阅读全文]
《垂拱殿惊蟀》
南宋咸淳四年的初冬,垂拱殿的檐铃在寒风中叮当作响,犹如催命的符咒。丹墀下,百官乌纱攒动,象牙笏板相击噼啪,似黑浪中翻白的鱼的脊背。司礼监尖厉的嗓音刺破晨雾:“圣——驾——至——”,三声静鞭炸响,朱衣紫绶的朝臣霎时凝作彩塑,唯有眼珠在低垂的帽檐下暗暗流转。
龙靴趿拉磨过金砖,宋度宗赵禥被两名太监架着拖上须弥座,袞服[
阅读全文]
第85章《宫阙连云》
晨雾如纱,漫过南宋都城临安城(今杭州市)凤凰山东麓的朱甍碧瓦。临安皇城在绍兴十一年的秋晨中苏醒,钟磬声穿云裂石,惊起白鹤三两只。这原不过是赵宋旧邸,南渡后官家常以汴京规制过奢推却修葺,而今飞檐斗拱间却暗藏裂痕,似这偏安朝廷的肌理,表面流光溢彩,内里早已蛀空。
丽正门金钉玉户在曦光中闪烁,铜瓦上錾刻的飞凤游龙却[
阅读全文]
第84章《夜袭凯旋》
三更的襄阳城,谯楼更鼓声如涟漪般荡开,惊散了护城河畔的蛙鸣。浮萍间银鳞倏忽翻跃,“啪”的一声水响,似有鱼儿甩尾没入深暗。西北风呜咽着掠过雉堞,悬铃铁马叮当相击,一枚铜铃当啷坠入瓮城,惊起宿鸟扑棱棱掠过箭楼,翅尖扫落积尘,在月色下纷扬如雪。
吕文焕踏着铁靴咔咔碾过瓦砾,忽地驻足按剑,皮革摩擦声吱呀作响。身旁范[
阅读全文]
《奇袭虎头山》
北风卷着初冬的肃杀,在襄阳虎头山
的嶙峋石壁间撞出呜咽。月光被撕成薄片碎片,洒在蜿蜒的山道上,照见一队玄甲兵士正贴着崖壁潜行。曹彪抬手示意,整支队伍霎时没入阴影,只余山风掠过铁甲时的一声轻吟。
看见了吗?曹彪以刀鞘拨开枯草,山下蒙古大营的灯火在夜色中连成一片星海,“木华黎的玄孙就在那顶金顶牛皮帐里。”
黑扬咔地[
阅读全文]
第82章《暗夜奇袭》
初冬的襄阳城,浸透在肃杀寒意之中。西北风如刀,呼啸着刮过城楼檐角,发出凄厉呜咽。夜空被浓重的乌云笼罩,宛若一口巨大的黑锅,沉沉压在城头。谯楼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将守军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射在青石砖墙上,恍若幽灵起舞。
“咚咚”二更鼓声自襄阳谯楼传出,沉重而缓慢,每一声都敲在守城将士的心尖。范天顺握紧手中战刀[
阅读全文]
第81章《铁骑围城》
秋日的晨光穿透薄雾,将万山、虎头山、楚山笼罩在一层缥缈的轻纱中。群山连绵,林木森森,本应是文人墨客吟咏的胜景,此刻却弥漫着肃杀之气。
远眺山峦之间,蒙古军营帐如蚁穴般密布,炊烟袅袅升起,夹杂着隐隐可约的马嘶声。这片曾经属于大宋的山河,正在被北方的铁骑一寸寸蚕食。
“咚——咚——咚——”
“嘎嘎嘎……咚咚咚…[
阅读全文]
第80章《寒城铁幕》
残阳如血,浸染着襄阳夫人城头的每一块青砖。北风凛冽,卷着细碎的冰碴,无情地抽打着城墙上的旌旗。旗面撕裂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风中呜咽,为这座被围困的城池增添了几分悲怆。
吕文焕站在城头,五指深深抠进垛口的青苔之中。严寒将他的指节与砖缝冻结在一起,仿佛他与这座城早已融为一体。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城外茫茫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