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双椒》巴郎“行军散”,是普通药品,便宜,大小药店有售。但川东民众,则有自己的方法对付“瘴疠”。俗话说:“贵州人不怕辣,成都人不怕麻,川东人爱麻辣”。这麻,指花椒;辣,指辣椒。据说,辣椒是舶来品,与玉米土豆一样,远渡重洋,来自于美洲墨西哥印地安土人。它落户在华夏大地,经过上千年的栽培改良,现在已成川东人的最爱。[
阅读全文]
《山峦瘴气》巴郎川东山区的这种山峦瘴气,名声并不好听。早在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为稳定后方,花了很大精力收服占据着云贵川鄂湘等地的南蛮,“七擒孟获”,使其心服归顺。在崇山峻岭征战时,蜀军就时常遭遇瘴气,这种瘴气内含湿热毒质,“毒侵入身”,造成极大病患非战斗减员。直到诸葛丞相发明了“行军散”,给兵士服用,方克制了[
阅读全文]
《春寒黄梅》巴郎紧接着,从2月到5月,是春天。春天开始,有短促的料峭春寒,伴着萧瑟风吹,飘渺雨拂,即使冬衣也挡不住,好似寒到了骨子里,全身不由自主地寒战发抖,鼻头耳垂,都冻得麻麻地失去感觉。幸好,没几天,挡不住的春光明媚,气候回温,到处花红草绿,枝叶吐翠,引得人们,沿河看柳双携手,绕山踏青两无猜,红男绿女秀浪漫,满坡野花待君採。可惜,[
阅读全文]
《秋冬腊月》巴郎九十冬月,是秋天,天高气爽,阳光普照。万县的冬天短,腊月正月,几个星期个多月,还未细加回味,就霎那过去了。天气不冷,自然也没有多少防寒措施。在家里,板壁房的内壁糊上一层报纸,阻隔寒风吹入。堂屋客厅内,都烧上一个火塘,用的是柴火,烟熏火燎地,将房樑熏得漆黑,连带着樑上吊挂着的腊肉、灌香肠、豆腐干、山菇珍菌等腊货山货,[
阅读全文]
《无根之水》巴郎有更讲究的文人,承袭千百年的传统,不怕麻烦,不辞辛苦,清晨早起,去花间林下,用玉匙玉盏,收集花瓣叶片间,滾落着的晶莹露珠儿。以及某些特定时间段中,用不沾异味的陶瓷竹器,接受天上落下的雨滴。他们认为,这些梅花露,兰草液和飞来雨,充盈着金风玉露天地灵气,洗净人间烟火气息,用以烹茶,实为水之佳品。而那些嗜茶如命者,除此之[
阅读全文]
《雅士清茗》巴郎更有那一班无事呻吟顾影自怜吟风弄月喜爱清茗的文人雅士们,在院坝里房顶上空旷地头,支起斗箕油纸罈罐锅盏等容器,来收集那飘散零落的雪花。万县人喜欢茶,除了大碗老荫茶的牛饮外,还有注重茶道的清品。清饮茶,有讲究,茶叶、茶具、烹茶的技巧,自然地,还有水。雅士品茶,决不能用凡夫俗子所用河水塘水湖水池水渠堰沟溪之水,这些水从山[
阅读全文]
《雪花冰寒》巴郎每逢万县有下雪,大人小孩都会欢呼雀跃,站在庭院里,街边路旁,伸出双手,掌心向上,去接住飘扬而下的雪花。去感受那一霎的冰寒,和观察那薄薄六角形雪花,在接触手心霎那融化的状态。有那雅情逸性的人们,会趁此机会,穿上从来不穿的皮草大衣,戴上皮帽围上毛围脖,柱上拐杖,在原野上去遛跶一番,体会北方人过冬的风味。也有不怕冷的青春[
阅读全文]
《万县暖冬》巴郎峡江地貌,使热湿不易散发,寒冻难于骤至。所以,万县的冬天,是和煦的暖冬,日照虽然不长,半下午3-4点钟太阳就落了山,但湿阴羁绊着热能,使气温通常维持在摄氏零度以上。清晨的丘陵坡梁上,总有厚厚的一层白粉霜冻,复盖在冬小麦翠绿的叶片上,压得枝干弯曲匍匐在地。一层层依坡而建的弯弯的梯田里,都蓄满了水,水面上,结着一片片冰凌,[
阅读全文]
《峡江地貌》巴郞万县市这段长江,也称为川江,起于重庆(渝州),终于三峡(东巴)。川江的上段,又称为蜀江,从宜宾经重庆达万州,江流绵远,江面宽阔,江涛湍急,江波荡漾,是巴蜀东下的唯一水上通道。而川江的下段,又称为峡江。它如一条蛮荒巨龙,从远古奔来,汹涌澎湃,咆哮飞腾,从万州直泻而下,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蜿蜒于渝万东巴大地之上,为峡江[
阅读全文]
《平湖新月》巴郎万洲,巴东重镇,位于三峡入囗。三峡水库蓄水后,高峡出平湖,万川秋韵千峰秀,一江春水半城山。巴东重镇数万州,大川奔腾入峡口。水库似镜蔚云霞,山峦如画拥江洲。天涯归客独举觴,碧水清波荡扁舟。故园旧地淹沙底,平湖新月挂鱼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