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应届下乡》巴郎

(2025-08-10 01:29:06) 下一个

《应届下乡》巴郎

 

愿望虽好,但现实总是背道而驰。68年夏天已过,武斗硝烟散去,民众思谋着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可天有不测风云,为尽快结束文运混乱局面,釜底抽薪,伟大领袖发出了“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希图将所有起来革命造反制造天下混乱的红卫小将们,连带着所有老三届初中高中毕业生们,都赶到农村去,使全国秩序恢复正常。同时也有减轻计划经济负担,改造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别的意思在内。

 

无巧不巧,陈家兄妹都在下乡之列。朝君哥是初66级,朝群姐是初68级,刚刚够上66、67、68初高中老三屇毕业生的坎。可怜这两兄妹,虽然长得气宇轩昂,如花似玉,但却是没有读过几天书的。哥儿63年秋入学,正经八百地读了二年初中,学了如何解一次方程、三角勾股定理、氢2氧1等于水。到了65年秋冬,开始批《海瑞罢官》,接着批三家村。本应于66年初中毕业,但学校搞大串连,停课闹革命,不再有功课了,也不去学校,这毕业一事就拖了下来。妹儿是65年进初中,进校不到一年,就开始停课大串连,然后是文运的各种活动,直到今秋,也就是68年秋,应届初中毕业。

 

说实话,这对兄妹的文化程度,说是初中,却是虚的,没达到的,怕是连我这样的小学毕业生水平都比不上,是绣花枕头外面光鲜,里面却是一肚子稻草鸡毛。但是,政策卡在那里,一刀切,不管你是有真才实学,还是皮囊空空,既然在线上,毫不客气,没有价钱可讲,一律得遵照领袖号召,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经风见雨,把自己锤炼成社会主义新人。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