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梦166》巴郎
《含辛茹苦》
与曾妹儿隔着走廊相对的,是谭家,房间朝前,窗户面向街道。
谭姨好象是在沙河澡堂当保管员,年岁较大。楼里这些妈妈们,象我妈妈,那时不过三十出头,四十岁不到,谭姨估摸着得有四十好几近五十岁了,头发都变灰夹白了。
谭姨的丈夫姓陈,很早前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一对儿女,儿子陈朝君女儿陈朝群。看面相谭姨年青时,也是美女一枚,高挑雅娴,风韵犹存。但她恪守传统,没有再嫁,守着活寡,靠着微薄工资,和为街道工厂加工产品的不多报酬,含辛茹苦十几年,老鸡母呵护着小鸡,硬是把儿女抚养长大,实不容易。谭姨这种贤妻慈母的形象、遵守妇德传统的行为、坚毅平和的性格、甘于吃苦默默奉献的精神,受到全楼大小的一致赞佩,在楼里很有威望。
谭姨的一对儿女,哥儿18岁,比妹儿大两岁,在学校里,也比妹儿高两个年级。也许是遗传因素,朝君哥高个瘦削饱含文雅之气,朝群姐却漂亮大方出落得亭亭玉立。任谁见了,都会夸说谭姨有福气,儿女双全有前途。每逢此时,谭姨都会笑得合不拢嘴来,口头嗫嚅着,还在假意客气,拼命地辞谢不敢当。
?
?《孝顺儿女》
也许是孤儿寡母,穷人家的孩子,自小孤苦伶仃生活困苦,历尽艰难,很能理解妈妈一生的辛酸。两兄妹都很听话,孝顺,力所能及地,尽力承担家务,以便妈妈下班回来,能够好好歇息。文运期间,学校停课,兄妹俩不愿虚度光阴,沒有参加任何组织在社会上打闹生事,而是当了逍遥派,站在边上看热闹,两派都不得罪,省下时间,主动到街道工厂揽活干,以弥补收入不足。
只说这平静清贫的日子,就这样过下去,谭姨也很满足了。她很普通,要求不高,儿女已经长成,自己的劳碌得到报答,也对得起死去的丈夫了。现在,只盼儿女们能找到好工作,养活自己,结婚成家,生个一男半女地,一家三代人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