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力智阴阳》巴郎

(2025-08-08 01:13:39) 下一个

《力智阴阳》巴郎

 

今读平遥武馆王中岳大师的《太极拳论》,掩卷而思,心中偌然有得焉。

 

人生在世,各种技击,总不外倚强欺弱,以快打慢,也就是有力打无力泰山压顶,手慢让手快望尘莫及,这是凭借人体先天自然的能力而为,理所当然。巴郎爱好打乒乓球,故以此为例,常见人以快攻破解防守,以扣杀冲透弧圈,无力不胜,无快不破。球手球技的进步,通常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而变化,从少年之弱到青壮之强,又逐渐转变成老年之弱,呈现抛物曲线而先上升后下降,这是顺应自然规律,随形就势无可厚非。

 

多数人打乒乓球,或是出于爱好,或是为了锻炼身体,或是两者兼顾。这些人,对技巧的要求不甚苛刻,技术高超固然是好,纵使技术平平也无所谓,只要打球能使自己身心愉悦快乐,就算达到了目的。另一方面,对有些人说来,除了上述两个目的,他还希望在打球过程中间,不断地有所进步,提高自己的球技,可以与强手交锋过招,若能楚汉对峙不分上下,当能获得更大的乐趣,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

 

然而事实与愿望常经常南辕北辙,令人沮丧。尽管有些人打球兴趣浓厚,日常练习勤奋不辍,但是,经过几年几十年的坚持不断,浸淫于其中,大汗淋漓,伤处累累,却不见有明显进步,力不从心,強者恒强,弱者恒弱,是何道理也?

 

究其实,这既关乎球手自己的修身,也关乎球手自己的修心。盖因为大多数人们打球时,注重了快攻,霹雳闪电以力取胜,却忽略用心来打球,去琢磨对手了解对手,去针对对手的战术而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打法。打球时只图一时痛快,率意而为,是难以打好球的。长年累月的锻炼,如果不能运化,醒悟真谛,从中找出规律来加以运用发挥,则只是浪费了球龄:时光的积累,并不能使技艺升华。

 

欲避此弊,正如王大师所言,须知阴阳,也即是打球之力和智。攻既是防,防能助攻,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才能在使用蛮力的同时,使用心计,灵活运用,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能力胜,就应智取,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手握主动,眼观全局,临场打球,气定神闲。不因敌强而畏惧,不因敌弱而倨傲,防对手之必攻,攻对手之难防。攻如雷霆,防如金汤,一沾就走,随屈就伸,如行云流水,兵无常势。

 

此时技术的升华,不在于手快手慢力强力弱,而在于智计百出意在技先,就如下棋打牌一样,要预先想到对手的下一手而早做准备。如此,虽弱不禁风,却能四两拨千斤,敢敌霸王之勇。虽七老八十,却能御青壮盛年,与枪弹比翼快飞。静如泰山,动如脱兔,心有玲珑,动静相宜,前迎后狙,左推右挡,看透对手,后发制人。能刚能柔,水火既济,阴阳相长,存乎一心,取胜易于反掌矣。

 

巴郞 记于 20250808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