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麦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30) 临死之前,必须去看一眼的城市 上篇提到“低地国家”,其实它不仅指荷兰,还包括同处欧洲西欧北部的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的海拔都比较低,常被合称为“比荷卢”(Benelux)。1815-1830年,这三个国家曾短暂合并,组成“荷兰联合王国”,但很快因民族、宗教与经济差异而解体。1830年比利时宣布独立,1839年卢森堡独立,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1)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9) 逆风而行,令人佩服的强国之路 谢谢朋友们的关心和问候,俺终于又满血复活了!前一段后背右侧肩胛骨突发疼痛,累及右胳膊几乎抬不起来,连打字都困难。毫不夸张地说,有两天疼得死去活来,甚至睡觉都能被疼醒。吃布洛芬、上活络油完全不起作用。 现在的向好要归功于龙儿献了一计:在后背和墙之间夹个网球,上下左右滚压那些酸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7)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8) 从藉藉无名到举世闻名,只因有个好弟媳 坐火车从德国柏林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比较远,需要6小时20分钟。车厢里人不多,我们三人坐在一个包厢里。外面雾蒙蒙,本来车里有暖气,后来不知怎么就没了,越坐越冷。 下了车,雨时有时无,阴天让人有些兴致不高,到了酒店。房间里竟然也冷,一看室内温暖18度,调了半天也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8)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7)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对自由的向往 从捷克布拉格到德国柏林(Berlin),火车运行4小时15分,预定火车座位的时候发现一等座车厢竟然售罄,只好订了二等座,有趣的是二等座车厢都是六人包厢。 感觉进出德国的火车,乘客都比较多。队友说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必须去,所以就包括在此次欧游行程里,但只计划了两晚。 中午到达柏林,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6)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6) 多么痛的领悟,祖国是一种错觉 据传尼采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我想以另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只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另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在维也纳住了四晚后,我们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Prague)。遭遇了坐车厢地板之囧后,不敢不订座了,没想到车上乘客却并不多。从维也纳到布拉格中央火车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8)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5) 维也纳(下)萍水相逢,两个话痨的浪漫一夜 《遇见欧洲(23)-维也纳(上)致命诱惑,金光闪闪的迷人之吻》 《遇见欧洲(24)-维也纳(中)悲怆叹息,昨日世界已然远去》 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StuartLinklater)执导的爱情系列电影“爱在”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Sunrise)、《爱在日落黄昏前》(BeforeSunset[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8)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4) 维也纳(中)悲怆叹息,昨日世界已然远去 《遇见欧洲(23)-维也纳(上)致命诱惑,金光闪闪的迷人之吻》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在他的散文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写到:“几乎没有一座欧洲的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衷于文化生活。……一个普通的维也纳市民每天早晨看报的时候,第一眼看的不是国会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7)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3) 维也纳(上)致命诱惑,金光闪闪的迷人之吻 提起维也纳,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或许是每年元旦在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那悠扬的《蓝色多瑙河》与《拉德茨基进行曲》,早已成为全球乐迷心中的经典。 记得龙儿上小学的时候,差一步就能有幸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当时学校的合唱团已经办好了去欧洲的签证,准备赴维也纳参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6)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2) 慕尼黑(下)毅力惊人,锲而不舍的九年追凶 《遇见欧洲(20)-慕尼黑(上)视觉冲击,跨越八个世纪的魅力》 《遇见欧洲(21)-慕尼黑(中)内心震撼,飘落空中的白玫瑰》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是二战后德国首次举办的奥运盛会,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当时的西德政府将这次奥运视为重塑国家形象的契机,希望借“欢乐奥运”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7)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1) 慕尼黑(中)内心震撼,飘落空中的白玫瑰 《遇见欧洲(20)-慕尼黑(上)视觉冲击,跨越八个世纪的魅力》 历史的沉重在于,即便像慕尼黑这样拥有深厚建筑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无法摆脱德国现代史上一段令人发指的黑暗篇章。纳粹党(即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正是在此成立并发展壮大。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7)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