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的风格

小时候就喜欢做一个写者,大了就总是说:老了再写就有时间了。有时间了就该把记忆中的那些捡起来,给自己,也给那些和我一样喜欢生活的人
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自我诗歌创作上的一点体会

(2006-10-06 11:19:39) 下一个

            关于自我诗歌创作上的一点体会

 

                     ——答秋尘对于我近来诗歌创作上出现的“后现代”的疑问

 

      秋尘兄好!刚刚查过后现代,在万维时也有朋友提出我近来的诗歌创作风格趋于后现代的变化,我当时还以为是客气,经你提醒,我在维基百科上认真地查阅了一下,对此有了一点了解。我在创作上的变化只是我个人创作心灵上的一种演变过程,其实本人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后现代,但我也不会去反对。

一部作品要呈献给不同的读者就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是很正常的,我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氛围中,被自己的幻像吸引。有时是同一个街道,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或是不同的场景可以表述同一个感受。被指引的心灵循着那个方向走下去。。。于是,就有了那些句子,那些幻象,那些被指引着的自然不自然流露出的情感(这一点,细烟曾发现了我诗歌中那种相同和不同场景的意象的重叠)。这样写后,发现在用词上平和了许多,在感觉上又厚重了许多。当然,创作风格的变化不仅仅是个人感受的变化,也包含着创作手法上的变化。用易明兄的话说:“我在读你的无韵诗”其实,我的诗歌还是有韵的,只是不再象过去一样刻意地追求诗歌的韵脚;而是在感受中寻找语流的依托感,这样,即表达了语句的连贯性,又可以更好地挥发那些深藏的意欲。

如: 《七月的废墟》

一、

渴望暴雨成为蒸腾的诅咒

如火的日子

把眼睛和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变成无色的盐场

即使是香风从你身边走过

也无法点燃倦怠的热情

等待着

最后一班公车走来

和你消失在没有争议的夜色中

 

在用词上我把渴望诅咒和蒸腾的暴雨连接起来,虚写七月,实写社会。如火的日子不只是指七月的日子,而是指所有社会的日子。这个小意象里饱含着无尽的意象。。。/把眼睛和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变成无色的盐场/是借用眼睛和身体来表达那些被榨干的生活。。。。。。。后面的我就不用再仔细地表述了。在几首诗里我都提到了街道、公车、老人等相关的街景,但这些街景的出现和插入所表达的意象却各有不同。就像我们通常要描写雨、风、月、太阳等等。。。。。。但这些景物在不同的场景里所表达的意义却不同。

我不敢妄称自己是秉承了后现代或模仿了后现代的风格,因为从理论上后现代没有一个固定的理论标准,其表现在文学上就更是近乎于堕落和怪诞之间。我的写作基调有一点儿低沉,看起来是受到了后现代的影响,其实,只是我力图表达的环境和社会对我心灵的反应造成的必然结果。我是经历了那些歌颂光明和正在歌颂光明的时代,呐喊过后的平静应该是思索。我喜欢读那些清新高雅的唯美主义作品,也喜欢那些极具讽刺性的诗歌作品,只是不太习惯于那些高歌猛进的口号。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一个成熟的诗歌创作者来说,诗歌的分量除了在艺术上,还要在思想上都应该是很厚重的。前一段,有一位国内诗人在谈到他的诗歌创作时提出了一个逃出心灵的写作理论。(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已经谈过了自己的看法)从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上我可以理解他,但在诗人的创作责任上,我不能支持他。当然,有人说他的创作心灵的放弃,是轻松写作的别名词;但我真的不是这样认为的。诗歌是时代的思想和旗帜,诗人若要放弃了思想和心灵,和木匠打窗框有什么区别?诗人若要只强调创作本能和创作冲动(所谓的下半身写作),那不是像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全民诗人(小靳庄)或是只有本能的动物了吗?!

多一点人文的思考,多一点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是诗人的责任。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歌颂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在被一个永恒的主题歌颂着。千百年来人们喜欢的爱情、风花雪夜、人文景观无不在诗人的笔下成为千古绝唱。但我还是选择了另一种思考,属于自己的思考。有时,这种思考也是要借助于那些人文景观来表达出来的,只是这种表达不是完全的景物抒情罢了。这也许就是我现在诗歌写作风格转变得主要原因。谢谢那些一直关心我诗歌变化的诗友和朋友们,有了你们的支持,我将会更有信心地走下去。

 

              2006712日嘉真于美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