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灵信息

圣灵的工作带给基督徒的一系列信息,见证和诗歌等。
正文

在基督里合一:我们有宝贝放在瓦器里--经文解析(16)-1

(2006-05-17 01:35:20) 下一个

在基督里合一:我们有宝贝放在瓦器里(十六) -- 雅各书第一章经文解析

经文解析的修订是在圣灵的光照带领下。一切感谢赞美荣耀归给主!

(一)、试炼与试探(1:1-18)

一.引言(1:1)

【雅一1】「神和主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向散居各地的十二支派问安。」

(文意批注)

本卷书是神借著雅各写的书信。

雅各列在教会三根柱石之一(加二9),是主的兄弟雅各,按照(加1:18,19)所说,当保罗从亚拉伯回来上耶路撒冷时,所见的是「主的兄弟雅各」,这和(徒15:11-29;加1:19;2:9;林前15:7)等处比较起来,就可知道,那在耶路撒冷作首领,与保罗行右手相交之礼的雅各,就是主的兄弟,也就是本书的著者。

雅各虽是主的兄弟,但在他书信的开端,并不自称是主的兄弟,而以「作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表示他明白在主里的关系,是与属世关系无关的。可见他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是由于他本身悔改信主以后,在灵性上的追求和敬虔生活的结果。

「散住十二个支派的人」,就是指当时因逼迫而逃到犹太各地的希伯来信徒。

二.试炼的益处(1:2-12)

试炼和试探,在原文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二者之间是有些分别的。除了可以按圣经上下文的记载判别以外,它们还有两点最大的不同,就是来源和目的之不同。试探的来源是出于魔鬼,目的是要陷害人犯罪;试炼的来源是出于神,目的要叫人得益处。一般来说,试探较多是属情欲的事,叫人肉体方面感觉舒适;试炼却是较多使人在肉身或精神方面受损失或痛苦;但也有许多时候,它们是同一件事的两方面,在魔鬼是要借著某事试探诱惑人犯罪违背神,在神却是要借着魔鬼这样的试探来熬炼人,使人成长成熟,分辨是非,信靠顺从神。例如,魔鬼要利用灾祸试探约伯,要约伯违背神;神却利用它来试验约伯(伯1:6-2:10),(参伯 23:10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神)试炼我(约伯)之后,我必如精金。」。

在此雅各首先讲到试炼的益处,勉励那些在试炼中的信徒。虽然在我们的感觉上常常觉得试炼是痛苦的,但它却常为我们带来各种属灵的福气和长进,使我们学习到各种属灵的功课。

1.学习百般的喜乐(1:2)

【雅一2】「我的弟兄们,你们遭遇各种试炼的时候,都要看为喜乐;」

(文意批注)

「百般的试炼」,现所给信徒的试炼是各方面的,或是在肉身、在灵性、在物质、在生活、在工作。神这样用百般的试炼来对待他的儿女,为要叫他们能成为有百般喜乐的人,好成就神对他们的美好计划。像使徒保罗,就是受过神百般的试炼,而学会了处任何境遇的人(林后11:22-29;腓4:11)。

「都要以为大喜乐」,「以为」是算作的意思。圣经在这里要求信徒在百般试炼中,就是受苦也要喜乐,不仅在某一种试炼临到时如此;就是在各种试炼一齐来临时,也应当喜乐。

一个人怎能在受苦时,把痛苦当作喜乐?圣经并没有要我们盲目地硬把痛苦当作喜乐,徒然承受必然失败的后果;而是要我们对于苦难和试炼有正确的价值观,知道神试炼人的高尚目的。若我们看见了受完试炼以后的美好盼望,和所能得着的属灵收获,就能够以所受的试炼为喜乐了;所以我们在患难试炼中,应该完全相信神的美意。在试炼中当学会借著主耶稣基督以神为乐。(罗五11)「不但如此,我们既借著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借著他以神为乐。」

2.学习信心的忍耐(1:3-4)

【雅一3】「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考验,就产生忍耐。」

(文意批注)

本书虽注重行为,但在开头的论题中,却讲论信心的功课(本书最后一章也是讲信心);可见雅各书不是不注重信心,只不过它所注重的是能够经得起试验的真信心。由此可见,信心,试验、和忍耐互相的关系。

A.信心要经过试验才有价值

「信心」既是一种内在的灵美德,不容易让人看出它的大小虚实,但经过试验以后就能把它显明出来,并且会因此而更加地坚固有价值。在彼得前书中,以金子之经火比喻信心的试验,精金是很昂贵的,比重大、性质稳定(不易起化学变化)、又有光耀,经过试验后的信心也是如此,有它属灵的价值、分量、以及荣光;甚至比属物质的金子更为坚固而宝贵。

这里的「试验」,原文是名词,有「证实」或验证的意思;与上节的试炼不同字,却和12节的「试验」同字,(上节的试炼则与12节的试探同字)。神是不试探人的,但他会借著试炼以试验人的信心。

B.试验要有信心才能胜过

信心一方面要被试验才显得更宝贵;另一方面,在神借著苦难来试验我们时,也必须有信心,才能得胜。「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意思就是,神藉各种试炼试验我们的结果,就能叫我们生出忍耐的果子来,并不是因为神不试验就不认识我们,而是为著我们的益处,让我们的信心借著这样的试验,能更多的显现出来。可见,灵性生命若不受试验就不能多结果子,所以我们应该更多信靠神,完全信靠神,得以更加认识他的确实可信;因为我们一切属灵的经历,都是「本于信以致于信」的。

C.忍耐是信心在试验中所生的美德

在罗马书(罗5:3)提到:「患难生忍耐」在此应注意,这两处经文论到忍耐都用「生」字,原文与(罗5:3)完全相同,译作产生、运行、作工,这字在罗马书用了十一次(罗1:27;2:9及罗4:15;5:3;7:3,8,13,15,17,18,20;15:18),本书只用了两次,除了本节外,在下文20节中,和合译本则作「成就」。

可见「忍耐」不是凭著自己的禁制或修炼,就能成功的,而是神在我们生命中产生的结果。真正的忍耐,是靠着基督,从生命中「生」出来的,而不必强自抑制。借著百般的试炼,神使我们累积许多忍耐的经验,而从生命中生出忍耐的性情来;往往,属世的习惯是由家庭的环境所养成;但是,属灵的习惯却是由神所安排的试炼中磨炼而来的。

【雅一4】「但忍耐要坚持到底(“坚持到底”原文作“有完全的功效”),使你们可以完全,毫无缺乏。」

(文意批注)

「忍耐也当成功」,新旧库译本作「要叫忍耐作成圆满的工作」。忍耐最重要的是在乎忍耐到底,否则就不算是忍耐。属肉体的忍耐往往只能忍一时,只有出于生命的忍耐才能到底,而出于生命的忍耐,在我们的旧生命中是找不到的,只有仰赖神的恩典在我们生命中作工,才能「生」出结果来,所以我们应当让神继续的在我们生命中作完他的工作。

忍耐是圣灵的果子之一(加5:22)。按这节的意思,学习忍耐的功课,是神使我们达到完全的「必修科」之一。在每种属灵的课程中,都要加上忍耐,才能成功无缺。圣经中所有圣灵的伟人都是忍耐伟人。提摩太后书中告诉我们,忍耐的生命是作王的生命(提后2:12)。忍耐也是神的本性之一(诗103:8),它是神藉百般的试炼在我们身上作成的工夫。我们当学习基督的忍耐(提后3:5)。忍耐到底使我们得以完全,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

3.学习信心的祷告(1:5-7)

试炼能使信徒更热切祷告,更靠近神,这是每一个有生命的基督徒所承认的,因为真诚的呼求,来自于逼切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是唯有当信徒在试炼中时才会发现到的。在这里,雅各教导我们祷告的三个要点:

【雅一5】「你们中间若有人缺少智慧,就当向那厚赐众人,而且不斥责人的神祈求,他就必得着。」

(文意批注)

A.要为甚么事祈求?

求智慧。「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大概因为在试炼中信徒,往往深觉自己缺少认识神旨意的智慧,以应付当前的试探,所以要特别提到这点。往往,信徒在试炼中最急切需要的,就是明白神的旨意;若在受试炼时,心中有清楚的把握,知道自己正行在他的旨意中,对所临到自己身上的试炼就必得着很大的安慰和能力,不致于慌乱、丧胆、惶惑、不知所措,而能处之泰然了。所以这里对那些正在试炼中的信徒,并不是劝他们求神挪去苦难,或是多给他们物质方面的好处,而是劝他们先求智慧,好认识神的旨意,顺服神的指引;这也就是所罗门所求的--从上头来的、叫人「在善上聪明」的智慧(雅3:13-18;罗16:19)。

「若有缺少的」:无论我们向神求甚么,必须先看见自己的「缺少」,唯有看见自己的「缺少」有多少,才能向神发出多少真诚的祷告。

B.要向谁祷告?

求厚赐人的神。「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信徒在试炼中应倚靠求告的,不是有力量权势的人,乃是全能的神。所有在受试探中的信徒和所有求告神的人,所不可少的「智慧」,就是这里所告诉我们的--他乃是「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参来11:6;4:15,16)。我们必须知道,神是喜欢我们向他求的神,他绝不会嫌麻烦,也不会因我们求得多了就斥责我们。

「主就必赐给他」,这是一句十分坚定确实的应许,摆在全节的最后,显现是特别为著上文的需要而写的。如果我们求合乎神旨意的属灵智慧,而且存著信靠神慈爱的心向他--那位厚赐与众人的神求,他就必赐给我们。

【雅一6上】「可是,他应该凭著信心祈求,不要有疑惑;」

(文意批注)

C.要存甚么态度求?

存著信心求。「只要凭著信心求」,这意思就是,不要一面凭信心又一面凭眼见--要单一而专诚的信靠神。我们常常照着眼前的难处,在那里小信的按所猜想神大概能作到甚么程度而求;但圣经在这里却是要我们只凭著信心求。

「一点不疑惑」,因疑惑就是不信,这样的心就是曾使以色列人倒毙旷野的不信的恶心(来3:12)。现在许多信徒,由于习惯听道而不能实行的结果,对神的话常存不信的恶心,总认为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不信,实在是信徒灵性的一大「祸患」。在试炼中,我们常常容易疑惑神的作为和信实,其实神就是利用这些肉身方面所遭遇的祸患试炼,来除去我们灵性方面的「祸患」和不信,叫我们在试炼中认识他的慈爱和信实,信心就得坚固了。

神的恩典的赐恩的方法都同有许多种,「百般试炼」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若拒绝神的方法,就不能得着他的恩典。

【雅一6下-7】「因为疑惑的人,就像被风吹荡翻腾的海浪。那样的人,不要想从主得到什么;」

(文意批注)

「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甚么」(1:6下-7)。这几句话,是对于上文:只要凭著信心求,一点不疑惑的解释,因为:

1. 疑惑的心,就如海浪容易被风吹动,没有安息,完全不能稳定,而充满灵性上的危机。

2. 海浪若被风吹动,必然推动其它部分的海浪,以致越加翻腾,可见,一点点疑惑,也会摇动整个的信心。

3. 「疑惑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甚么」,这句话特别提醒信徒:虽然神是「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但那些疑惑的人,不但不能得着所求的,也不必存「想」(译作想望)得着的意念!许多人不照祷告蒙应允的法则祷告,却「想」他的祷告蒙神垂听,这种想法完全是徒然的。

4.学习专诚的跟从(1:8)

【雅一8】「因为三心两意的人,在他的一切道路上,都摇摆不定。」

(文意批注)

许多时候,我们会失败是由于心怀二意、临事盲从,和没有定见。这些弱点来自于贪爱世界、体贴肉体、和对神的应许发生疑惑。如果我们只立志不求自己的喜悦,专心以神的旨意为是,这时,他的旨意对我们来说,常是很容易就看明白的;但是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拣选,对神的旨意就立刻混乱,所有的判断就都变成不正确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爱好,叫我们失去属灵的判断力。这里给我们看见,胜过试炼的秘诀,是不要抱「两全」的心意。我们不要想既得世界的福乐,又得属灵的祝福;既不忍受试炼,又想得着灵性的益处,这种存心会叫我们毫无所得。

另一方面,「百般试炼」能治死我们这种不合理的存心,使我们认识到,三心两意的结果常反而一无所获,因而能够定意专一的跟从主。

5.学习信服神的安排(1:9-10上)

【雅一9-10上】「卑微的弟兄应当以高升为荣;富足的也不应该以降卑为辱;」

(文意批注)

卑微的升高而喜乐,当然容易;但是要叫富足的降卑而喜乐就困难了。圣经要求我们,就算在富足之中被降卑,也该像从卑微升高一样的喜乐;因为这一切都在乎神的安排。富足的降卑固然是神的试炼,使我们学习处卑贱;同时卑微的升高也是一种试炼,使我们学习怎样处富足,如此试炼的结果,更是要叫我们成为,无论卑微也好,富足也好,都能因信服神的旨意而喜乐的人。许多人只信神的安排,但并不「顺服」,就像约伯,初时只不过信神的安排,但并不服神的安排--以为神不公平;但经过试炼以后,他就服了下来(伯42:1-6);因此,我们不但要信神的安排,也要服神的安排。

6.学习认识世界的虚空(1:10下-11)

【雅一10下-11】「因为他如同草上的花,必要过去。太阳一出,热风一吹,草必枯干,花必凋谢,它的美容就消失了;富足的人也必在他的奔波经营中这样衰落。」

(文意批注)

这些话,一方面解明上文要信服神安排的原因,一方面也说出了今世财富的虚空。这里用草上的花来形容世界的财富,劝勉信徒不必以今世的财物为念。这世界最有用、最为人所羡慕的就是「财富」,但它们却不过像草上的花一样短暂;花原本就容易雕谢,何况是草上的花,岂不更容易雕谢?世上的财富既然这样虚空,我们就当把自己的一切完全信托在神的手中了;但是,这样的话在一个人平安之中,是很难相信的--除非经过试炼。「试炼」能使我们认识今世的虚空,而更加爱神。

7.学习接受冠冕的资格(1:12)

【雅一12】「能忍受试炼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考验之后,必得着生命的冠冕,这冠冕是主应许给爱他的人的。」

(文意批注)

这「试探」与上文2节试炼同字。雅各在这里说,忍受试炼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可以有资格得着生命的冠冕。在此有三点我们要注意:

A.不要把试炼当作是大不幸,应该当作是福分;因为这是神准备我们得冠冕的一种方法。而能忍受试炼的人是有福的。

B.「爱他」,就是我们能胜过试炼的力量。主曾查问彼得的爱心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这样查问的结果,使彼得以后全心爱主,胜过许多试炼和痛苦。

C.这宝贵的、可得冠冕的应许,是赐给那些「爱他」(爱主)之人的。爱主的人,未必是在教会大有名声的人,但他们既经过百般的试炼还是「爱他」,就显明是真爱他了,这些人虽然不一定是人所知道的,却一定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所以圣经里面有许多福分都是为爱主的人所预备的(参罗8:28;林前2:9;雅2:5)。

三.试探的认识(1:13-18)

(雅1:13) 的「试探」虽然与12节的试探在原文是同一个字,但12节的试探却应该指试炼而说,因为它一开头就说「忍受」的人是有福的,可见,这「忍受」显然是指试炼而说的。信徒对于试炼要忍受,对试探却要抵挡拒绝,「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指著那些忍受试炼且在试炼中得胜的人,而绝不是指著那些接受试探,或被试探所胜的人说的。从这一段的开头,(1:13)所说的:「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已经十分明显的让我们看见,以下所讲的,指的是试探而不是试炼。这几节论到我们对试探应有的认识,和胜过试探的方法,约有下列几点:

1.我们若被试探不可说是被神试探(1:13)

【雅一13】「人被试探,不可说“我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任何人。」

(文意批注)

虽然神会试炼我们,或利用魔鬼的试探试验我们,但却绝不会对我们存著任何恶意,利用任何事物把我们陷在罪里面的,并且他自己既不能被人的任何「恶」所试探,当然也就不会用「恶」试探人了;所以我们绝不可因自己在试探中失败或受苦而诿过于神,以为神既然允许我们受这样的试探,就必须要为我们的罪过或失败负一部分的责任。

这节圣经很容易叫我们想起,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行程中,一再试探神的事(来3:8,9)。他们一方面试著冒犯神的诫命,一方面却又观看神是否施惩罚,且在惩罚真正来到的时候,才又在那里埋怨神,例如:

民11章:贪食之欲;民13章;14章:窥探迦南后大发怨言;民16章:受惩治后的悖逆;民20章:米利巴水的争闹等等。

2.受诱惑应归罪自己(1:14)

【雅一14】「每一个人受试探,都是被自己的私欲所勾引诱惑的。」

(文意批注)

按(太4:3)说,魔鬼就是「那试探人的」。它利用各种物质、虚荣试探人,圣经在这里又告诉我们,自己的私欲也是使自己被试探的原因,可见,人被试探往往是由三方面的因素构成,即

A.魔鬼,

B.属世界或属罪恶的事物,

C.自己的私欲。

这里特别注重自己私欲的「牵引诱惑」,因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内在的因素,和其它两个外来的因素不同;自己若是不放纵私欲,外面的试探是不够叫我们陷在罪里的。

如果我们要胜过试探,必须先承认自己所以会受诱惑,不是由于任何第三者的错失,而是自己的错失:「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如果我们还一直想法子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罪给别人,就证明我们还没有真正知罪罪,还不认识到自己里面的败坏;这样的人,连胜过试探的起码条件都没有,是编不会下决心被付肉体,也不会专心倚靠主的。

3.试探怎么成为罪(1:15)

【雅一15】「私欲怀了胎,就生出罪;罪长成了,就产生死亡。」

(文意批注)

可见试探并不就是罪,但试探若被人的私欲所接受,孕育在心中,像怀了胎一样,就成为罪了。人人都会常常受到试探,但遇见试探并不就是犯罪,就像主耶稣也曾在凡事上受过试探,却未犯罪(来4:15)一样。可见犯罪与否,要看我们是否接受了那个试探而定。例如:魔鬼给我们一个意念去偷别人的手表,我们虽然有了这个意念,却没有接受,并且拒绝了它,那么这意念只是魔鬼的试探,我们并没有犯了偷手表的罪;但是魔鬼却可能一再的把这意念送来,如果我一再的拒绝,就还是没有犯罪;但是若我们一接受了这个意念,虽然还没有偷,却已经想去偷,那时我们就是犯了罪了。所以圣经叫我们要「逃避私欲」(提后2:22),「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4:27),使魔鬼的试探不能停留在我们心中,它就没有机会跟我们的私欲结合了。

「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这死包括身体的和灵性的死。什么时候我们犯了罪,什么时候就服在死权之下(来2:14,15),与神的交通隔绝(参创3:9,10)。

4.要认定一切美好的恩赐都是从神那来的(1:16-17上)

【雅一16-17】「我亲爱的弟兄们,不要看错了。各样美好的赏赐和各样完备的恩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文意批注)

「看错」,原文是迷惘,走入迷途的意思。译作受骗、误导、错误,与和译本的意思相同。

我们要胜过试探,必先认清楚魔鬼的诡计,不要被它引入迷途,以为它还会有什么好的给我们,把它的诡计当作「好意」,以致接受它的试探。其实一切美善的恩赐(注意17节开头的「各样」原文是每一样),都是从上头来的;魔鬼只能给我们地上的好处,至于天上的美好的恩赐,它自己尚且都得不到,怎能给人?信徒所以会给魔鬼留下地步,受它的试探,就是由于怀疑神的恩典是否可靠,是否比世界眼前的福乐确然更好?而没有认定,神是我们众光之父,是每一样属光明的福乐的唯一来源。可见,一个人若想在神以外得着什么好处,不理会神,一心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这样的结果,是常常会落在魔鬼的试探里面的。

5.要认定神的信实(1:17下)

这句当然不是说我们的神是不作工、不活动的神;而是指他永恒不改变的超越性说的。他的信实、慈爱,大能作为是古今如一、永不改变的。我们万不要因自己的处境改变,落在试炼中,就怀疑神的慈爱改变了,以为他的应许不再是信实的;也不要因为体贴肉体,接受试探,就妄想神会改变他公义圣洁的本性,不罚我们的罪。人在受苦的时候,最容易接受眼前的利益,而淡漠了神信实的应许,所以这里特别以神的行事为人不改变来提醒信徒。

「也没有转动的影儿」,人如果在光中稍微转动,他的影儿就会转动得更大;在这里,形容神的永恒不改变,甚至像人物的完全静止,连影儿也没有转动那样。

6.要相信神的美意(1:18)

【雅一18】「他凭著自己的旨意,借著真理的道生了我们,使我们作他所造的万物中初熟的果子。」

(文意批注)

「真道」,就是真理的话(英文译作Word),在这里特别指救恩的真理。神按他自己的旨意,多么苦心地为我们预备了救恩,又用这救恩真理的道生了我们,叫我们作他的儿女,他作我们的父;既是这样,他岂会改变他的信实,恶待我们,忽是忽非么?断乎不会。所以无论处境怎样困难,我们总要拒绝魔鬼的试探,相信神的旨意。「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参罗8:32)

「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象初熟的果子」(1:18下)。这意思就是,叫我们在万物中成为应当归神的分,成为他所宝贵,并首先蒙悦纳的,是指在基督里最初获救的人。按旧约的记载,神曾吩咐以色列人要把初熟果献给神(利23:9,10);在这里,也是提醒我们,把自己像初熟的果子一样献给神。

这里把这些像初熟的果子蒙了救赎的信徒跟其它受造的万物比较:显然在神所造的万物中,最先犯罪的是人,以致万物也因他受了咒诅(创3:17),而「叹息劳苦」(罗8:22)。在神的救赎完成了以后,人却最先蒙救赎,可见神对待人跟对待万物不同。人是万物的主体,万物是人的附属,万物是赐给人的(创1:28,29;提前6:17),人却不是为万物而活著的;所以,只要人败坏了,万物也败坏了,人蒙了救赎,万物也要回复正常的状态。所以这里的意思,不是说在人以外,别的受造物也有蒙救赎的机会,而是要显明人在万物中是主体罢了!本节的意思跟(罗8:18-23)的意思非常接近,并且本节的「初熟的果子」,与(罗8:23)的初熟的果子同字。这字全新约只用过八次(罗8:23;11:16;16:5;林前15:20,23;16:15;启14:4)。

(二)、 听道与行道(1:19-25)

雅各书的信息,浅显易明,十分实用。本段所讨论的题目,也像第一部分那样,都是基督徒最常遇到的问题。但我们千万不要轻忽了这篇信息的重要性,而因为信息的性质太普通,就看作是老生常谈。事实上,能否做一个成功的基督徒,就看我们能否在许多日常最普通的灵性问题上成功。多半的人,在还没有信主之前,就开始听道了;直到开始行道以后就成了基督徒;在这之后,还是需要经常的听道和行道。如果我们每次听道都能受益,且能靠主实行所听的道。那我们不论在真理知识方面,或是在灵性生命方面,都必定会有极大的进步。所以雅各在这几节经文中所讨论的信息,正是生活在这厌烦纯正真道的世代的基督徒,所应该特别留意的。

一.听道(1:19-21)

1.听道是不分资格的(1:19)

【雅一19】「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要知道,人人都应该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文意批注)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既然已经知道,为什么还要听呢?既然已经信了主,又是雅各所亲爱的弟兄,为什么还要听呢?雅各既明知受书人已经知道,却还是要提醒他们。这样做已经含有一种暗示,告诉我们听道要存谦虚的心,不要自满自足。不但未得救的人要听,已经得救成为雅各所亲爱弟兄的人也要听;不但不知道的要听,已经知道的也要听,所以听道是不分资格的,不论是未信的、初信的、是「平信徒」、长老、传道人,都要虔诚地听,没有一个人的资格老到可以不必听道。

彼得后书中也是这样提醒信徒:「你们虽然晓得这些事,并且在你们已有的真道上坚固,我却要将这些事常常提醒你们」(彼后1:12)。可惜现在的信徒常有这种错误,以为听过的就不必再听,厌烦类似的道理,却不问自己,所听的道理是否已经「消化」了。他们只会怪责传道的人没有新鲜的信息讲给他们听,却不认真省察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所听的道,将它应用在生活上了,就好象一个没有心读书的懒学生,却怪老师为什么一直不教他更高深的课程;一般这种态度是不合圣经的。其实,不但知道了的人要再听,讲道的人,如果他有圣灵的感动,虽然讲过了也还要再讲。

总而言之,能虚心听道必然受益,如果存心傲慢自是,就算亲自听见基督的讲道,还是得不到什么。

2.要「各人」听自己的(1:19下)

「但你们各人要」听道是各人的事,必须各听各的,不是为别人听,是为自己听。不要以为所听的道正合某人的需要,而忽略了自己也有这样的需要。有许多属灵的事,既不能替别人做,也不能请别人替你做,必须自己来的。听道也是这样,就像吃饭喝水,一定要自己吃、自己喝,不能由别人替的。

3.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1:19下)

「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说话可以快点说,听话怎能快点听呢?这意思就是,要存一种饥渴慕义的心来听,不要存心批评反驳;就算所听的道不合我们口味,也不要急于反驳,消灭圣灵的感动。许多信徒的听道像法利赛人的听法--身子在听道,心里却在议论(可2:6;路5:22);这样听道,必定得不着什么。人们常喜欢多说而不喜欢多听,但我们若以喜欢说的来听,就必能得到更多益处。

4.不要动怒(1:19下-20)

【雅一19下-20】「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忿怒并不能成全神的义。」

(文意批注)

「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这两节圣经可以推广到信徒在一般行事为人上所应注意的问题。无论是听道还是一般的行事为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信徒实在都该有这种快听、慢说、慢动怒的态度。应当常存谦卑忍耐地态度,才能叫我们的心灵常在神的光明中。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因为轻易发怒的是愚妄人,发怒会让人挑起争端,给魔鬼留地步,让人陷入犯罪的网罗。所以信徒要远离罪恶,就要克制,不可含怒到日落,学会饶恕别人,不自己伸冤,要听凭主怒。

轻易发怒的是愚妄人:

(箴 12:16)「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通达人能忍辱藏羞。」

(箴 14:17)「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

(箴 29:11 )「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传 7:9)「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

忿怒挑启争端,让人犯罪:

(箴 15:18 )「暴怒的人挑启争端;忍怒的人止息纷争。」

(箴 27:4 )「忿怒为残忍,怒气为狂澜,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

(箴 19:19)「暴怒的人必受刑罚;你若救他,必须再救。」

(箴 22:24 -25)「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为,自己就陷在网罗里。」

(箴 30:33 )「摇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样,激动怒气必起争端」

(箴 29:22)「好气的人挑启争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

信徒不可轻易发怒,不可含怒到日落,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箴 19:11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箴 16:32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弗4:26-27)「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信徒要忍耐让步,不要自己伸冤,要听凭主怒:

(罗12:19)「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译: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著:『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5.要存温柔的心领受真道(1:21)

【雅一21】「所以你们应当摆脱一切污秽和所有的邪恶,以温柔的心领受神栽种的道;这道能救你们的灵魂。」

(文意批注)

污秽和邪恶是听道的拦阻,基督曾用撒种的比喻,讲论四种听道者的心田;「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这种心都是不能结出粒子的;而温柔的心,却能结出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的子粒来,不论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是同一原理;所以每一个蒙恩的信徒,都必须存著温柔的心来听神的话。许多人听道不能得益,是因为心中的污秽和邪恶还没有除去,圣灵通过彼得对信徒教训:要除去一切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然后爱慕纯净的灵奶(彼前2:1,2),与通过雅各所传的教训很接近。

爱惜罪恶,不肯丢弃罪恶,是使人不肯接受真道,甚至反抗真道的根本原因。

「那栽种的道」雅各显然把神的道看作种子。传讲神的道,就像栽种种子那样;听道的人所所听的,就是种子种在心田里。我们应该领受所已经栽种在我们心里的道;「栽种」是过去式,但在这里栽种了,却并不就是已经领受了。雅各既劝信徒「领受」所已经栽种的道,可见栽种了不就是领受了;正像主在撒种的比喻里所讲的那样,只有结出子粒的心田才是领受了的(可4:20)。我们我们应该让已经听了的道在我们心里运行作工,发出效果在我们身上,改变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活出基督的生命,这才算是领受所栽种的道;如果听了道之后,并没有让神的道影响你的生活为人,反倒允许世俗的风尚,罪恶的潮流,渐渐窒息了种在心里的道种,使它变成一种死的知识,并不能影响到你的灵命,那就是还没有领受所栽种的道了。

「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这句话在这里是很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所应该领受的道是什么道。我们所领受的基督的道是能救人灵魂的。但要注意的是,信徒也应该谨慎辨认自己所听的道理是否纯正(参林前14:29;提前6:3;提后4:3),让人脱罪,领人到基督里的才是救人灵魂的真道。

二.行道(1:22-25)

1.听道而不行道的情形(1:22-24)

【雅一22】「你们应该作行道的人,不要单作听道的人,自己欺骗自己;」

(文意批注)

听道而不行道是无益的: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就算有渴慕的心来听道,却不行道也是无益的;听道的目的不是为欣赏道理,更不是为著满足一种「听道欲」,而是为著要遵行神的话。这里圣灵提醒我们,单单善于听道并没有可夸的,必须行道才有长进。

听道而不行道必是自欺:

「自己欺哄自己」,一个听道而不行道的人必定是自欺的,可见,「自欺」是听道而不行道的原因和结果。许多听而不行的人,常在那里为自己的不能行道作了许多的解释,原谅自己却不原谅别人。这种表现,正是落在自欺光景中的明证。也有许多人光听道而不实行道,在灵性方面,更是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却不知自己所有的,只不过是知识而已;这种人最大的危险就是常把知识当作生命。

听道而不行道的不认识自己:

【雅一23-24】「因为人若只作听道的人,不作行道的人,他就像一个人对著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貌,看过走开以后,马上就忘记自己的样子。」

(文意批注)

「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著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在此,把神的道比喻成一面镜子,而人的听道,就好象到镜子前观看自己本来的面目一般。人的相貌如何,镜子就忠实的反照出来,因此,人不能怪镜子不好,只能怪自己不好。人多数喜欢看见别人的不好,而不愿意看见自己的不好;圣经的真道却是要使人看见自己。人若因为听道,被神的话照到自己心中的黑暗,就发怒而厌恶所听的道,不肯照著去实行,而除去自己的恶行,就如人照镜子,看见自己的丑相后,竟怪责镜子不好,不肯除去自己脸上的污点那样的无知。这样的人常常忘记自己的本相,并不除去丑恶,必然不能认识自己。

2.听道而行道的福气(1:25)

【雅一25】「唯有详细察看那使人自由的全备的律法,并且时常遵守的人,他不是听了就忘记,而是实行出来,就必因自己所作的蒙福。」

(文意批注)

本节告诉我们,听道和读经有密切的关系。凡是有心实行所听道理的人,必然去详细查读圣经,使他所听的道能实行出来;另一方面,读经也是听道之一种,不过,不是听人讲,乃是听神自己讲。按本节所讲的,关系三方面:

关于读经:

「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中这句话,无疑的是指读圣经说的。圣经就是一本使人自由而全备的律法;虽然这句话所指的律法是旧约圣经,但整个旧约的中心,却无法是把要来的基督和他的救赎介绍给人。详细察看旧约,我们就必明白它的精义,是要人因认识基督而得着自由,就像保罗所说的:「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罗10:4)。雅各似乎把那引人到基督跟前的律法,和叫人从罪里得自由的基督连结在一起,而称这本记录神救赎计划的圣经为:「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所有的律法都叫人受束缚和限制,惟有圣经是一本叫人从各种罪恶的捆绑中得着自由的律法。它是藉圣灵写在信徒心版上,又靠著圣灵的教导而实行的律法。

本节提到有关读经方面的话,有两个要点:

A.细察

详细察看;包括熟读、精读、默想、分析、综合各种见解、参详比较、寻求正意。

B.恒常

「并且时常如此」;读经必须是天天读的,不但要详细察看,也要「常常」详细察看,才能得神的启示和教导,犹如人照镜子,必须天天照,才能天天保持容貌的整洁一般。

关于行道:

「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行出来」;可见,听道必先入心不忘,才能实行出来。听道而不实行,是由于无心向道,随听随忘;但若慕道心切,就必然听得入心,而有力量实行了。由此可知,渴慕真道的心,与听道、行道,都是互为因果的。渴慕真道的心愈切,对于所听的道就受感愈深,而行道也愈有能力;另一方面,若我们实行所听的真道,就必能更明了真道的可贵,更领悟行道之福气,也更加能爱慕真道,更容易在听道时入心不忘了。

「不是听了就忘」,这句话也特别指「听圣经」而说,因为当时圣经不普遍,聚会时有主持人宣读圣经,会众静坐聆听,若有疑问也可以发问。

关于得福:

「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行道是包括许多方面的;这样,所得的福气也必包括许多方面。这里没有指明行道要得什么福,等于暗示,行道的人能得什么福,是根据他所行的道以及所遵行的道而定。

基督在世上的时候,曾多次提到遵行主道的人有福,如:

A.凡遵行神旨的人就是主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可3:35)。

B.凡遵行主道又教训人遵行的人,他在天国里要称为大(太5:19)。

C.听见神的道而遵守,比主肉身中乳养他的父母更为有福(路11:28)。

D.遵守主所吩咐的,就是主的朋友(约15:14)。

E.知道主的意思就照著行的,主来的时候必然得赏(路12:43-44,47)。

这些应许,是所有信徒行道最有力的勉励和安慰,因为他们除了可以「在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之外,又可以得着主亲口所应许的各样宝贵的福气。

(三)、 虔诚与待人(1:26-2:13)

上文讲到,所听的道应当行出来,在这里更具体的说明,只有真正的虔诚又用爱心待人的人,才算是真正行道的人。

一.虔诚(1:26-27)

「虔诚」,原是形容人对神的一种严谨的态度。许多属世的宗教都很注重虔诚,但「人为的」虔诚难免流于虚假。在此圣经指示我们,虔诚不是一种自欺的装假,自以为虔诚,而是必然表现在对人的关系方面,才能证实这样的虔诚是真的。就像犹太教的法利赛人,虽然外貌虔诚,暗中却侵吞寡妇的家产(太23:14),可见,这种虔诚是假的;照样,我们说自己虔诚,却在财物上亏欠别人,占人的便宜,或背后毁谤弟兄,这样,纵使我们在「宗教」方面如何「虔诚」还是「虚的」。这里讲到虔诚表现于待人的关系上有三方面要注意:

1.表现于舌头(1:26)

【雅一26】「如果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约束他的舌头,反而自己欺骗自己,这人的虔诚是没有用的。」

(文意批注)

虔诚的头一样记号是勒得住自己的舌头,不虔诚的记号却是多言多语。圣经里面许多敬畏神的人也都是谨慎言语的人。大卫说:「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诗39:1);所罗门也说:「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10:19)。而本书除第2章外,每章也都提到言语的教训(雅1:26;3:1-12;4:11,12;5:12);由此可见,信徒的谨慎言语,是虔诚生活的最实际表现。

「勒住」,已含有第3章所讲的「嚼环的比喻」的意思。我们的舌头就像一匹难驯的野马,必须给它适当的约束,否则就会闯祸;而约束自己舌头的能力怎样,就是我们虔诚到什么程度的记号。

「虚的」,在有些英文译本里译作没有价值的。

2.表现于有爱心的行动上(1:27上)

【雅一27】「在父神看来,纯洁无玷污的虔诚,就是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被世俗所污染。」

(文意批注)

「虔诚」是常觉自己活在神的面前,对神对人存著清洁无愧的良心。虔诚的生活在行善行义和对人的的爱心和怜悯心中才体现出来。虔诚的人绝不会欺负比自己软弱的人,倒会体会父神伶悯的心肠,用爱心照顾孤儿寡妇(诗68:5)。

按人败坏的本性来说,总是喜欢欺负比自己软弱的人,奉承比自己高贵的人,喜欢在物质方面占别人的便宜,不想为别人舍弃;所以,考验人的虔诚,也就在这两方面:

A.面对比自己软弱的人,会趁机会欺负他们吗?还是帮助他们?

B.看见穷乏的人,愿意为他们舍弃财物吗?

因为好待这些人通常是得不着他们的报偿的,但这些事正是虔诚的真正考验。若没有实际行善行义的行动和对人的爱心和怜悯心,虔诚只是虚假的外貌而已,并没有敬虔的实意(提后3:5)。

3.表现于圣洁生活(1:27下)

「世俗」,原文即「世界」,本书共用过五次(见1:27;2:5;3:6;4:4二次)。这「世界」的意义是包括了一切属世的邪恶风俗、情欲、潮流、和与神对立的学说或宗教等。

「虔诚」固然要表现于待人之关系上,但若以为对人有爱心就可以忽略个人的圣洁生活,也不是真正虔诚。虔诚的生活,是除了对神常存敬畏的心,对人有爱心之外,还要有个人的严谨生活--「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注意:「不沾染世俗」的意义,不是稍加留意,或在可能范围内才加以拒绝,而是极力远避,务求不受丝毫感染,在基督里过分别为圣的生活的意思。

── 参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的经文解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