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灵信息

圣灵的工作带给基督徒的一系列信息,见证和诗歌等。
正文

在基督里合一:我们有宝贝放在瓦器里--经文解析(15)-12

(2006-05-15 00:41:04) 下一个

在基督里合一:我们有宝贝放在瓦器里--经文解析(15)-12

在基督里合一:我们有宝贝放在瓦器里(十五) -- 希伯来书第十二章经文解析

经文解析的修订是在圣灵的光照带领下。一切感谢赞美荣耀归给主!

关于救恩:新约信徒应有的新生活(11:1-13:25)

二、盼望的忍耐(12:1-13)

(一)、奔那有盼望的路程(12:1-4)

I、放下各样的重担(12:1上)

II、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12:1下)

III、存心忍耐(12:1下)

IV、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12:1下)

V、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12:2)

VI、要思想耶稣(12:3)

VII、要决心抵挡罪恶(12:4)

(二)、忍受有盼望的管教(12:5-13)

I、应忍受管教,因是圣经的教训(12:5)

II、应忍受管教,因主所爱的,他必管教(12:6)

III、应忍受管教,因所受的是「神的管教」(12:7)

IV、应忍受管教,因管教乃是众子所共受的(12:8)

V、应忍受管教,因神的管教是要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12:9-10)

VI、应忍受管教,因能结出平安的果子来(12:11)

VII、结论(12:12-13)

二、盼望的忍耐(12:1-13)

本章虽然没有明显地提及「盼望」,但所讲论的信息,却是指向一个美好的盼望。由于我们前面有这样美好的盼望,所以我们就当存忍耐的心,奔走那有盼望的路程,忍受有盼望的管教,等候那盼望中的国度。在此分二层讨论:

(一)、奔那有盼望的路程(12:1-4)

【来十二1】「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文意批注)

第1节的第一句「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就当」,显示这下文的教训,是从上章引伸出来的。上章既已讲了许多信心伟人的见证,他们虽然经过各种不同的试炼与苦难,但他们各人都在不同的境遇中,留下美好的见证,保持他们的信心,行完他们应行的路程。既然这许多在不同时代中的信心伟人,都能在不同的境遇中,表现出他们信心的功效,得了神为他们所作的见证;这样,他们这许多人共同的经验,就足够向我们证明神的信实,告诉我们,在我们应跑的路程中,无论遭遇什么阻拦危难,也必同样能以得胜,得着神的扶助。所以我们再不可灰心疲倦,而应努力前进。

有许多事固然是要我们亲身经历以后,才知道其可信,但也有许多时候,凭着多数人共同经验的结果,比我们个人的经验更可靠可信。「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这种语气,表示著者以为,由于这许多不同时代环境中的人共同经验的结果,对于神的应许之信实可靠,和我们盼望之确实,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现在所剩下的问题,只是我们这方面,当如何奔走这有盼望的路程罢了。在此论我们当如何奔走有盼望的路程有七点:

I、放下各样的重担(12:1上)

在此所提的「重担」与「十字架」(太10:38;16:24;约10:18;约18:11)和「刺」(林后12:8)的意义不同。「十字架」,指人为主的缘故虽明知却自愿忍受的痛苦。一个人要否行走十架之路,冒着前面必然会临到自己身上的痛苦或损失,是在乎自己的拣选,完全是主动和甘心忍受的;正如主上十架是完全出于甘愿,他有充足的理由和能力可以躲避这个痛苦,但他却为行神的旨意自愿忍受。又如许多忠心神仆为着勇敢指责罪恶,辩护真理而受苦(彼前4:14),他们若闭口不言亦无不可,但他们却要照神要他们说的勇敢直说,不躲避苦难和人的误会。

「刺」是指神所加给人的一种痛苦或困难;神为着人的益处,不管人是否愿意接受,而放在人身上的(林后12:7),目的是使人得造就不敢自高;保罗三次求「刺」离开他,但未蒙应允。

「重担」乃是一种拖累,成为信徒行天程的负担,好象一种重量加在身上,使你不能快走。它可能是一种痛苦,也可能仅仅是一种属世责任,无论是人、是家庭、是职业、是东西(当然更是包括罪恶),当它成为我们灵程上一个累赘的包袱时,就是我们应放下的重担。但放下重担的意思是着重在除去它们对我们灵性上的阻力,而未必是要放弃应尽的责任和本分,如照顾亲属,奉养父母等。

II、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12:1下)

什么是容易缠累我们的罪?最简明的解释就是,凡是最容易缠累你跑灵程的一切,就是这里所说应「脱去」的「容易缠累我们的罪」。这容易缠累我们的罪,也可说是上句「当放下各样的重担」另一方面的意思。

除了显而易见的罪以外,有许多事也许原本不是一种罪,但当它成为我们灵性上的缠累,分去我们的力量和注意力,使我们不能全心全力行走属灵的路程时,就是当脱去的罪。这原则与(林前6:12)的原则相同:「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这说明信徒当留心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合法」的事或习惯,当它会「辖制」我们的时候,就变成缠累我们的罪,比如各种一般的嗜好,虽不是罪,却不能让它成「瘾」而辖制你,缠累你。这些罪好象未绑好的鞋带一样,暂时不觉得大妨碍,却随时有可能使你在行路时跌倒。如果我们留下一些容易缠累人的罪,它会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贪爱世界,远离神,使我们在灵性的路上成为一个落伍者。

III、存心忍耐(12:1下)

这句话表示上面所说「当放下各样的重担」和「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都应当是一种天天要实行的事,不是偶然一次或暂时的「放下」「脱去」而已。因为我们所参加的是一种长途赛跑,不是一步登天,必须保持一个恒常的速度前进。每一个长途赛跑的优胜者必能告诉我们,他们取胜的方法是保持一个「持久」的速度,信徒在灵性方面各种的长进上,也应当这样。

每一个赛跑者,最使人为他喝采的不是最初的一段路程,乃是最后的一段路程,信徒的忍耐也当忍耐到「成功」(雅1:4),否则就不算忍耐。

「忍耐」的功课常要使我们伤心流泪,但这是对付旧我最有益的武器。当我们的心,因主的缘故像被刀刺一样时,不可忘记这正是主在我们身上所行的一种属灵「割礼」,割去那些属死亡与旧造的,使我们活得更像基督。

IV、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12:1下)

神摆在每一个得救者前头的不是一张安乐椅,或一张弹簧床,乃是一条长远的「路程」;所以现在不是我们休息睡觉的时候,乃是向前奔跑的时候。以色列人吃逾越节羔羊时,预表信徒领受基督生命,虽在夜间(出12:8),神却不是要他们吃后先休息,乃是要他们准备走路;照样现在每一个信徒得救重生以后,神就要我们向前奔跑。

这路程是「摆在我们前头的」,这意思就是一条现成的已经开通好了的路程,是藉基督的血所筑成直通天堂的「十字架路」,此外再无旁路。注意「前头」二字,基督徒应跑的天路永远是「摆在前头的」,世界的路永远是跟在我们后面的路,无论我们在这路上走了多远,世界的路总是只离我们一步--就在「后面」,什么时候我们转身向后,就离开了十字架的路。

「摆在前头」也表示这条路是给我们美好盼望的路,是吸引我们向前走的。

「奔」那摆在前头的路程,这「奔」字指出信徒行走灵程所应有的速度,是「奔」,不只是「行」。基督徒走天路应当像一个骑脚踏车的人一样,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前进,否则就会倾跌,信徒在灵程上不但退后是危险,不长进也就是一种极大的危险。

我们走天路不是饭后散步或游公园,可以随随便便、闲闲散散地走走,乃是像经过一条有各种野兽和盗匪的旅途一样,必须尽速行过。

V、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12:2)

【来十二2】「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注: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文意批注)

「仰望耶稣」,这是使我们能放下重担,脱去缠累,存心忍耐奔走前面路程的力量。这句话指出我们如何能摆脱各种今世缠绕,轻快地走灵程,不是凭自己的努力克制,乃因主耶稣的吸引。

这「仰望」是包括信靠、依赖、等候、盼望的态度,并表明要以「耶稣」为奔跑的目标和终点。

每一个赛跑的人必须专心望着目标快跑,不能左右观看。在赛跑的时候无暇顾及人们鼓掌或喝采,也不能低头看自己的步法,这样分心,徒然使自己跑得更慢,乃应「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腓3:13,14)。

在此也解释了我们所仰望的耶稣是怎样的耶稣:

1、是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

「创始成终」表明有一种绝对的权威和能力成全我们的信心。我们这不信硬心的人如何会得救归向神、信靠主?是因他所创始的信心,这样我们就当仰望信赖他必成终。

2、是「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的耶稣。

在此说明基督在世能轻看羞辱的原因,是因他不只见眼前的羞辱,乃看见将来的喜乐和荣耀。这样,我们如何能胜过今世的羞辱和各种试炼?当然也要像主一样,藉盼望将来的喜乐而胜过。所以我们应当仰望这位耶稣,他必知道如何教我奔走这路。

「轻看」二字表明是由于比较轻重而产生的一种观念。基督徒长进的原则,不是单凭消极方面的克苦己心来胜过罪恶,乃是藉圣灵的启示,使我们实在看见将来喜乐的盼望,而自然愿意「轻看」今世的一切痛苦和罪恶。

3、是忍受十字架苦难的耶稣。

十字架的苦难,是十字架道路中各种痛苦的最高峰,也是十字架救恩大功成败的最后关头。基督既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则表明他已忍受完十架道路中的一切苦难,并取得完全的胜利。这样我们既是跟从基督行走十架道路的人,当然应当仰望他的怜恤和恩典,作我们走这道路的目标。

4、是已坐在神宝座右边的耶稣。

表明基督已经得胜魔鬼,并且被神高举(来2:15;腓2:6-11),进入天上的真圣所,作我们天上的大祭司,又是代祷最有效的中保。所以我们应当仰望这样有权威有荣耀又能体恤我们的耶稣,作走路的盼望,今日与他同跑的人将来也要与他同坐(参启3:21,22)。

VI、要思想耶稣(12:3)

【来十二3】「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文意批注)

行走远路的人难免会因路途的艰难遥远而疲倦灰心,行走属灵的路程更是这样。身体疲倦是藉休息而恢复力量,属灵的疲倦则是借着「思想」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耶稣,而重新得力。那与父原本同等同荣的耶稣,尚且忍受罪人的顶撞,何况我们?如果我们在属灵路程中常常思想这位耶稣,就不致于灰心疲倦了。思想耶稣就像吸新鲜空气一样,让我们吐故纳新,使我们恢复属灵的疲劳。

行路容易疲倦的人多半是平时太少走动,身体瘦弱,或太肥胖的人;在灵性路上常易疲倦的人也必是因为闲懒不长进,不活动,灵命瘦弱和自我高大的人。他们很容易受伤,或因别人跌倒灰心,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的旧生命太「肥胖」,这都是因为没有「思想」那忍受罪人顶撞的耶稣的缘故。

VII、要决心抵挡罪恶(12:4)

【来十二4】「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

(文意批注)

这是一句带责备的话,要激励当时已疲倦的信徒,说明他们所以会疲倦灰心的原因,是他们对付罪恶所愿付的代价还不够高,所以才会因苦难而畏缩不前,灰心丧志。反之,他们对付罪恶若有抵挡至流血的地步的决心,便能不受拦阻努力奔走前面路程。

所以这句话是反面告诉我们走灵程应有的一种条件,就是对抵抗罪恶要有愿付高代价的决心,并显明信徒生活在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抵挡罪恶。我们一个得胜的秘诀,就是要我们在争战之前先有受苦的心志,有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拚死的决心,如果我们在十架的道路上不怕受苦甚至流血,当然就能勇敢前进了。

「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这句话也是提醒那些希伯来信徒,不可稍微因为已往有为主受苦的经历而自傲,因为他们还未到为主流血的地步;他们虽然曾为主有所牺牲,但并未牺牲到最高程度。也不可因他们当前所受的苦而怨叹灰心,因神所应许他们忍受的,还不是最大的痛苦,较之上章所提及的那些信心伟人,那些「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11:37)的人,仍觉远为逊色哩!

(二)、忍受有盼望的管教(12:5-13)

在这几节中,圣灵感动著者再以忍受管教的事劝勉希伯来信徒,不可因所受的苦难灰心丧志,因为他们遭遇的一切事,无非是神的管教,使他们得着属灵的益处,引进更美的指望而已。

「管教」原文含有督责、折服、责备,而使之知罪等意。「试炼」与「惩治」虽与「管教」相似,却有些分别。试炼是出于神的慈爱,完全为使人得益处,不是为刑罚错失;惩治是出于神的公义,是因人的错失而有的痛苦;「管教」则包括试炼与惩治两方面的含意,有时是为处罚人的错失而使人知道回转,有时为试炼人的心性而得造就。在这几节中的「管教」包括这两方面的意义(12:5,6,11)。在此论应当忍受管教之理由分七点:

I、应忍受管教,因是圣经的教训(12:5)

【来十二5】「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

(文意批注)

本节引自(箴3:11,12);提醒信徒不可忘记圣经中关于忍受管教的教训,圣经对于信徒日后所会遇见的艰难早已预先留下教训,使他们在受管教中知道应保持什么态度;但最要紧的乃是信徒在遇见艰难时不可忘记圣经的话,才能从圣经的话中得到力量和安慰。这里著者特别指出信徒所以会因所受的困难而灰心疲倦的原因,是由于「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信徒常常最不会忘记的是别人称赞的话,却经常容易忘记圣经劝告的话,但圣经的劝告都是我们最不应当忘记的,因为圣经的劝告不但不会有错误或偏见,而且完全出于神圣洁的爱心,完全为信徒的益处,如同父母劝告儿女一样。

忘记圣经中有关忍受管教的教训之结果,会使我们在受管教时完全得不到属灵的益处,白白地受了许多苦,不能帮助自己也不能帮助人。

「我儿」,原文「儿」是是已经长大的儿子,不是小孩。

「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这两句话针对两种信徒。

1、第一种信徒完全忽略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是出于「主的管教」,他们把一切的艰难处境完全看作从人而来,只知埋怨人,归罪于人,而不能安静地忍受管教,不会想是否是主借着人对自己的管教。

2、第二种人,虽然承认所受的困苦是出于主的管教,但他们也轻忽了主的管教,不明白主的管教对他们的灵性有什么价值,在受管教时不自己省察自己,从所受的管教中得着益处,反而埋怨主对待自己不公义,而在信心的道路上灰心退后。这两种信徒都是因为忘记了圣经劝告我们的恩言的缘故。

II、应忍受管教,因主所爱的,他必管教(12:6)

【来十二6】「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

(文意批注)

本章解释上节所论,不可轻看主的管教的理由。因为爱使人对所爱的人有所期望,爱得越深,爱的期望也越大;主要管教我们,因他对我们有极深的爱,而我们的灵性情形往往总是离开他所期望的标准太远,甚至有时竟背道而驰,这样,主就要管教我们了!「管教」乃是主要使我们达到他所期望的程度所用的方法,绝不是他对我们的恶意,所以切不可因受主的管教而疑惑主的慈爱,或以为主没有眷顾他的儿女,其实这正是主对待我们像对待自己儿女一样的证据。

III、应忍受管教,因所受的是「神的管教」(12:7)

【来十二7】「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

(文意批注)

应忍受管教的另一个理由,因我们所受的乃是神的管教,是作我们天父的神的管教,「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照样,焉有天父的儿子不受天父的管教呢?我们受父亲的管教,虽或当时有反抗,但事后总是承认父亲这样地管教我们,是出于他的爱心;这样,我们岂可因为受了天父的管教,而疑惑天父的慈爱呢?父亲若不溺爱儿女就必管教他,天父既是必然不会溺爱我们的,当然就要管教我们了。

这两节圣经告诉我们,神决不愿意他的儿女犯罪而不悔改,必要藉「管教」使他们回转,甚至神也不愿意他的儿女停步不前进,必要用管教使他们长进。神对我们各人,都有一定的期望,他不会任让我们停留在自己以为满意的地步上,乃是要我们进到他所期望我们达到的地步上。

IV、应忍受管教,因管教乃是众子所共受的(12:8)

【来十二8】「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

(文意批注)

神并没有偏待他的儿女,好象只管教他儿女中的少数人,而不管教所有的儿女;虽然他们并非都是同时受管教,但都必在他们应受管教时受到当受的管教,因为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我们既然与神其余的众子一样受了神的管教,就证明神待我们确是像待儿子,不像是待外人了。神虽然可以任凭罪人在今世随己意犯罪,又自作自受地受到罪恶的痛苦报应,但神决不会待他的儿女像待外人那样,任凭他们犯罪而不加管束的。

许多人在受管教时,似乎以为只有他一个人才受神这样的管教,这样的磨难,这节圣经提醒这样的人,不要以为只有他自己受苦,许多其它神的儿女也同样地遭遇过磨难。

「私子」指不合法或不正当的情形下所生的儿子。私生子既不能在家中有合法的地位,当然也就不能像儿子那样地受到同等的教育。在此是引用「私子」比喻,说明信徒不但不可视神的管教为苦事,且应视为一种合法的权利,进一步成长进入完全的机会,是一切外人和一切挂名的教友所不能享受的。但这比喻除了解明这一点以外,绝无含有神的家中也有「私子」的意思。

V、应忍受管教,因神的管教是要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12:9-10)

【来十二9-10】「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

(文意批注)

上文第7节已经有类似的话,在此则更明白地以神管教我们的高尚目的,与生身之父之随己意管教我们为比较,说明我们应当顺服神管教的理由。生身之父的管教,虽然许多时候也是出于好意,但未必能使我们得益,纵然得着益处,也只是属今世的益处;因为生身的父本身也不完全,他们的管教有时也会出于错误,或出于泄愤,或应当管教的没有管教,或管教得不得法等等的弊病;虽然这样,我们仍然敬重生身之父的管教,承认他们有这样权利对待儿女。那么,万灵之父的管教,既不含任何差错、偏执或过分,每次管教,都是照着一定的宗旨,要我们在灵性上得着益处,在他的圣洁上有份,这样我们岂不更应当敬重顺服接受他的管教,信赖他的善意么?

每一个在基督里蒙召成圣的信徒,虽然因倚赖基督救赎赦罪的功效,得以有成圣的地位和能力,但仍会因老我没有彻底舍弃,没有让里面的基督完全掌权而犯罪跌倒,生活不圣洁,所以神要常用苦难的方法,使他们能明白自己的欠缺,每一次破碎和重建,都去掉身上的一些不讨神喜悦的渣滓,以熬炼成精金,越来越有基督的模样,在神的圣洁上有份。

VI、应忍受管教,因能结出平安的果子来(12:11)

【来十二11】「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文意批注)

这里使我们看见,胜过苦难的方法,就是不可只看「当时」的痛苦,只顾眼前看得见的今世,乃应用信心的眼睛仰望苦难之后所能得着的福气,顾念那看不见的--有永远价值的事(参林后4:17,18),就不致因受苦灰心了。注意这里的「当时后来」明显地告诉我们,受管教之当时和以后的不同,神的管教虽然当时使人感觉痛苦,后来却使那些经过管教的人结出更美的属灵果子来。这节圣经给我们三点教训:

1、神的管教,虽然使我们当时愁苦,但这种苦难不会白受,必能得着更大的利益。

2、神所允许我们受的痛苦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在我们人生的旅程中,神不会让我们完全享乐或受苦),当苦难的日子过去以后,快乐的日子必会跟着来到。

3、神使我们受苦的目的,是叫我们的灵命结出更多的果子来,生活更加圣洁像神,如果我们顺服神的旨意,神就能达到这种目的。我们若留心比较我们自己每次受苦的前后,就必会发现,我们在每次受苦之后,又比以前老练了许多,长进了许多。但反之,若我们不顺服神的管教,在每次受苦时都发怨言,为自己抱不平,或是灰心退后,则每次受苦的结果,必然完全不能从中得到益处,反而使信心大受损害。所以这节圣经给我们指出忍受神管教的最大理由,就是因为神的管教会带给我们美好的盼望,能够使我们的灵性情形进到更完美地步的缘故。

「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中文浅文文理译本作「平康之果,即善义所结者也」,意义略异。这「义」原文是公义或善义的意思。人在不平安的苦难中,受到人不公平良善的待遇时,就会格外感觉到「义」的可贵,并觉悟自己已往之不义行事的错误;所以神的管教使受过管教的人结出公义良善的果子来,用善义待人,则不独自己心中有平安,也能与别人平安相处,使别人平安。所以说:「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这平安的果子,也就是善义所结的果子。

V、结论(12:12-13)

【来十二12】「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注:“歪脚”或作“差路”)」

(文意批注)

这两节圣经是本分段的结论,由于上文的各种理由,所以不应灰心丧气。虽然苦难的道路常常使我们的手下垂,腿发酸,但我们既有美好盼望摆在前面,就应当效法古时那许多有信心的人一样,借着信心坚持所承认的盼望,使我们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重新得着能力,作应作的事,走应走的路。

「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这意思就是在灵性上走正直的道路,不要走弯曲起伏如波浪的道路,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腿更加发酸,更觉得疲倦灰心。许多人在受苦时不走正直的路,而凭自己的意思走歪路,结果痛苦更甚。

「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歪脚」小字作「差路」,更为适合。瘸子走路原比常人困难,若瘸子走差了路,要回头再走就必更易疲倦灰心,不想前进。如果我们没有走正直的道路,除去我们灵性道路上各种崎岖不平的阻拦,其结果不但使自己的脚发酸,停止前进,且使那些在灵性上原本是「瘸子」的人,因我们所留下的弯曲脚踪而走差路,更加疲倦丧志,无力前进。但如果我们修直自己灵性的道路,留下正直的脚踪,使那些灵性上的瘸子的人不致走差路,这样他们在正直灵性道路上可以练习前进,就使他们的瘸腿「反得痊愈」了。

关于救恩的警戒:五、「不可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12:14-29)

(一)、要追求和睦圣洁(12:14-17)

(二)、西乃山与锡安山(12:18-24)

I、我们「不是来到的」--西乃山(12:18-21)

II、我们「乃是来到的」--锡安山(12:22-24)

(三)、不可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12:25-29)

关于救恩的警戒:五、「不可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12:14-29)

在说了上文的劝勉之后,再发出这个警告,目的要加强上文所劝告的话的重要性,进一步也说明信徒应当存着盼望和忍耐的心,忍受苦难奔走前面路程的理由。一方面因为信徒若不向前进步,追求圣洁,就恐怕他们当中会有人失了神的恩,又有毒根生出扰乱众人;另一方面因为信徒既在新约之下,有更美的盼望,等候那更美的国度,就应当忍受这至暂至轻的苦楚,再接再厉,向前奔走了。

(一)、要追求和睦圣洁(12:14-17)

【来十二14】「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文意批注)

许多属灵的经历是要追求才能得着,在此给我们看见,与人和睦和为人圣洁也是必须追求才能得着的,不是听其自然就会与人和睦、为人圣洁;听其自然就必给魔鬼机会引起误会和分争,就会顺从私欲。「追求」原文为有追寻、追逼、追逐的意思。我们也应当努力追求与人和睦、为人圣洁,愿意舍弃自己的利益和荣耀,爱好和睦,渴慕圣洁,决心务要追求到为止。

「众人」,这众人的范围大概也包括教外的人,连那些使他们受苦的人在内。在受苦中的信徒更须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因为这样更能显出信徒的爱心、宽容,和善良的德行,使神得荣耀;又能减少外人对信徒的误会,而多得人的同情,同时也使弟兄姊妹之间更加同心,互相体谅勉励,胜过苦难。

「并要追求圣洁」,个人的生活圣洁,与对众人的和睦相处也有很大的关系。个人不追求圣洁,就难以与众人和睦,因为个人的任何罪行,都损害自己的灵性,也都多少少会损害别人的利益。这两句话使我们看见两方面的真理:

A、所谓要追求与众人和睦的意思,并不是在庇护或容纳罪恶的情形下,来保持与众人和睦,乃是在圣洁的原则下竭力寻求与众人和睦。

B、追求圣洁并非不顾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反之,有圣洁生活的人,他和别人的关系是良好的,不是有隔膜的,否则就是不圣洁,而且也不和睦。

所以信徒应追求的,不只是对别人的和睦,与个人的圣洁,且应当追求教会性的(团体性的)圣洁与和睦。

「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信徒能以成为圣洁,乃因信靠基督救赎脱罪的功效(9:10,14;林前1:2),以基督的圣洁为圣洁(林前1:30)。但信徒有了圣洁的地位后,还要靠着基督的圣洁,来活出圣洁的实际生活,竭力追求成圣。

所以这里「非圣洁没有人能见神」的意思乃是:虽然信徒因在基督里而得救,靠着基督,有了成圣的地位和能力,但究竟仍然是圣洁了才能「见主」,可见圣洁乃是神对信徒的要求,是神所喜悦的。所以信徒务必要靠着里面的基督,竭力追求圣洁,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信徒在信主以后,即当远离罪恶,竭力不再犯罪并追求圣洁,活出基督的生命,即使偶然犯罪,也应当立即悔改,求主的赦免,以保持「圣洁」的生活。

【来十二15】「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

(文意批注)

「又要谨慎,」就是存着敬畏神的心,听从神的话,谨慎自己的行为,谨守神的法度,敬虔度日。参(彼前一17)「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

「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人因故意犯罪,不长进不圣洁而失去神救赎我们的恩典。因为神救我们,本是要我们离弃罪恶,成为圣洁,行善(罗2:7;弗2:10;雅4:17;彼前2:15)。不警醒,不谨慎的人,恐怕会犯罪跌倒,落在罪的网罗中而失去神的救恩。

「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毒」原文即苦味、苦性,在(徒8:23)译作「苦胆」,(罗3:14)译作「苦毒」,(弗4:31)译作「恶毒」,小字作阴毒,在新约中只用过这几次。「根」,是本、源、缘因的意思。

注意这「毒根」不仅是指信徒个人心中的一种恶毒因素,乃是指团体中的恶毒因素,因下文接着说:「扰乱你们叫众人沾染污秽」,可见确是指团体中的一种「毒」。这毒根可能是指一种异端或错误的道理,或一种犯罪的人,能影响其余信徒的。按照上下文,这「毒根」更好的解释就是指上句那些达不到神恩的人,淫乱的,贪恋世俗的人等,他们知道许多道理,却把属灵真理的教训视作平常,没有敬虔的心,甚或淫乱,贪恋世俗,好说谗言,他们的行事与言论似是而非,使许多其余的信徒受影响而沾染污秽;总之,这「毒根」与(林前5:6)的「面酵」有相同的性质和作用,都是能使全教会陷于不圣洁的罪中的。不过著者在这里并未肯定地说,他们当中已经有了「毒根」生出,但著者警告他们,如果他们不谨慎--不为自己和全教会谨慎,不追寻和睦同心,不在圣洁的路上向前追求,不挺起下垂的手发酸的腿,其结果必使教会失去见证的能力,以致那些在教会中原本是有名无实的信徒,更加放胆犯罪,给魔鬼扰乱教会的机会。

【来十二16-17】「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这是你们知道的。」

(文意批注)

「恐怕」,这是这几节中第三次提到「恐怕」,信徒个人在灵性上放松、停顿、不振作的结果,就会影响全教会在灵性上也放松、停顿,继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罪恶和错误的事都会发生在教会中了。所以著者在警告的话中,为那些疲倦灰心的信徒有那么多的「恐怕」,因为信徒什么时候一停止追求,他的灵性情形,就已经到了值得忧虑的地步了!

在这里特别引以扫为例,警告贪恋世俗之人的危险,以扫因一点食物而将他的长子名份出卖,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表现出以扫对于神的应许、祝福,和将来的产业没有信心而轻视,对于世俗的事却贪恋不舍。按创25章说他善于打猎,常在田野,他会贪食一点红豆汤而出卖长子名分的原因,实不是偶然的,因他未贪吃红豆汤之前,已经先有贪恋世俗的心了;他已经是常在田野追逐猎物的人,然后才至于因一点食物出卖长子名分的地步。这以扫很适合代表现今教会中那些挂名的基督徒,以扫并非已经得着父亲的祝福然后失去,不过他原本有必可得着父亲祝福的机会,却在未得着之前失去;现今那些在教会中的挂名信徒也是这样,他们本来有必可得着神恩的机会,却因贪爱世界至终没有得着神的恩。

以扫贪恋世俗的结果,是每一个贪爱世俗之人的鉴戒,他并非不想得属灵的祝福,他乃是想先得了「红豆汤」,先爱了世俗,以后再得属灵的祝福罢了;但结果他却得了「红豆汤」,无法再得着与长子名分相连的福份!许多人想眼前先爱世界,属灵的福气以后再说,这样的人,必走上以扫的痛苦道路,后悔莫及。

(二)、西乃山与锡安山(12:18-24)

这里著者先以我们「不是来到」与「乃是来到」的地方作比较,说明在新约下的人所蒙的恩典,所有的盼望,都比旧约更美。然后警告希伯来信徒,新约的恩典虽然更美,但若他们重回犹太教弃绝新约的福音,则他们的罪也更无可逃避。他们既是得了那不能震动的国,就更当存敬畏的心事奉神。

I、我们「不是来到的」--西乃山(12:18-21)

【来十二18-21】「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摸的山;此山有火焰、密云、黑暗、暴风、角声与说话的声音。那些听见这声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说:“靠近这山的,即便是走兽,也要用石头打死。”所见的极其可怕,甚至摩西说:“我甚是恐惧战兢。”」

(文意批注)

西乃山是代表律法,使徒保罗也曾在(加4:21-26)以西乃山和耶路撒冷代表律法的约和恩典的约。这几节先论西乃山之威严可怕,后论锡安山的美好,以比较律法下之人与恩典之下信徒的不同。

「你们原不是来到西乃山」与下文22节「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对照。在此论到信徒所「不是来到」的山乃是:

1、 能摸的山:

意即可以凭感觉和眼见的。旧约律法下的人,行事是凭感觉和眼见,神在旧约所用以教导以色列人的许多方法,也是属于凭眼见和感觉的,如云柱火柱的引导,各种祭礼,乌陵土明等等。但新约信徒行事乃是凭信心,不是凭眼见(林后5:7),主耶稣对撒玛利亚的妇人说:「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1-23)。

2、 有火焰的山:

按(出19:18)的记载,当摩西带领着百姓要领受律法的时候,「西乃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上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动」。这火焰表明神圣洁公义的威严,不是人所能担当得起的。

3、 有密云黑暗的山:

当神降临在西乃山时,全山被密云所遮盖(出19:16),以致成为「黑暗」的山,表明律法使罪人无法与神无阻隔地交通,也不认识神的慈爱和光明,律法只使人看神的公义、圣洁与威严的方面。但信徒不是来到这黑暗密云的山与神相会,我们乃是凭耶稣基督的血在光明中与神相交(约一1:7)。

4、 有暴风的山:

火焰、密云与黑暗,都不过使以色列人不敢接近,存着戒惧的心前来,但「暴风」则使以色列人难以站立得稳。本书的(1:7)曾引用(诗104:4)的话说:「神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这暴风可代表神执行审判的能力,使一切在律法下的罪人,都不能在神前站立得住(诗130:3)。

5、 有角声的山:

「有角声与说话的声音;那些听见这声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以色列人在未听见神的声音之前,都想能亲自听神说话的声音,但听了以后,就要求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神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出20:18,19)。现今信徒不是来到有雷轰、闪电、角声的山,也不是充满惧怕发颤地用肉身的耳朵来听神的声音,乃是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宝座前,听圣灵在自己心灵中的声音(约一2:27;帖前5:19)。

6、 不能靠近的山:

在神未降临西乃山之前,以色列人已经先有三天的时间洁净自己,神又一再吩咐摩西要在山下划定界限,叮嘱以色列人切不可靠近山边,「凡靠近这山的,即便走兽,也要用石头打死」,这告诉我们罪人无法在神圣洁公义的律法下与神有坦然无惧的交通。

7、 极其可怕的山:

「所看见的极其可,怕甚至摩西说,我甚是恐惧战兢」。这就是以色列人来到神律法下的情形,显见罪人在神威严的律法下时,乃是充满危险,濒临死亡地生活着。但信徒不是来到这样的山,在新约的恩典下,信徒是十分安详无惧地来到神面前的,主耶稣对门徒说:「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我乃称你们为朋友」(约15:15),又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约15:4)。本书的著者告诉希伯来信徒说:「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5-16)。所以在新约下的信徒能很自由地与神有亲密的交通。

II、我们「乃是来到的」--锡安山(12:22-24)

上面已经说到我们所「不是来到」的西乃山是怎样,现在就开始论我们所来到的是什么地方:

【来十二22】「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并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

(文意批注)

上面已经说到我们所「不是来到」的西乃山是怎样,现在就开始论我们所来到的是什么地方:

1、 来到锡安山:

锡安山是耶路撒冷西南边的山,大卫曾攻取锡安山的保障,住在保障内,又称这保障为大卫城(撒下5:6-9),所以锡安山又称大卫山。「锡安」意即光耀的、愉快的,锡安山与西乃山相对,西乃山代表律法,「生子为奴」(加4:24-25),锡安山代表恩典,我们是来到恩典下,有自由与愉快,所领受的是儿子的灵,不再是奴仆(加4:5-7)。

2、 来到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

原文在「锡安山」与「永生神的城邑,」之间即「和」或「并」,从22-24原文共提到五次(并),这五个「并」表示下文所说的几种名称,都是形容我们所来到的地方;所以这「永生神的城邑」和下文所讲的几处,不是形容锡安山的,乃是形容我们所来到的地方是怎样的地方,我们所「来到的」是锡安山,又是永生神的城邑以及下文所提的。

这「永生神的城邑」,下句解明就是指天上的耶路撒冷,亦即启示录21章里所论的新耶路撒冷。

3、 来到千万天使的集会:

按22节末句「有千万的天使」应与23节第二句「所共聚之总会」相连。「所共聚之总会」原文即「集会」,或「大节期」之意,全新约只本书用了一次。这里所谓「总会」不是总会分会的总会,乃是指一种普遍的大集会之意。

希伯来人很尊重天使,所以著者特别提及我们将来也要到天使所到的地方。主耶稣也曾说过,当复活的时候,信徒要像天上的使者那样,也不娶也不嫁(太22:30);天使为蒙恩的人服役(1:14),暗中保护帮助信徒(参考:但8:15-19;9:21-23;10:10-12;诗34:7;太1:20;太32:13,19;18:10;路1:30;徒5:19;8:26;12:7-10),并且为蒙恩的人欢喜(路15:10),又迎接信徒归回天家(路16:22)。

4、 来到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

「诸长子」原文无「子」字,只是「诸首生的」。「会」原文按杨氏经文汇编,新约中共享过115次,其中112次都是译作「教会」,中文新旧库译本,这句话译作「也来到那些名录在天上众长子的召会」。在此教会被称为「诸首生的召会」,因教会之元首基督是「首生的」(西1:15),教会是「首生的」基督之身体(弗1:23),信徒在神所造的万物中是初熟的果子(雅1:18)。

我们所来到的乃是一切有信心的人所共同来到的地方,一切名字已经被录在天上的,一切同受一个圣灵,同蒙一样「天召」,同有一个指望,同奉一名受洗,同事一位真神的(弗4:4-5),也必同享天上的荣耀,都是同属于天上的大家庭。

5、 来到审判众人之神面前:

神是审判众人的神,包括犹太人或外邦人,一切地上的人。我们原都是要站在神审判台前被定罪的罪人,但现在却能坦然无惧地来到审判众人之神面前,乃是因基督的救赎,使我们在他里面不再定罪的缘故(约3:18;5:24;罗8:1)。既是这样,我们就不可忘记这莫大的恩典,就当以圣洁为装饰(诗29:2),勇敢前进,持定前面的盼望,不灰心退后了。

6、 来到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所到的地方:

「被成全」也是「被完全」的意思,原文与(10:14)之「完全」同根。这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就是指得救称义的义人之灵魂,这些义人已经在天上,已经完全,他们的灵魂已经与主同在,等候荣耀的身体复活;而现今有信心的人,也要到他们所到的地方,有他们所有的盼望和福乐。

7、 来到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他更美之血前:

我们能否「来到」以上的各种属天境界,都是根据我们已否来到「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之前,这「新约」「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三样都是使我们能在恩典下蒙恩的要素:

「新约」

最大的特点是凭耶稣基督的血立的,与要靠自己行律法之旧约不同。完全圣洁的义者耶稣基督,他流血的功绩,可以保证一切在新约下的信徒必然可以得着神在新约下所应许的福气。因为所有在新约下的人,都承受了基督的义(林前1:30;腓3:9),可以有权利享用新约的恩典。

「中保耶稣」

耶稣基督作我们的中保,不是凭他是神儿子的优越地位,乃是凭他曾为我们流血的事实;所以他作我们的中保,并非使神像常人那样,顺情谊而赦免我们的罪,乃是使神可以按公义赦免我们的罪,神并非没有罚我们的罪,是罚在基督身上而已。所有的人都是只肯为好人作保,惟有耶稣基督是专为罪人作保,并且为人一切的罪受了刑罚,所以他有最充足的资格,可以保证每一个信靠他的人,能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

「以及所洒的血」

耶稣的血不像牛羊的血只洒在人的身上,或属物质的帐幕内,乃是洒在人的心中,使人的心得完全洁净;另一方面虽然基督赎罪的血,是他立新约和作中保的根据,但每一个人,必须接受他的血洒在自己的心中,才能发生功效。

「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因亚伯的血是控告该隐之罪的血,是宣告定罪的血;但基督的血所说的,乃是宣告赦罪的血。亚伯的血只是殉道者的血,不能为别人赎罪,也不能作为人与神立约的根据;但耶稣基督的血乃是为多人流出来的血,是能担当人的刑罚,救人免死,使人可以承受新约的福份,又能担保我们可以得着神喜悦的血。

(三)、不可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12:25-29)

【来十二25】「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因为那些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

(文意批注)

「要谨慎」在15节中已经提及一次,在本书的第二个警告中,也曾这样提醒信徒(3:12)。这「要谨慎」与(2:1)「越发郑重」的意思相似。既然神在新约下不再像在旧约时,是「在地上」借着摩西警戒以色列人,乃是「从天上」藉他儿子警告我们;这样,我们「要谨慎」,因为那些弃绝从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在这里「那向你们说话的」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都是指着那位借着他儿子和圣灵向我们说话的神(参来1:1)。

本节的话与(2:2-4)的话极相似:「那借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所以我们也像那些希伯来信徒一样,虽然不是亲自听见主在肉身中所讲的话,但这救恩既已由主亲自传开,现在又亲自藉住在他仆人心中的圣灵向人传讲,我们若听见所传讲警戒我们的话而不接受,也就是弃绝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了。

【来十二26】「当时他的声音震动了地,但如今他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

(文意批注)

「当时」指神降临西乃传授律法之时。「他的声音震动了地」,就是震动了西乃山,按(出19:18)说「遍山大大的震动」。「再一次还要震动天」,指主再临时的情形。主自己曾这样预言「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24:29,30;可13:25,26;路21:25-27)。但注意在这句话之前有「但如今他应允说」,表示下句「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乃是他的一个应许。虽然他再来的威荣比降临西乃传律法的情形更大,但对于信徒却完全不是可怕的降临,乃是信徒所盼望等候的降临,是实现他对信徒所应许的而已。但对那些弃绝并违背他福音的人,就应当知道,既然他再次降临时不但震动地还要震动天,则他们必更无法逃避他的审判,而必被定罪了!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进一步的解释见下节。

【来十二27】「这再一次的话,是指明被震动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

(文意批注)

「被震动的」就是指这世界的国,与下文「不能震动的国」成对比。「就是受造之物」,是指有形质的,地和其上的物(参彼后3:10-13)。「都要挪去」就是都要废去、销化(彼后3:10-13)的意思(按「挪去」原文,新约中只有本书用过三次,其余两次在(7:12)译作「更改」;在(11:5)译作「接去」)。「那不被震动的」,指基督的国和属基督之国的人,是属义的(彼后3:10-13),信徒是从世界的国迁到「爱子的国」的人(西1:13),这句话指出世界的国要被「挪去」的理由,因为基督的国要取代这世界的国直到永远(见启11:15),属义的是长存的。

参(彼后3:10-13)「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 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

【来十二28】「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

(文意批注)

「不能震动」原文即「一个不能移动的」,新约仅本处及(徒27:41)用过,与上节所用的「震动」不同字。基督的国乃是永远坚固,不能动摇的,这世界的国无论如何坚固,至终仍必受不起神的审判而灭没,但基督的国乃是圣洁的,所以也是永不能动摇的。

「就当感恩」,我们既然得着了不能震动的国,就不可因任何属这世界之国的事而摇动,或因任何今世的苦难而怨叹,乃当「感恩」。我们不是要等到这世界的事或环境对我们都有利时才感恩,我们只因「得了不能震动的国」这一件事,就足以使我们在任何情形中都当感恩了。

「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这就是我们「感恩」的方法,感恩不是只表现于口中称颂神,也要表现于整个事奉神的敬虔生活和心灵上。

【来十二29】「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文意批注)

这意思就是说「神是轻慢不得的」。没有人敢在烈火之前,存轻忽玩耍的态度,恐怕偶然不谨慎,就会被烈火所伤;所以我们切勿因为神的慈爱与宽容,而轻忽神的公义与威严,对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话,存漠视的态度,反倒应当更加追求圣洁和睦,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

「锡安中的罪人都惧怕,不敬虔的人被战兢抓住:“我们中间谁能与吞灭的火同住?我们中间谁能与永火同住呢?”」(赛33:14)

另一方面「我们的神乃是烈火」,这句话也是给受苦信徒的安慰,和对弃绝基督逼害信徒之人严厉的警告,因为神必定会照一切暗中的隐情,对犯罪作恶的人,给予无情的判断和刑罚。

──摘编自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