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礼仪与效率的碰撞

(2025-11-25 19:54:02) 下一个

背景

我在英航官网买了代码共享航班机票,实际由南航承运。结果英航只给了个订单号,没出票号——可南航选座、订餐必须要票号,官网还办不了,得找APP人工。当时我就有点头大了,只能一边找英航要票号,一边联系南航APP人工客服。

两边客服沟通经验对比

英航客服:礼仪周全,流程繁琐却贴心

英航是官网聊天窗口联系的,接通还挺快。一上来看到客服名字,典型的印度名字, 看起来是外包的,不是英国本土客服。

英航客服的“仪式感”真拉满了,开口就问:“你好,我能以你的名(不加姓)来称呼你吗?”我都急着说事儿了,他还非得问清楚怎么称呼我,我当时都想笑——合着他们慢是因为先纠结称呼啊。不过态度是真客气,全程“请”“非常感谢”挂嘴边,就连要个订单号,都得绕着弯说一大段客气话,有点磨叽但挺舒服。

但过程出了俩乌龙,给我整懵了。第一次他给我的订单号,南航那边压根查不到。我反馈回去,他才反应过来:“哦对,共享航班两边订单号不一样!”又补了个六位数的。接着我要南航专属的784开头票号,他给我发了串125开头的——我一看直接懵了,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对啊,南航的票号不是784开头吗?难道给我订错地方了,要给我送到厄瓜多尔去?赶紧问他,还好这客服还算懂行,立马解释:“共享票在英航订就是125开头,南航订才是784,其实是同一张票,放心!”虚惊一场。最后还特意嘱咐我下次遇到这情况该咋弄,挺贴心的。

南航客服:高效直接,简洁却缺礼貌

南航是在APP上找的客服,跟英航完全是两个路子。客服没真名,就一个花名/代号,开口就一句“你好,有什么能帮你?”,当然不会纠结在称呼上,直奔主题。

效率是真高,主打一个“有事说事”,但也确实生硬。要材料的时候直接甩短句:“身份证”“手机号”,连个“请”字都没有,更别说“谢谢”“再见”了。我当时心里其实有点不舒服,觉得也太不讲究了。

不过处理乌龙的时候挺利索。我把英航给的125开头票号发过去,心里还犯嘀咕:他们会不会跟我纠结票号开头不对啊?结果人家压根没纠结,接过去就开始查。确认信息后,唰唰就帮我选好了座、订了餐,还截了张图发过来,标得清清楚楚哪个是我的位置,办事是真快。

总的来说,事儿办得还算顺利。英航客服礼仪拉满,贴心是真贴心,但说话绕、流程慢;南航客服效率无敌,办事干脆,就是少了点沟通的温度。俩风格反差巨大,但最终都把问题解决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