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童年
作者:彭涵娜
孩子们怀揣着咕嘟冒泡的兴奋奔向果园。她第一次近距离看清那个如秋水般沉静的哥哥,与弟弟阳光般的活泼形成微妙对比。穿过铺着青石板的乡间小路,两旁翻涌的金色油菜花田和倒映蓝天的秧田,远处山坡上桃花如粉雾梨花似雪。同学指着山腰上黛灰色屋顶说那是他的家,田间弯腰插秧的农人身影悄然入画,为这个宛若童话的场景添上一笔真实的注脚。
那是他的家
“我们八个小朋友一组,好吗?建新你做组长。我是班长,这次也是主人,要照顾所有同学。娜娜跟着我,到时候协助班长,好吗?"
课后,小雨哥给我们镇上的七个孩子分配任务。大家的兴奋像是被阳光晒得咕嘟咕嘟的水,冒着热气,憋不住地往外涌。
好不容易等到下一个周六。我早早醒来,却发现小朋友们比我还早。
在我用最快的速度把最后一口早餐硬塞进嘴巴前,六个小脑袋已经在一楼门口"咚咚咚"敲着门。
"娜娜,同学们都到齐了。陈老师说半个小时后就出发,你得赶紧点,我们小组就差你了。"建新的嗓门一如既往地响。
"那小雨哥呢?"我探出头,六双眼睛整齐地盯着我,唯独少了那双我最熟悉的。
"佳雷哥和五叔都来了。佳雨哥在家里等我们……"春梅补充,她的消息总比我灵通。
到学校时,远远就看见佳雷哥正和陈老师、四年级的高老师说话。旁边站着一个比他略显年轻的男人,那应该就是五叔了。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佳雷哥。以前的印象,总是他坐在摩托车上,左脚稳踩地面,右腿跨在车身上,深蓝色的帽檐压得很低,嘴唇抿成一条线。那种姿态像是旧挂历上的画面,时间在他身上凝固成一种静默的力量。
今天,他没戴帽子,刮得干干净净的下颌线条干脆利落。
和小雨哥一样的国字脸、圆眼睛,却因为眉眼间的沉静,显得更高更稳。那双眼睛深得像秋水,不动声色地藏着分寸感。小雨哥的眼睛总是亮亮的、活泼的,像一条会蹦出水面的鱼,而佳雷哥的神情则像把剑,鞘在手中,不轻易出鞘。
他们的相似让人忍不住对比:一个的笑意藏在眼角里,另一个的热烈写在脸上;一个是水面下的流动,一个是阳光下的波纹。
我们分好八个小组,在陈、高两位老师,以及佳雷哥和五叔的带领下,从小学背后穿过初中部和高中部。高中部的北门外,就是镇外的路。
三月底的江南,暖意像丝线一样飘在空气里。青石板路在脚下铺开,石板被多年雨水打磨得泛着青灰色的光,缝隙里嵌着几缕苔痕和星星点点的野草。石缝的草叶轻轻摇着,偶尔擦过裤脚,痒得像春天在提醒你它的存在。
左边的油菜花田金得耀眼,花浪翻涌着浓烈的香气,甜得仿佛能尝到舌尖。几只蝴蝶在花间盘旋,翅膀颤动得像在低声说话。右边的稻田里,新插的秧苗在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一两只蜻蜓掠过,留下一圈细小的涟漪。
石板路尽头,是缓缓升起的山坡。山腰粉白的桃花像一团团云雾落在坡上,山脚的梨花一片雪白,花蕊泛着鹅黄。粉色、白色与山坡的绿交织在一起,被春风摇得轻轻晃动。
这一切美得不真实,像是被春雨细细洗过,又像是我多年以后回望时,忍不住为故乡补上的一层温柔滤镜。
建新伸手指着山腰上隐约的黛灰色屋顶:"那就是佳雨哥的家,那整座山都是他们家的……"
他的声音被田间传来的吆喝声打断。
田里,弯腰插秧的农人们缓慢移动着身影,像一排沉默的逗号,在这幅画卷里留下了不那么轻松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