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铁血襄阳》连载(171)
(2025-11-01 23:42:34)
下一个
《元朝兵工巨舰的梦与传承》
冬日的寒风裹挟着江河的水汽,吹拂着襄阳城唐白河对岸鱼梁洲水域上蒙古军的行营都元帅帐中。在这片辽阔的蒙古包内,火炭熊熊燃烧,将帐中映照得暖意融融。来自华夏的谋士与工匠集于一堂,他们正围绕一张铺展开来的船模图,犹如战神在谋划未来的胜利之路。
“元帅,看这船规制之精妙,实乃我辈少见!”张禧抚掌赞叹,眸中流露出由衷敬仰,“此等巧思,恐非我等粗手笨脚之辈所能造就。”他的声音虽充满敬意,却也难掩心中的惊叹。唐书文振袖一扬,清越的声音如金玉敲击,“将军何必谦虚?元帅自成竹在胸,天地皆在掌中,定能成就此事!”
刘整坐于主位,身着战袍,沉稳且神采奕奕,他轻捋长须,目光深邃如海。“我华夏舟楫之技,源远流长,岂是虚言?”他话语坚定,将一幅绢图缓缓展开,指点在上面,“且看,汉武帝时的楼船之制,巍峨十余丈,能载甲士千余,横扫江海。”
众人屏息凝视,眼神随着刘整手指在古旧图纸上移动,心中升起无限向往。
“待此舰成型,”刘整身形一挺,指尖轻点新制图,“当在襄阳鱼梁洲前,立起一座水上长城,使南人望风胆寒!”他的语调突变高昂,如铁画银钩,声如惊雷。“古人楼船,乃至大食商贩之三角帆快舰,遇此巨舰,亦当退避三舍。”一股豪气燃遍全场,江风夹杂着涛声掀起书页,仿佛战鼓声在耳畔回响。
帐内工匠们听得津津有味,手中打磨的工具亦似被激发,停下动作将耳朵贴近。那位老船匠手中的墨斗“啪嗒”一声落地,碎裂成一线墨痕,年轻的学徒则紧握铁凿,指节泛白。
“十丈舰首破浪而出,能激起滔天水墙,直淹敌舰箭垛!三层弩窗,密如潮水,齐发箭雨,铺天盖地。”刘整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这不仅是寻常战船,而是我族北地勇士的水上铁骑!”
“呜呜……”大帐外头江风呼啸,掀起帐角的一角,一只江鸥在上空掠过,似在应和那激昂的豪言。
他继续指点图纸,巨舰轮廓如山岳般耸立,层帆叠张,几乎遮天蔽日。“此船长二百三十六步,宽九步,高八步,满载可装二万八千石军资。”他用玉尺在模型上轻敲,暗示着庞大的体量与战斗力,“甚至比前朝隋炀帝的豪华龙舟还要宏伟。”
“这等神兵利器,须用百年以上的铁力木制作,坚不可摧。”刘整目光坚毅,将一块泉州港贡木放在案上,“入水百年不腐,正是制舰的上品。”
众将士听得心潮澎湃,谢汝楫沉吟:“用此巨材建造此等战舰,难度不小。”刘整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块乌黑的木料,“此为暹罗贡木,坚硬沉重,能承受海水侵蚀。”众人皆震撼于由此而来的战船蓝图,未来的海战,无疑将由此神舰引领广东扬威。
超级聪明能干的刘整十分自信,他挥手在沙盘上划出水道:“此舰不仅能将蒙古军威于江南,更要能乘风破浪,征服沧海!”
随着解说逐渐深入,帐内光影浮动,三维投影展现出船体的结构、机关的复杂:弩窗机械臂、熔岩暗道、防火机关……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这才是真正的铁壁铜墙,能灵活变换应变。”刘整边讲边用指尖点在模型上,展示战斗时的威力:激起的水墙能淹没一切,并且多层弩窗齐发,将敌人送入瓮中。
刘整语重心长:“此船非寻常用水之器,而是能载我族勇士直捣江南,犁庭扫穴的水上铁骑。”
“哗哗啦啦……”帐外滔滔汉江水翻滚,传来试炮的闷响,似是证明未来战场的决胜信号。
“此船,也将成为我大宋水师的噩梦。”张禧忽然凝重,他手指划过模型,低声警告,“南朝水师已将水寨筑成移动宫殿,战舰如钢铁洪流。”
刘整微笑,抚摸一卷七尺鲛绡长卷,画中巨舰如活物般栩栩如生:“张将军放宽心,此图正是我族未来水师的蓝图,内部机关精妙天成。”
顿时,自动演示的战舰模型纷纷亮起光华:机关的运作、炮台的布局、战术的设计,皆在一瞬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等战舰,恐怕比前朝诸王的御用宝船还要壮观。”刘整自信满满,手中玉尺轻敲模型,指向战略要点:“要在水上占据先机,让我族铁骑纵横沧海。”
“今首先须问敌我水师的兵力虚实。”隋世昌凑近,虬髯摩擦着衣领,眼神锐利,“若能借此良机,一举歼灭南朝水师,则我大业可望辉煌。”
刘整胸有成竹,志向远大,挥手指向指沙盘说:“南朝的水师编制,按照步军之法,设有四军八将,总计六十三队,兵力庞大。”他话音未落,又指向一处,“我等应量身打造,不必盲从模仿。”
“自有应对之法。”他挥手叫来亲兵,取出一卷《水师新编》,展开在案,内容比任何南朝秘典都要详尽:“这就是我族最新的兵法,结合实战经验,胜算更大。”
众人纷纷驻足观看,只见图中战舰的结构与布局细节,机关布置、炮台位置,乃至兵力调配,皆以精妙的设计展现,令人胆气大振。
“若能如此装备,我等的海上威名,必传千古。”隋世昌面红耳赤,激动不已,“这才是真正的兵法奇谋。”
帐外,海上的号角声渐起,远处传来战舰试航的号角,那声长鸣宛若天籁,激荡人心。
“我的天呐!”现场所有人屏住呼吸,仿佛已看到未来海战的辉煌画面:巨舰破浪,铁骑横行,南朝水师望风丧胆的场面即将上演。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智慧与勇气——一场改变历史的海上奇迹,即将由此开启。
此刻,刘整越说越兴奋,他神色严肃而自信,他的双手轻拍三掌,笑意中带着几分豪迈对侄儿刘黑旦说:“何须效颦于他人?黑旦——”他转头呼唤身边的亲兵,“把那卷《水师新编》拿来!”
“是,主帅!”应声而来的亲兵,手持厚重的线装书向帐内走来。随着书页重重铺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似乎在宣告着一场水战的秘密武器正待揭晓。
刘整用指尖轻轻点击封面,“哒哒”作声,朗声道:“此中所载新制,较之南朝旧法,精强何止三倍!”话音刚落,他猛然展开一张用牛皮绘制的详图。那幅图纸厚实,线条清晰,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其中气势磅礴的战术布局。
隋世昌——军中智囊,仔细端详图纸,忽然倒吸一口冷气,“嘶——”手指微微颤抖,似乎被眼前的秘密震撼到了。他猛地一拍桌案,激动得声音高昂:“元帅真乃神人也!如此精妙周详之编制,必能流传后世,为我南宋立下不朽功绩!”
“看此图,若能施行,定能以水战取胜。”刘整笑着,将一幅羊皮绘制的战船图扬开。那战船轮廓清晰,甲板上繁复的武器配置令人震撼。他接着用毛笔轻点图纸,“诸公再看这些新式战船图样……”
话音未落,帐外江面上传来阵阵号角声,“呜——”的长鸣,仿佛宣告着一场试航的开始。
帐内众将闻声,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纷纷挤到帐外,只见江面上一艘庞大的战船缓缓驶出水面,桅杆迎风招展,船体在朝阳下泛着金光。兵士们的铠甲相互碰撞,发出“玲琅”之声,脚步声在砂砾上“咯吱”作响。
突如其来,一位将领不小心碰翻茶杯,瓷器“骨碌骨碌”滚落在地,但无人在意。众人的惊叹声不断,“真乃巧夺天工!”,或高呼“了不得!了不得!”令人心潮澎湃。
远处,战鼓声逐渐隆起,沉甸甸的“咚咚”节奏由远及近,惊起江边栖息的水鸟,“啾啾”鸣叫,四散而去。
这场盛大的试航,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似一场暗流涌动的阴谋。蒙古铁骑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南宋水师的崛起让蒙古的阴谋变得更加复杂。江南水域的平静只是一层掩盖暴风雨的表象,背后暗藏着无数的谋略与牺牲。
刘整深知此战不只是水面上的较量,更是一场蒙古帝国生死存亡的较量。要想让蒙古的铁骑插上腾飞的翅膀,他必须用水战的智慧,打破强大的南宋政权的布置,一举占领美丽富饶的江南。
这是一场关于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是南宋与蒙古的力量较量,更是一段凝聚着无数勇士血泪的历史。风起云涌,江南的水域将载入史册的辉煌与悲壮,等待着英雄们去书写那永不磨灭的篇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