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铁血襄阳》连载(116)
(2025-10-02 23:28:28)
下一个
《蒙古军缴获宋军楼船》
汉江的夜,是被刀锋劈开的墨色。
刘整立在舟头,青袍的下摆早已被洞庭的湿气浸透,此刻又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他这叶轻舟如箭,破开墨绸般的水面,船尾拖出两道银白的痕,哗哗水声里,带着一股决绝的意味。身后,是四十余艘刚刚缴获的宋军战船,被粗重的铁链锁着,如一群被缚的巨鲸,在暮色里沉默地随行。桅杆上,残破的“宋”字旗软软垂落,再无白日里旌旗招展的威风。
“速将缴获宋船尽数以缆绳系牢,泊于南岸码头。”刘整登上张世杰遗弃的中军楼船,扶舷而立,声音清朗,压过江风,“凡有受伤宋兵,皆以参汤药石好生看顾。”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甲板上那些面带惊惶或麻木的降卒,语气加重了几分,“这些归顺的弟兄,来日俱是我大元水师根基!”
“得令!”唐书文与身旁副将抱拳应诺,甲胄相击,铿然有声。
暮色四合,南岸的火把次第燃起,噼啪爆响中,跃动的焰光将江面映得如同撒了万千碎金。刘整望着这片由他亲手夺取的战利品,脸上却无多少喜色。这庞大的船队,曾是南宋倚仗的江上长城,如今却成了元军的囊中之物。他深知,这不过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些南国的精巧造物,化为北国铁骑南下的羽翼。
夏日清晨的鱼梁洲,薄雾如纱,淡青色的天光似水墨漫染。鸟鸣清脆,羽翼扑棱声夹杂着船桨吱呀作响,给这战备水寨平添了几分奇异的宁静。
晨光为残旧战船的桅杆镀上金边时,那艘被缴获的“铁犀号”旗舰,在铁链哗啦的剧响中,被缓缓拖入水寨。岸上兵卒如蚁聚拢,步履杂沓,盔甲叮当,争相目睹这南国巨舰的风采。
“啧啧!南人造的这楼船,端的气派!若早得此物,襄阳城早破矣!”一名满脸络腮胡的百夫长击掌赞叹。
“着啊!得此宝贝,恰似猛虎添翼!”旁人附和,语气里满是兴奋与惊奇。
马蹄声踏石铿然,元帅阿术在一众将领簇拥下疾步而来,金甲在初升的日光下耀眼生辉。他挥臂高呼,声若洪钟:“刘副帅!速引我等登船一观!”
江风呼啸,卷起刘整的袖袍。他微微一笑,侧身引路:“诸位随我来——”
靴踏木梯,咚咚作响。阿术、刘整、百家奴、阿剌罕等元军重将鱼贯登船。旭日恰在此时骤然破云,万道金芒洒下,将这巨舰的每一处细节照得清晰无比。漆色如新,船体巍峨,连惊飞的水鸟尖鸣,都似在为这庞然大物让路。
阿术抚摸着冰冷的船舷,触手皆是坚实厚重的巨木,他不由惊叹:“此楼船威猛至此,莫非是南朝镇国之宝?”
刘整上前一步,指尖轻叩船板,发出笃笃声响,如数家珍:“此不过中等船式——船宽十四步,长逾五步,载百吨货物仍能破浪稳行。”他见阿术挑眉,目光灼灼,知其兴致已起,便捻须笑道,“南人造船之术,冠绝天下,此乃我华夏之荣光!”
他展臂遥指江心,仿佛那里正有宋军水师巡弋:“那般尖底巨船,龙骨如龙脊,船体似鹏翼,纵遇狂浪亦能稳行。满载货资仍可远航四海!”浪花溅上船头,哗啦作响,应和着他的话语,“南宋水军分三等,上等楼船高十丈,容千军有余!”
“天爷!岂非移动城池?”诸将闻言,无不骇然变色。他们惯于纵马平原,何曾想过水上竟有如此乾坤。
刘整压低嗓音,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这些南朝大船,肚里能吞数万石粮草!”他夸张地比划着,“长宽数十丈,数百人在上头住得数年——”声调骤然扬起,“尚可养猪!现酿美酒!”
他引着众人步入船舱,掀开货舱盖板,米袋沉坠的闷响中,露出堆积如山的粮秣腌肉,陶罐碰撞,哐当有声。将领们喜形于色:“天赐粮草!”
刘整又指向高耸的箭楼,神色转为凝重:“南军最歹毒是这石灰炮,”他作势轻洒,似有火药沙沙落下,“尚可泼泥浆滑敌、挥镰刀断帆!”
一旁的张禧不禁捂眼苦笑,眼皮微颤:“前日着此道儿,三日目不能视!”呼吸间犹带余悸。
刘整立于船首,背景是摇曳的战船灯火与浩瀚江面,声音沉毅,开始剖析宋军战法:“宋军借河道狭窄处,布下‘铁锁横江’之阵,铁链封江,辅以火攻,掷火球、油罐同砲石,已数番击退我军试探。”他指尖在空中虚划,仿佛勾勒出汉水航道,“其战法,首尾相顾——陆战泼泥浆滞敌,水战挥镰断帆!”
他语速加快,眼中锐光毕现,仿佛亲临战阵:“神臂弓——火箭——火球!手炮!攻如雷霆!守似铁壁!”言至激昂处,骨节发白的拳头猛地击在船舷上,牛皮护腕发出吱嘎刺响。
阿术捻须沉吟,胡须沙沙作响,习惯性地眨着眼:“此番亲历水战,方知水军实乃国之重器。”这位惯于在马背上决胜负的蒙古元帅,终于深切体会到了水战之妙,之险,之要。
刘整见状,郑重拱手,铁甲随之铿锵:“请大元帅速报大汗,亟需筹建水军,方可破南朝水上优势!”
“正该如此!”诸将群情激昂,以刀击鞘,震鸣嗡嗡。
阿术猛然挥袖,决断立下:“今日便调工匠,本帅亲督刘整、张禧造新船!八百里加急奏报大汗!”
刘整捻须,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这笑意混着江风与水汽,显得格外深远:“妙!筑垒固守,造船进取,两事可并举。”
“得令!”刘整、张禧抱拳领命,声音混入如雷的浪声与隐隐战鼓之中。
旭日已高升,将诸将的身影如利剑般投在江面,碎金万点,随波荡漾。汉江水阔,一场关乎国运的水上变革,就在这晨光与战鼓的回响里,拉开了序幕。未来的征途,正如这浩瀚江水,既蕴藏着无尽可能,也潜藏着无数惊涛骇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