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秋月记
昭明台前,日头渐高,十二位娘子已列坐台上。那筚篥声呜咽,龙笛声清亮,羯鼓咚咚,笙箫和鸣,竟将一曲《破阵》奏得如泣如诉。台下百姓仰首观望,但见那些娘子们身着素衣,眉目间却透着几分英气,指节因常年操练而略显粗大,显是平日洗衣做饭之余,没少下功夫习练这古乐。
吕文焕领着一众将领缓步而来。他身着紫袍,腰间玉带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面上含笑,却掩不住眼底那抹忧色。范天顺紧随其后,这京西安府统制生得高大英武,眉宇间自有一股凛然正气。吕师圣年纪尚轻,却已显出其父之风,举手投足间尽是世家子弟的从容。
黄老爷子,中秋安康!吕文焕拱手作揖,声音洪亮。
那黄九爷已是古稀之年,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回礼时衣袖飘飞,恰似那汉水边的老松,虽经风霜而愈发挺拔。老人家环视四周,朗声道:谢过各位高邻!声音竟压过了鼓乐喧嚣。
台上娘子们见状,手中乐器愈发卖力。那琵琶声铮铮,如珠落玉盘;筝音袅袅,似清风拂柳。十二位娘子目光炯炯,指法娴熟,显是下了苦功。台下百姓听得入神,连那卖糖人的小贩都忘了吆喝。
吕文焕登台时,袍角扫过青石台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从袖中取出半块麦饼,那饼已有些干硬,却被他珍而重之地捧着说:“这中秋古礼,《礼记》上说‘天子春祭日,秋祭月’……”吕文焕的声音在秋风中格外清晰。他忽然将饼捏碎,碎屑随风飘散,“愿这月光永远照着汉水,愿太平景象长留城门!”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韩素贞领着众姊妹端着月饼款款而来。这襄阳忠义巡社的女将们个个英姿飒爽,眉目间却又不失女儿家的柔美。韩素贞走到范天顺跟前,眼中情意流转,竟当众将月饼送入他口中。范天顺那张平日里威严刚毅的脸,此刻竟红得像秋日的柿子。
甜不甜?众姊妹围着他笑问。
甜!范天顺老实答道,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黄九爷大袖一挥:“吉时已到——拜月盛会,开始!”
铜锣骤响,鼓声如雷,唢呐穿云裂石。百戏登场,木偶戏台上机关转动,彩绸木偶在半空翻飞;皮影戏白布抖动,上演着刀光剑影;蹴鞠场上,小伙子们赤膊上阵,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一个小娃子骑在父亲肩头,指着旱龙舟尖声叫道:快看那龙舟抬头啦!引得周围妇人掩嘴轻笑,发间木簪叮咚作响。
吕文焕一行穿行在人群中,锦袍摩擦发出窸窣声响。忽听得木偶关节咔哒作响,却是那关公木偶挥舞青龙偃月刀,刀锋在阳光下寒光凛凛。老艺人枯瘦的手指灵活操控丝线,竟让木偶做出捋须、瞪眼等活灵活现的动作。
赏!吕文焕扬手掷出一串铜钱,钱币落在铜盘中叮咚作响。老艺人躬身致谢,手中木偶也随之叩首,引得满场又叫起好来。
暮色渐浓,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清辉洒在昭明台上,将那十二位娘子的身影拉得修长。乐声未歇,百姓未散,这一夜的襄阳城,仿佛暂时忘却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只余下这片刻的团圆与欢愉。
而那汉水依旧东流,带着碎银般的月光,流向不知名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