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铁血襄阳》连载(37)
(2025-08-22 19:24:07)
下一个
本章故事梗概:
迷雾惊变:樊城守将蔡路钤在清晨发现江岸突然出现大量蒙古帐篷,原本空旷的江滩一夜之间变成敌营,引发守军恐慌。
真假商队:蒙古人以开设榷场为名,派遣伪装成商人的军队靠近樊城,商队中暗藏兵器,表面进行贸易实则伺机而动。
危机决策:蔡路钤面临两难抉择,既要防范蒙古人的突袭,又不能贸然行动破坏朝廷批准的边境贸易协定。
暗流涌动:表面平静的贸易场景下暗藏杀机,蒙古商人异常的行为举止和隐藏的武器引起南宋士兵的警觉。
临战准备:蔡路钤在维持表面和平的同时,暗中调兵遣将加强防御,为可能的突袭做准备,展现出将领的智慧与决断。
第37章《樊城谍影》
晨钟混着江鸥的鸣叫在襄江上回荡。奶白色的雾气笼罩着江面,将樊城的城墙轮廓晕染得如同蘸了墨的毛笔在宣纸上化开。低沉的号角声从远处传来,惊起箭楼旁栖息的一群黑老鸹。
蔡路钤昨夜批阅军报到三更,此刻还在营帐中沉睡。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木梯吱呀作响的声音将他惊醒。他翻了个身,嘟囔道:“可是转运使来点名。”
话音未落,陶枕头被人碰落在地,碎成三瓣。蔡路钤猛地坐起,脖子后头一凉——是哨兵喷出的热气带着霜气:“钤辖大人!鞑子帐篷比临安夜市还密!”
蔡路钤光脚踩在碎陶片上,咯吱作响。他反手抽出床头的佩刀,一刀砍断灯绳,火星子溅到他乱糟糟的胡须上。狗日的!他怒吼道,“敲警梆!穿甲!”
铜锣声劈开江雾,营房顿时乱作一团。士兵们从各个角落窜出来,有人倒提着长矛,有人边跑边系裤腰带,活像被捅了的蚂蚁窝。蔡路钤胡乱系着袍子跳上箭楼,木板在他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从高处望去,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昨夜还能跑马的江滩,此刻密密麻麻布满了圆顶牛皮帐篷,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血色的光芒。更令人不安的是,蒙古包群中已经冒起缕缕炊烟,仿佛他们早已在此驻扎多时。
这不可能…蔡路钤喃喃自语,“两千顶帐篷,一夜之间…”
哨兵甲瘫在箭垛边,冷汗滴在青砖上,手指还在不住颤抖:“娘咧…我的魂儿差点从天灵盖飞出去!”
蔡路钤眯起眼睛仔细观察。蒙古营地看似平静,但那些走动的身影动作太过整齐,不像是普通商旅。他注意到几个商人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着兵器。
钤辖大人,要不要放箭警告?副都头凑上来请示。
蔡路钤抬手制止:不可!他压低声音,“吕大帅文书写得清清楚楚——‘北边巴图鲁要学陶朱公做生意’…这是官家批的榷场!”
就在这时,蒙古营地突然有了动静。榷场栅栏被推开,牛皮绳绷断的声音清晰可闻。一群戴高帽子的回回商人走了出来,银钱在他们腰间叮当作响。他们熟练地铺开波斯地毯,摆上琉璃瓶和珊瑚树等贵重货物。
更远处,蒙古商队支起了彩绸摊子,檀木算盘珠噼啪作响。戴金耳环的回回人吆喝着摆开天山雪莲和和田玉雕,几个蒙古小孩用生硬的官话叫卖:“好貂皮——换——龙团茶!”
这看似热闹的贸易场景,却让蔡路钤后背发凉。他注意到那些商人的眼神不断扫向城墙薄弱处,他们的站位也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哨兵乙突然揪住蔡路钤的袖子:大人,那些陶朱公…他咽了口唾沫,“个个腰里别的可是真刀啊!?”
蔡路钤没有立即回答。他摸出三枚淳祐通宝在手中转动,突然坏笑着用铜钱刮了刮副都头的脸:“听说漠北奶酪壮阳…你们娶了媳妇的多买二两!”
这话引得周围士兵一阵哄笑,紧张的气氛稍有缓和。但蔡路钤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那些蒙古商人。他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些人在摆放货物时,手总是不自觉地摸向腰间,这是军人才有的习惯。
王二小队副!蔡路钤突然一脚踹在旁边发呆的士兵屁股上,快去报牛钤辖!他捏着鼻子学蒙古话,“就说草原猴子披着羊皮来跳大神了!”
哨兵甲抱着铠甲追上来,铁甲哗啦落地。蔡路钤用刀鞘轻敲他的脑门:憨货!他突然抽出短刀,铮地一声弹响,“真当老子腰里别的是裁纸刀?”
胡姬的叫卖声随风飘来,混着琉璃盏相碰的清脆声响。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寻常的边境贸易日。但蔡路钤知道,平静之下暗流涌动。他悄悄做了个手势,城墙上的弓箭手无声地增加了人手。
传令下去,蔡路钤对亲兵低语,“让兄弟们打起精神,但不要轻举妄动。今日这榷场,咱们陪他们好好玩玩。”
他望向那些蒙古商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这不是贸易,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的前奏。
蔡路钤整了整衣冠,将衣摆塞进腰带,准备亲自去会会这些商贾。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既要防范可能的突袭,又不能贸然行动授人以柄。
走,他对副手说,“咱们也去做笔买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