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制度视界 史识即兴随笔

邹英美美德, 制度文明笔记,海外原创,即兴随笔,笔落于Lake Michigan与The Pacific Ocean之间。
正文

世界财富总量解析:制度如何测量一个文明的“家底”?

(2025-07-09 03:25:31) 下一个

文明系列·制度财富篇(其一)

 

世界财富总量解析:制度如何测量一个文明的“家底”?

 

前言

 

我们常听到“全球财富已突破800万亿美元”的说法,但你是否真正想过:

 

这笔财富是怎么算出来的?属于谁?谁被算进去了,谁被忽略了?

国家、公司、个人、矿产、海洋……能否同时纳入一个文明的财富清单?

 

本文将系统梳理全球财富的计算方式、单位结构、交叉持有逻辑,以及各国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测量并掌控自身的“财富总账”。这是理解制度强弱的真正起点。

 

 

一、全球财富总量:不是GDP,而是积累

 

我们常说 GDP 是“流量”(一年创造多少),而全球财富是“存量”(累积了多少)。

 

截至2024年,全球财富估算如下(综合 UBS、瑞信、OECD 等):

 

构成

金额估算(万亿美元)

占比

全球总财富(总资产)

~800

100%

私人财富(家庭净资产)

~500

~65%

企业财富(公司净资产)

~200

~25%

政府财富(资产口径)

~50(净值可能为负)

5–10%

主权基金/非营利组织等

~10–15

<5%

 

 

这张结构图,不仅揭示了全球“家底”的分布,也映射出不同制度结构对财富的控制能力。

 

 

二、私人 vs 企业:股票交叉结构如何分类?

 

一个核心问题是:

 

企业拥有的财富是否也属于私人?股票算谁的?

 

答案是:企业账面资产归企业,股票归持有者,是私人财富的一部分。

 

项目

归属类别

苹果公司持有的设备、现金

企业财富

个人持有的苹果股票

私人财富

公司交叉持有其他公司股份

仍归企业所有,统计时避免重复

 

 

换句话说,“你买了股票”,不是“你和企业共用资产”,而是“你拥有一段现金流未来”,属于你的个人资产。这就是现代制度中“产权与资本分离”后的统计结果。

 

 

三、国家是如何统计财富存量的?

 

各国通过统计机构 + 银行系统 + 金融监管,完成以下几类财富估算:

 

1. 私人财富:

 

       房产:以交易均价 × 持有比例计算

       股票、债券、养老金账户:由金融市场和基金机构提供

       负债扣除:如房贷、信用卡、学贷等

 

2. 企业财富:

 

       上市公司:公开财报、资产负债表

        私营公司:由税务部门、行业估算

        国企/半国企:按国家财报估算,但多数含政策性资产

 

3. 政府财富:

 

       资产端:土地、国有资本、外汇储备、公立设施

       负债端:国债、养老金承诺、各级政府债务

 

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净资产为负值(美国、日本尤甚),但其背后是对社会系统与金融信任的长期投资。

 

 

四、自然资源财富怎么算?矿产、森林、海洋入账吗?

 

是的,但纳入方式极为复杂,主要分四类:

 

 

资源

计入方式

是否普遍统计

矿产资源(锂、铜、稀土)

可开采储量 × 市价折现

 常见(如 IMF 数据)

森林与耕地

按碳权、租金、伐木收益折现

 部分国家纳入

水资源

仅极少国家折现入账(以色列、新加坡)

 多数未列明

海洋与专属经济区

一般仅海底油气资产计价

 多数为潜在主权未入账

 

 

 

因此,“资源丰富”不代表“财富庞大”。刚果(金)与利比亚虽有储量惊人资源,但因制度无法承接,其财富评估值极低。

 

 

五、制度底层差异:为什么美国财富远高于中国?

 

制度维度

美国

中国

房产权属

永久产权

使用权 70 

金融参与度

股市普及(60%以上居民)

金融管控强、国有主导

财富安全预期

高度财产权保护

政策调整频繁

社会信贷制度

信用记录可变现

多数人难获得企业融资

这就解释了为何美国 GDP 仅比中国略高(约1.3倍),但私人财富却超过中国近 3 倍以上。

 

 

六、小结:财富是制度作用下的“可测量资产总和”

 

财富不是空中楼阁,它是:

 

      对资源的产权安排、

      对未来的制度信任、

      对流动性的制度保障、

      对个人与企业权利的明确承认。

 

如果制度不能赋予“拥有”以合法性、不能赋予“市场”以可信性、

不能赋予“增长”以方向性,

财富将永远无法“被计算”,

更无法“被积累”。

 

 

 

下一篇《制度财富篇(其二)》将继续探讨:

 

财富在历史长河中如何累积?

财富在全球不同文明间如何迁移?

制度如何驱动财富从“贵族独占”走向“中产可及”?

 

如需提前预览第二篇草稿结构,也欢迎留言讨论。

 

 

阅读更多《文明系列》文章,请访问专栏:

 

知乎网《史识美德 · 文明制度笔记》

 

深入探讨美中制度博弈、全球贸易演化、AI制度落地与文明冲突的现实逻辑。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