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佳8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2025春末夏初的中欧行之十 --维也纳:美泉宫里会古人 朝代更迭何处安

(2025-10-08 19:52:52) 下一个

上篇: “2025春末夏初的中欧行之九 --Hallstatt:湖光山色音流转 昔日盐都变美镇”

在维也纳的最后一天,是参观美泉宫的重头戏,晚上还有一场金色大厅的莫扎特音乐会,算作是告别这个音乐之都的高潮吧!

为此我们买了一天通用的交通日票,8欧,维也纳市内交通的单程票是两欧,所以如果超过4次坐车的话,买日票是划算的,而且不用担心30分钟的期限。在WienMobil App上买票很方便,而且不用去找机器打卡开始计时。水星大哥还提醒我告知读者,维也纳的日票是以24小时计的,所以不会在午夜过期。

上次买的茜茜公主套票,就包括美泉宫的全程套餐,涵盖40个房间,不仅有主要的国家大厅,还有许多名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如茜茜公主,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我们是在官网上买的套票(https://www.sisimuseum-hofburg.at/en/tickets/tickets-prices#sisi-pass)。互联网上有各式各样的网站兜售美泉宫的参观票,许多提供导游,其实官网买票最靠谱,还自带语音导游(包括中文)很方便。

游记写到现在,这篇是最辛苦的。时间已经过去4个月,当时没有记下来,现在回过头来根据照片查资料,有点千头万绪的感觉。所幸在美泉宫的礼品店里,买了本“美泉宫”的书,帮了很大的忙。

美泉宫全景

 

从哪儿开始呢?就从美泉宫的来历说起吧 !(不喜历史和博物馆者勿进)

美泉宫这块地方最老早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狩猎行宫,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Maximilian II)在1569年买下,1612年,皇帝马蒂亚斯(Matthias)在一次狩猎中口渴,发现一口清泉,便说出“Welch’ schöner Brunn!”(“多么美丽的泉水!”)。“Schönbrunn”(美泉宫)因此得名。

17世纪末皇帝莱奥波德一世(Leopold I)下令在这块地方建造一座在设计和规模上都效仿法国凡尔赛宫的宫殿,美泉宫始成规模。参观时,你确实能感受到不管是内部房间的构造还是花园的设计,都和凡尔赛宫非常相似,体现了巴洛克式的和谐、对称与壮丽。所以,它也被称为“维也纳的凡尔赛宫”。

但它也有洛可可的精致华丽。17世纪末土耳其入侵奥地利,美泉宫损毁严重,是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将其改造和发展成了哈布斯堡王朝辉煌的夏宫,并赋予了它洛可可的华丽风格,超越了凡尔赛宫。1996年,当之无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个皇帝那个女皇的,你肯定晕乎了吧,那么在正式进入王宫前,我们还是先来捋一捋复杂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公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历史和关系吧。

哈布斯堡家族和神圣罗马帝国其实不是一回事。哈布斯堡家族是一个强大的欧洲贵族家族,从今天的瑞士一带起家。但神圣罗马帝国在中世纪的欧洲,则是一个政治实体,由许多公国、王国、公爵领地和自由市镇组成,像个松散的邦联,并由选举产生它的统治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273年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罗马德意志国王,逐渐开始控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后来通过联姻、继承和战争,哈布斯堡家族不断扩大势力,控制了奥地利、波希米亚、匈牙利、西班牙、尼德兰和美洲殖民地。有一句著名的民谣就是“让别人打仗,你,幸运的奥地利,结婚去吧”。这么说吧,从1438年到1806年帝国解散,哈布斯堡家族几乎垄断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职位。所以中世纪的欧洲,其实就是哈布斯堡的王朝。

1806年,拿破仑掀起的战火席卷欧洲,在重重压力下,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 (Franz II) (同时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首领)宣布解散神圣罗马帝国,代之以 奥地利帝国,一个由奥地利、波西米亚和匈牙利整合而成的新的独立国家(成立于1804年),这个新国家高度集权,完全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与之前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完全不同。

而奥匈帝国则是到了1867年才成立。当时奥地利帝国面临着内部民族主义的挑战,特别是匈牙利人要求获得更多的自治权,所以奥匈帝国是哈布斯堡家族妥协后成立的一个二元君主制国家,即它由奥地利帝国(包括了波西米亚/捷克)和匈牙利王国两个完全平等的君主国组成,它们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但在外交、军事和财政上是统一的,皇帝也只有一个,所以奥匈帝国的皇后茜茜公主既是奥地利的皇后也是匈牙利的皇后。

再说回到奥地利王国/奥地利公国,它只是一块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或者说是神圣罗马帝国松散的邦联制度下的一个邦国,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帝国,虽然它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核心部分。比方说,美泉宫的一位重要的女主人玛丽亚.特蕾莎(Maria Theresa),她是18世纪又有影响力,又深受人民爱戴的奥地利王国的女皇,但因为是女的,她当不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个职位只能由她的丈夫弗朗茨一世(Francis I)担任,所以特蕾莎也被称为“Empress”(皇后)。

这张哈布斯堡家族图是我在美泉宫入口处拍的,我把上面提到过的名字都框起来了。(因为当时还未想到要开博写游记,所以这张很好的哈布斯王朝家族图没拍全)。

 

在这张家族树截图的顶端,我用红框框出来的就是茜茜公主(伊丽莎白皇后)和他的丈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见下图),他是第一位奥匈帝国的皇帝,也是在位时间超长(68年)的一位皇帝,一直到1916年11月才去世,亲历了19世纪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整个变迁。他是在美泉宫去世的。由于末代皇帝卡尔战败后从美泉宫退位,所以实际上,他也是最后一位拥有美泉宫的君主。

 

好啦,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就进宫游一游。

美泉宫正门,气宇轩昂,确实有奥匈帝国的气势。

 

艺人摆拍装成莫扎特塑像的样子迎宾客,要不是看见了地上那个打赏罐,我还真被骗了。

 

美泉宫外面,是著名的海神喷泉(Neptune Fountain),又叫许愿池,古罗马海神尼普顿(Neptune)手持三叉戟,骑在海马上,象征哈布斯堡王朝对自然和海洋的掌控,这里,既是花园的中心点,也是迎宾点。

 

 

美泉宫共有1441个房间,但对外开放的只有40间。

先要穿过一个小礼拜堂。

 

我们的参观就从位于西翼的茜茜公主的丈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私人空间台球厅开始,台球,在19世纪的宫廷里是非常流行的活动,约瑟夫一世也热衷于这项体育活动。

 

中间镶嵌在白金镶边护壁板中的画作名叫《首次授予玛丽亚.特蕾莎勋章》,创作于1758年,描述的是哈布斯堡王朝历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

 

接下来这间是接见厅,又叫桃木厅,富贵华丽,因1765年左右铺设了昂贵的胡桃木镶板而得名。它是在特蕾莎女皇的丈夫弗朗茨一世(Francis I)去世后,为与特蕾莎共同摄政的儿子弗朗茨二世(Francis II)布置的,用来接待大臣和臣民,就像是我们古代皇帝上朝的大厅,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龙椅:)。弗朗茨二世就是那位宣布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成立奥地利帝国的皇帝,他也是约瑟夫一世(茜茜公主丈夫)的爷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茜茜公主丈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I)的办公室了(两个不同时代的皇帝中文都叫弗朗茨,我必须标出英文以示区别)。约瑟夫一世一生勤政,生活俭朴。办公室唯一的奢侈品是茜茜公主的肖像,桌上,墙上,到处都是。他一生挚爱茜茜公主,只求付出,不为回报,正是在他默默的宠爱保护下,茜茜公主得以拥有宝贵的自由,常年在外旅游。这种牺牲的爱令人唏嘘。

 

 

约瑟夫一世的卧室同样简朴,一张简陋的铁床,一只祈祷凳,以及用来洗漱的大理石脸盆,见证了这位朴素节俭,平易近人的皇帝的生活。在茜茜公主远离宫廷的日子里,他过着军旅一样的生活,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用冷水洗漱后,就跪在祈祷凳上,开始他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的晨祷。1916年11月21日,这位86岁高龄的皇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荡中,在这张看起来分外简朴的铁床上安然辞世。

 

这间楼梯阁是茜茜公主的写字间。美泉宫是她逃离维也纳宫廷后常住的地方,在这里她写下了许多信件、日记,还有诗歌。这个房间曾有一个螺旋楼梯(现已不复存在),通向她一楼的私人房间。这位拒绝严格的宫廷生活,热爱自由的皇后,可以随时从这里离开宫廷,而不会被守门和侍卫看到。正是她丈夫的保护和爱,使她获得这样特殊的自由。

 

梳妆室是茜茜公主居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美容护理和身材锻炼是她的固定日程。她有特殊的美容秘方和减脂餐,那头漂亮的,几乎长及脚踝的秀发,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来打理,她的美发师因此也成了她最亲密的知己之一。写到这里,我怎么脑海里浮现出了菲儿的形象呢,哈哈,热爱减肥餐和排毒的菲儿穿越了呢:)

言归正传,有关茜茜公主永恒美丽的神话其实是由她本人一手造就的。从42岁起,她就不再让人给自己绘制肖像,在公共场合也会用扇子遮住自己的脸。用现代的话来说,茜茜公主可能有社恐症和忧郁症。

 

这是茜茜公主和约瑟夫一世公用的卧室。这对夫妇只在结婚的头几年共用寝室,后来茜茜公主就更喜欢住在她一楼的私人房间里。墙上挂着的是两人的肖像。年轻时的茜茜公主真是美丽,她也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相比之下,弗朗茨.约瑟夫则由于她不在身边而变得越来越孤独。1898年,茜茜公主被刺杀后,约瑟夫仍对她念念不忘。据说,在皇帝孤独的日子里陪伴他左右的是一位叫卡塔琳娜.施拉特(Katharina Schratt )的维也纳著名女演员,促成这段情谊的竟是茜茜公主本人。试想,有哪一位妻子会给自己的丈夫牵线搭桥介绍红颜知己呢?除非是不爱自己的丈夫。一辈子单方面付出的约瑟夫一世爱得实在辛苦。(这应该是海风随意吹博主所说的“好男人”了吧,也间接证明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理论,LOL)

 

 

 

这间皇后沙龙及尽奢华之风。1854年,在茜茜公主即将于约瑟夫成婚之际,皇帝为沙龙配备了新的家具。家具采用了新洛可可风格中标志性的白金镶边。真丝锦缎搭配镀金的家具、烛台和时钟,时髦,时尚又奢华。但这些外在奢华又怎能锁得住茜茜公主向往自由的心呢?

 

这间家庭餐室必须要介绍一下。它本来的名字叫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房间,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在法国大革命中和夫君一起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7岁,她是奥地利王后玛丽亚.特蕾莎最小的女儿,备受宠爱,享尽荣华富贵,但最后却连有”欧洲最强女君主“之称的玛丽亚.特蕾莎也救不了自己的女儿。这间房间的墙上原本挂着一幅挂毯,绣着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她的三个孩子,是拿破仑三世(Napoleons III)送给美泉宫的礼物,房间因此而得名。但在这间房间被改作家庭餐室后,挂毯就被这幅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年轻时的肖像所取代。这里的晚宴只限于皇室成员的小型聚餐,气氛比正式的宫廷宴席更温馨随意。

 

这间黄色沙龙摆放了玛丽亚.特蕾莎执政时期的原装家具,曾被称为“黄色火焰房间”,那艳黄沙发也确实会闪瞎眼!只有在美泉宫的气场下它们才不会让人觉得艳俗。墙上挂着的多幅粉彩画,是日内瓦画家让.艾蒂安.利奥塔尔(Jean-Etienne Liotard) 的作品,描绘的都是平民阶层的儿童,深受玛丽亚.特蕾莎的喜爱,被采买来装饰房间。

 

阳台厅里摆放的是玛丽亚.特蕾莎和她的孩子们的肖像画。。这位权倾一世的奥地利女皇一生共生了16个孩子,只有十个存活下来。儿子们非皇即王,女儿们也通过联姻嫁到欧洲各国王室,他们几乎把整个欧洲王室都连成了一家。所以才有了那句著名的“让别人打仗,你,幸运的奥地利,结婚去吧”的民间俗语!

 

这是我最喜欢的明镜大厅,规模上是不及凡尔赛宫的镜厅的,但是谁让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呢?1762年10月13日,年仅6岁的莫扎特举办第一场音乐会,向特蕾莎皇后首次亮相,在这儿。蓬荜都能生辉,更何况被点满了蜡烛的枝形吊灯和墙灯以及水晶镜的反光照得如同白昼的明镜大厅呢?

 

 

这间小巧精致的圆形房子叫中国阁,称得上是宫中最豪华的房间。18世纪的欧洲王室,偏爱中国和日本艺术,玛丽亚.特蕾莎也不例外,她所收藏的来自东亚和欧洲的瓷器,多达300件。这间大厅的地上就摆放着中国康熙时代的青花瓷器。四周的白金镶边护壁板中镶嵌着 绘有山水风景和风俗场景的中国漆板。

 

这是雍容华贵,权倾一世的特蕾莎女皇。

 

这幅巨幅画作非常引人瞩目,它是特蕾莎女皇1760年在王位继承人儿子约瑟夫(Joseph)和法国波旁-帕尔马家族的伊莎贝拉(Isabella)结婚之际委托大师做的画,描绘了在维也纳霍夫堡宫的这一喜庆场面。这次联姻当然也是一项政治举措,旨在巩固哈布斯堡王室与法国波旁王室之间的新联盟。但是人算不如天算,30年后,这个联盟随着波旁王朝的倒台也分崩瓦解,特蕾莎女皇甚至无力救自己的女儿,路易十六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一命。

 

这间典雅的蓝色系房间真的就叫“蓝色阁”,或瓷器厅,是为了纪念玛丽亚.特蕾莎女皇和她丈夫弗朗茨.斯蒂芬(Francis Stephan)幸福美满的婚姻,也为记录这位女君主对中国风的偏爱。瓷器厅里无瓷器,倒是挂满了以蓝色水粉为主创作的中国主题画作(213 幅),它们的作者竟然都是皇室成员自己,包括了弗朗茨一世和他的女儿、女婿和儿媳。。。看得出,这一家人之间感情深厚,和睦相爱,也其乐融融,用他们自己的画作来装饰这间纪念大厅寓意深刻。我也非常喜欢这淡雅的色彩。

 

 

 

接下来这间百万厅,反差太强烈了,浓烈的色彩,饰金的旋涡形镶嵌板,充满异国情调的紫檀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里珍藏着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微型拼贴画,图像精致逼真,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每一幅贴画,都记述着一个民情风俗的故事吧!  在这间由百万大洋堆砌成的房间 ,仿佛我的耳边也飘过了古老的波斯音乐。

 

 

 

 

最后上一张全家福画 -- 上面画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Francis I),他的妻子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以及他们的11个孩子(另外5个都夭折了,但真正活到成年的只有10个)。这是哈布斯堡王朝最繁荣的时代。特蕾莎女皇就是后来茜茜公主的丈夫约瑟夫一世的曾曾祖母。(照片有点反光,请原谅)。

 

40个房间参观完了,倒是一点不枯燥,像读完一本历史书,我也和这些古人擦肩而过,动情之时,仿佛还和他们握了手,问了安。我想起一句话:“铁打的地盘流水的兵”,用在这里倒也合适。几百年时间里朝代轮转变迁,古人的踪迹何处寻,唯有这些古旧房间似乎仍存留着他们的气息,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此时,我敬仰的周时安大哥作词的“生之追寻”这首歌在我脑海里响起 -- “淌过历史的长河,问沧海桑田,昔日英雄豪杰,今日却又何在?走过人生的旷野,问大地星空,客旅浪迹天涯,何处又是归宿?看世间都是名与利的行船,却不见满足的心灵归帆。叹人生来也无所知,去也无奈何,恰似沙滩印痕浪涤不再,追寻,追寻,生之追寻。漫漫长路,何处寻平安?” 我们的人生若不寻着基督,和他一起走入永恒,我们最终,也将和这些古人一样,走入历史,成为虚空。(要问如何寻着神,请看我的这篇“A Thin Place”

意犹未尽的我,在礼品店买了两本书 --中文的《美泉宫》和英文的《维也纳》。我对旅游地的纪念品,大都无感,唯有书,每到一地必买,是收藏,也是念想,在家里时时翻一翻,读几页,就像品陈年的酒,回味无穷。

 

下一篇,我们去逛美泉宫的花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qingxian' 的评论 :
谢谢补充!我也看见了,是那种高高大大的彩色搪瓷大缸一样的东东吗?有的还有彩绘呢!开头不知道是啥,后来查了一下,原来是暖气炉。在捷克的城堡里,也看见过。原来一直用到1990年呀!长知识了。谢谢qingxian!
qingxian 回复 悄悄话 我对美泉宫每个房间里的暖炉最感兴趣。这些暖炉装饰配合房间布置。暖炉一直在使用,直到 1990年。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加拿大姥姥' 的评论 :
艾玛,姥姥给我布置作业了。这么多呀,我要挠头了,待我好好想想。我月底回国,要到12月才回来,我有一个多月可以好好思考:)我的游记还有4篇,回国前一定写完。谢谢姥姥啊,费神给我整出这么多文章的提纲,够我忙活几个月的了,哈哈!

姥姥保密,就是不告诉我通关结果,好吧,我就静等姥姥的文章来揭开谜底吧 !

最后祝姥姥周末愉快!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谢谢水星大哥的夸奖和留言,也很高兴我的游记可以多少有点帮助,我继续努力接着写,在月底前写完!真羡慕水星大哥又要去维也纳了,退休了身体又好真是件有福的事,可以随心所欲地周游世界,喜欢的地方去多少次都不嫌多。哦对了,你说下载了Wienmobil,记得如果买单程票,等坐上车再买。两个人票子可以一起买。

“娜佳以前是翻译,现在是码农,多面手啊。” -- 是啊,我以前还是俄文翻译呢,到了美国,为了生存,人生重新开始,这就是美国梦,多晚做都不晚:)如果想知道我在美国职场的打拼,水星大哥有空可以读我的这两篇博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825/202507/21881.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825/202508/1767.html

最后祝水星大哥和水星大嫂欧游愉快!
加拿大姥姥 回复 悄悄话 小天使好,昨天我给你的留言说跟着你走世界,今天我想跟你说还不止我想问你,你原计划一共要写到几篇,等你的原计划完成之后,我建议你还可以继续写。一你在美泉宫小卖部首先买了一本书,你说对你帮助很大,你还可以具体说一说如何很大,因为对我少读书的人,你这句话就像画龙点睛。二,中国阁,你的文章里大约是这个小题目,那么早中国与欧洲,欧洲与中国就有了文化交流与渗透,这个你还可以多展开写一些具体事例。三1411间房让我想到了北京故宫有多少间和一个半间的房子?你在北京读过书,你可以把你了解的北京故宫的情况合在一起写一写,比如,故宫看见的奢华和你看见的房间涉华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第四,我看见你有一个雕塑人物的照片,地上还有一个相同小桶,和这个人物雕塑合为一体,应该是别具匠心的,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还有没有让你追忆展开写的。第六关于茜茜公主,你说了一句话,外在的奢华能挡住她追求自由的心吗?你可以把他作为另一篇的标题文章来写,比如后来拍成电影电视剧结合一块儿写。第七,她的婚房奢华最后婚姻。是什么,在与咱们现在国内的一些要彩礼或者是什么什么等等的一些具体事例,你写在一块儿是不是也可以另成一篇文章?第八维也纳的音乐大厅你是否可以把咱们国内一些谁,谁,谁,去那里开演唱会背后是什么,他们的故事是什么?你是否可以再写一篇。还有你说买日票划算,不用担心30分钟的期限,这里面的故事其实也挺多的,你可以和你的美国的车票作比较,与你在北京经历结合,或者就写出他们当地以人为本,为老百姓考虑的特别周到,给你具体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当地的民风民俗有什么联系?,,,或者说只提供给你想一想,至少你可以在原基础上至少多写出一篇也行,你说呢。这是我曾经得到文学城格利老师的指教想到的。所以如果对你有用,那就请你和我一起,谢谢格利老师。如果没有用,没事儿,就当喝你口水吧,回见继续期待你的好文章。对了,再把格利老师说的一句话送给你一愉快写你的文章,相信你的正能量来源于你自己。与你共勉。这句话对我特别有帮助。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哇塞,这些房间的照片真的拍得太好了,感觉里面人不多呢,不像凡尔赛宫里面人挤人。娜佳的文,总是资料翔实,人物刻画细腻。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隐忍深情”写得很动人,尤其是他对茜茜的默默付出和孤独晚年,很具画面感。” +100! 完全同意菲儿的话,娜佳这篇文章写的真好。又有美图,又有详细的讲解,让我大涨知识。我当年进美泉宫里面不准照相,所以我没有什么图片,这次大大扩充了眼界。娜佳以前是翻译,现在是码农,多面手啊。再过一个月我也要第3次去维也纳了,刚才赶紧把Wienmobil下载了。今天下午也把金色大厅的莫扎特音乐会票订了。谢谢娜佳!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姐耐心读完我烧脑的长文。我自己蛮喜欢的,虽然辛苦,但却好像是完成了一个大作业,把我心里原来不懂的那部分全补齐了,给了自己一个交代。麦姐说:“俺本来不爱写游记,但开写之后,发现很有意思,在写游记的过程中获得了比游的时候更多的知识和感悟。”我就是这个感觉,我对美泉宫的喜欢始于写游记的时候,逛的时候,只觉得乱哄哄的,真没啥好看的,哈哈。

麦姐的点评也精彩。奥地利的历史中,确实最出彩的就是茜茜公主的故事了,甚至赋予了她神话般的光环,你看,我们两天的参观,都是围着她展开的,但真正让我感动的却是约瑟夫皇帝,他一辈子过的是苦行僧般简朴的生活,对茜茜公主孤独的爱则陪伴他一生,“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不知这是幸福还是痛苦。握手麦姐,俺静等麦姐“慢悠悠”的新更:)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娜佳花费时间写了如此翔实的美泉宫游记,跟着你云游,还学了历史听了故事。关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隐忍深情”,娜佳分析深刻,特别赞同,人们总是比较关注茜茜公主爱好自由的天性,以及在皇宫里受到的压抑,其实弗朗茨才是最郁闷的哪一个,夹在母后和妻子中间,还要担负国之重任,茜茜公主的任性让他无可奈何,但他一直对她无条件的宠爱。
“40个房间参观完了,倒是一点不枯燥,像读完一本历史书”,娜佳的解说词更是精彩,配上华丽丽的图片,俺也跟着娜佳导游参观了这些房间,弥补了俺没有实地一游的遗憾。而且我现场看,可能收获还没读你如此丰富的游记大呢。

看到你上篇留评回复中提到“每次写完游记,再读一遍,都觉得比游的时候更好玩”,握手,同感,俺本来不爱写游记,但开写之后,发现很有意思,在写游记的过程中获得了比游的时候更多的知识和感悟。所以亮妈有个说法:出游分三个阶段:计划,出游,游记总结。这样才算完美。互勉!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加拿大姥姥' 的评论 :
亲爱的姥姥唉,正想您呢,昨天的比赛怎样了?我记挂着呢!
谢谢姥姥夸我写得好,您别看糊涂了才好,我写得太复杂了,
我买的那本书就是中文的,人家都给翻好了。不过翻得不太好,我写的时候都给改过了,通顺一点,我以前在国内就是做翻译的,姥姥看人很准的,哈哈!
姥姥的评语都是抓重点,确实婚房卧室那段最好看,我还引用了海风姐的“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呢,不知她读了没有。
谢谢姥姥啊,看见你留言,我高兴。
加拿大姥姥 回复 悄悄话 小天使你好,谢谢你带给我这么美好的享受,这一次我学聪明了一点,我把你的文章看完刚要点下边的留言的时候跑丢了,第二次又点又跑丢了,你猜我有了什么聪明的好办法呢?我回到了你的博客位置,这样写比较稳定,不会丢。我想到了一,你可不可以把你写的这些好文章给当地寄回去?看看能不能给你一个旅游专家的小贴士,第二你买了一本美泉宫的书,你问问他们有没有中文翻译,如果没有你可以承担,让他们给你稿费。之前有一位在一个地方参观的中国小姑娘就帮他们做了这件事情,意外得到了稿酬。因为你的旅游文章写得太好了,让我身临其境,正好我都没去过。茜茜公主,我是在电视剧里看过,如今你居然连她的婚房卧室都去了,其中说了一句话,外在的奢华能锁能锁住她追求自由的心吗?你问的太好了,顺着你的问题能够想出好多个问号和答案。谢谢你的文章,跟着你走世界,谢谢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临帖,我觉得自己越写越小众啦, 哈哈!
你的凡尔赛宫和玛丽皇后的故事写得比我接地气,生动有读头。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我这篇文中也有提及,她就是特蕾莎女皇宠爱的小女儿,嫁到法国去的。
菲儿读到这句了吗?“梳妆室是茜茜公主居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美容护理和身材锻炼是她的固定日程。她有特殊的美容秘方和减脂餐,那头漂亮的,几乎长及脚踝的秀发,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来打理,她的美发师因此也成了她最亲密的知己之一。写到这里,我怎么脑海里浮现出了菲儿的形象呢,哈哈,热爱减肥餐和排毒的菲儿穿越了呢:)”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这篇比上篇还文艺,娜佳花了不少功夫写这些游记。学习了历史,还有家谱。“美泉宫共有1441个房间,但对外开放的只有40间。”,哇塞,这些房间的照片真的拍得太好了,感觉里面人不多呢,不像凡尔赛宫里面人挤人。娜佳的文,总是资料翔实,人物刻画细腻。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隐忍深情”写得很动人,尤其是他对茜茜的默默付出和孤独晚年,很具画面感。茜茜公主的自由灵魂与她的“忧郁”形成鲜明反差,让人感叹皇室金笼中的孤鸟。和我写的玛丽皇后有一拼:)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2111/19428.html


艺人摆拍装成莫扎特塑像的样子迎宾客真的很像,我们在新奥尔良也经常被这样的真人骗到。

赞好文!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和'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姐和菲儿,大早上/大晚上的过来占座。我今天也忙,咱回见啊!
这篇文章蛮烧脑的,一大堆历史和人物,真要静下心来慢慢读,没准还能揪出我的错呢!:)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挤挤,现在忙,一会过来!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美泉宫俺没去,正好在娜佳这儿补上,等明天清醒的时候好好学习。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艾玛,沙发发发,睡前先替朋友们占座,明天来细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