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因为要赶早上9点的火车去维也纳。在酒店宽敞的苏俄风格的餐厅吃完最后一顿心满意足的自助餐,我们叫了Uber,直奔火车站。
顺便吐槽一下捷克的火车站,外貌老旧,系统落后,电子显示牌布局混乱,不事先做过研究很难一下子找到自己的站台,所以建议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到火车站,留出充裕时间找到发车站。我们长了个心眼头天晚上吃完晚饭,消食散步走到火车站研究好了怎样找到站台的方法。我们订的是RegioJet火车公司的快车票,在火车站大厅的显示牌上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公司的列车标记。问了询问台,才知道这个公司在地下。在地下层的车次显示大屏幕前,我们看着捷克文的外星文字,搞了半天,才研究明白Severni(北端), Jizni(南端)和Peron(站台)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布拉格其他地方都有捷英双语的指示,唯独老旧的火车站,全是捷克文,也蛮奇葩的。
一个高大的捷克小伙子主动过来帮助我们。不过,他自嘲自己也看大不懂,每天只知道去自己通勤火车的那个月台。为了我们,他着实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番。捷克人的热情(包括前面提到的导游Gustav)让人感觉温暖。和后来奥地利人的傲慢以及匈牙利人 的粗鲁,天差地别。
这是我们的车票。两个人才38欧,出奇地便宜。没必要订一等座,我们的经济座就很舒服。
我们顺利坐上火车,下午一点多就到了维也纳。没留下照片,但是火车站的先进,大气,是捷克布拉格火车站不能比的。
维也纳之行,也是我们特别期待的,它从13世纪起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更是后来的奥匈帝国首都(与布达佩斯共治)。历史上,它虽经历蒙古入侵(1530)和奥斯曼帝国的围城(1529, 1683),每次它都能绝处逢生,在危机后重建,并逐渐成为中欧文化与政治中心。这里又是音乐之都,莫扎特、海顿、施特劳斯。。。都在维也纳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不朽的作品。在布拉格有一次吃饭,邻桌的几位来布拉格度周末的维也纳年轻人就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们,他们来自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据介绍,维也纳连续几年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当然物价也是排在榜首的,哈哈!
言归正传,我们入住的酒店式公寓Adina Serviced Apartments Vienna就在火车站对面,步行两分钟就到,太方便了。宽敞的studio房间,自带厨浴,个人觉得比酒店舒适。这是booking上的照片,真的就是长这样。我们订了四晚,才660美金,在物价高昂的维也纳,性价比很高,唯一不足的是它不包早饭,可以去隔壁的主店22欧吃buffet,我们试了一天,比布拉格差远了,后来几天就选择自己解决。
照片取自booking.com
在楼底下,我们发现了ALDI的LOGO,于是收拾停当,便马上下楼去ALDI买水买蔬菜和面包。如在美国一样,便利又经济。好奇的是,为什们明明是ALDI的标志,但却写着Hofer呢?后来一查,才明白,ALDI是德国超市牌子,进入奥地利时,发现“ALDI”这个名字已经被本地另一家公司注册了。为了避免商标纠纷,就选择了Hofer这个名字,这是当年收购的一家奥地利本土折价超市连锁店的名字。不管叫哪个名字,本质上是一个体系,但Hofer这个名字沿用到今天,大家也习惯了。
(网络照片)
时间不尴不尬,我们决定午饭对付一下,趁天色尚早,去美景宫看花园美景。对,你没听错,是美景宫(Belvedere Palace),不是美泉宫。美景宫离我们住处走路才10分钟,是一个美术馆,建筑是巴洛克宫殿风格,内藏奥地利的国宝画作古斯塔.克林姆特的“吻”,见下图网络照。它原本是萨伏依亲王欧根亲王(Prince Eugene of Savoy)在十八世纪初修建的夏宫。在他去世后,被玛利亚.特蕾莎女王购入,成为皇室财产。
我俩对画作不懂,加之离关门时间也近了,所以直接跳过博物馆,奔花园。美景宫其实分为上美景宫(Upper Belvedere Palace)和下美景宫(Lower Belvedere Palace),由一条中轴花园连接。
我们从上美景宫的正门进入,无需买票。黑色的铁艺镂空正门高大华美,两侧有白色石柱,上面有威严的狮子雕塑守护,金色盾徽象征奥匈帝国的威严气势。
美景宫前的花园里郁金香正怒放,和喷泉,宫殿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美中不足,美景宫的一侧在维修,搭着脚手架,影响了总体的美感。
美景宫的屋顶上排列着一排白色雕像,可能是一些古典神话人物,不仅是装饰,也是宫殿象征权力的图腾。
宫殿门口和花园两侧有许多狮身人面像,雕工精细,姿态各异。因为古时是亲王的宫殿,我想是代表力量和守护(狮身)以及权力和智慧(人面)的平衡,暗示着宫殿主人的身份和威望。
美景宫地势高,远远望去,维也纳内城的地标性建筑尽收眼底。那座黑灰色的尖顶教堂就是圣斯蒂芬大教堂 (St. Stephen’s Cathedral) 。
这尊“驯马者”的雕塑,寓意人类征服自然野性的古典主题,也隐喻欧根亲王作为现代英雄的军事成就 -- 他一生领导哈布斯堡军队多次击败奥斯曼帝国,被视为奥地利的救星。据说,欧根亲王本人是这座夏季宫殿和园林建设的艺术赞助人,他命令将园林打造成“神话乐园”,并以神话人物比于自身 -- 例如,亲王常被比作阿波罗(Apollo),而驯马主题强化其“驯化敌人”的形象。欧根亲王是法国路易十四的侄孙,却选择为哈布斯堡效忠,击败土耳其扩张,包围了欧洲基督教世界。所以这尊雕塑也象征着启蒙时代“理性战胜野蛮”的理念。
美景宫的园林设计整体受凡尔赛宫影响,由多米尼克.吉拉尔(Dominique Girard)规划,喷泉和众多神话雕塑总计约30多尊,沿宫殿正轴对称分布,很好地体现了欧根亲王的军事荣耀和艺术品位。
这座喷泉池位于美景宫上花园和下花园之间的中轴线上,水池里,海神们在嬉戏玩水,左右台座上半人半鱼的形象,则是特里同(Tritons),海神波塞冬之子。整个喷泉群也契合了这座巴洛克花园“人驾驭自然”的主题。
这尊雕塑,希腊神话里的大力神赫拉克里斯(Herakles),肩扛木棒,腰缠兽皮,和身边的青春女神赫柏(Hebe)窃窃私语,英雄爱美神。只是英雄和美神都几百年没洗澡了, 呵呵!
经过阶梯往下,穿过修剪整齐的树篱小径,就是下花园的出口了。
美泉宫反面。
出了大门,没走几步,就到了金色大厅(Vienna Music Society),我们过几天要来这儿听莫扎特音乐会,先来认认路。夕阳映照下的金色大厅,美轮美奂,真的抹上了一层金色。它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从1939年开始,这里便是每年新年伊始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
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内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我们几天后要听的音乐会,就是在勃拉姆斯厅。
这座建筑位于维也纳内城,我们绕来绕去,老是经过它,好像一个地标。一查,原来这是奥地利著名的维也纳保险集团(Vienna Insurance Group, VIG)总部大楼,俗称Ringturm(环塔),确实是一座标志性建筑,集团成立于1824年,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相当于我们这里的MetLife吧。
这是一家啤酒店,坐满了年轻人,这里喝啤酒是免费的,点菜才收费。我们在中欧旅游,不由也融入这里的啤酒文化,开始喝啤酒解渴。这里的啤酒入口是甜的,又解渴又爽口,比水还便宜。
我们的晚餐是在这家金龙中餐馆解决的。老板娘是杭州人,菜做得不错,南方口味,笋干炒牛肉有浓浓的烟火味,笋干据说是从杭州带回来的。和老板娘套了半天瓷,因为我家LD也是杭州人,可她不买账,最后让她给我的水壶加满水,愣是收了我一欧。欧洲的饭店没有硬性小费,但是要喝水绝对是收费的,通常是三欧,一欧可能是看在半个老乡的份上:)能在寸金寸土的维也纳内城站住脚,可见老板娘本事不小。席间,还来了一个十多人的小团队,清一色的中国年轻白领,胸前挂着公司的名牌,还有两个本地人带队,说一口流利国语,我猜是国内来的技术交流团队,过来取经的。不知为什么,“弯道超车”这个字眼闪过脑际。
晚风轻拂,我们饭后一边散步消食,一边顺道走回酒店,路上行人如织,很多是饭后出来乘凉的,街头有啤酒铺,年轻人边喝啤酒边聊天,都无需下酒菜。维也纳,是个不夜城,也是个宜居的地方。在这里,我似乎找到了夏夜在上海南京路、淮海路闲逛乘凉的感觉。
谢谢麦姐读我的维也纳游记,隔空握爪一下,我们算是认识了哦:)麦姐的游记,我一直有在跟读,只是作为城里的新人,我不好意思留言,哈哈!那篇“萍水相逢,两个话痨的浪漫一夜”,写得太浪漫诗意了,相比之下,我的游记只是报流水账,小妹级的,谢谢麦姐表扬。
这家酒店,我觉得订得特别英明,又方便又省下了车马费,太值了,我们英雄所见略同喔!
刚从姥姥那儿回来。这回太烧脑了呀,读着读着就lost了,真不知姥姥怎么写下来的,也不知大伙儿接受不接受得了。我晚上再去读几遍,像大学的精读课,估计得圈圈点点,才能读下来:)
谢谢菲儿临帖!现在都习惯了呢,没见菲儿过来喝下午茶,就着急,哈哈!谢谢好菲儿!
ALDI的故事我是这次才学到的。我们家门口好几家,还有Lidl,都是我喜欢的平价超市。
欧洲餐馆收水费,臭名昭著,我在西班牙被收了三欧,还告诉我这是温开水哦!一欧算是平价,念在半个老乡份上,算了,不计较了:)我们后来学乖了,渴了,就买啤酒喝!
谢谢“chatgptcn”的好建议,这次时间不够,只能走马观花打卡游。下次一定慢慢悠悠自驾了,沿莫拉维亚乡间小路开去维也纳,逛遍那些小众景点 。
水星大哥说好看,我就写得起劲!
FlixBus我在葡萄牙坐过,又舒服又便宜。这次本来也打算坐来着,但火车票实在太便宜,哈哈。
维也纳我太喜欢了,下次再去一定多住它几天。
很棒的游记!ALDI,Hofer故事原来听说过,我们家最近的店就是ALDI,有时家里突然发现没啥了,会去这里买。美景宫真是精致秀丽。“吻”很出名,我在别处也见过仿作。巴黎我们去的餐馆倒是没收热水钱,我一般是主菜里面的蔬菜要双份。但在伦敦有一家好像也收了热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