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佳8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正文

零的奥秘

(2025-08-10 11:38:25) 下一个

有一次听牧师证道,讲到摩西受上帝差遣,去拯救以色列民时,和上帝讨价还价,问上帝叫什么名字,上帝就告诉他:我是我是(I Am I Am),中文译成“我是自有永有的神”。这个翻法真是绝妙,因为世上万物皆是受造物,追根溯源,一定回到造物主上帝那里。万物虽有名字,但皆由造物者所起,名字所代表的,也只是受造者短暂生存时空的一个辨识标记而已。唯有我们的上帝,无人配给他起名,所有的名字在他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因为他创造万物,世界是他的脚凳,他坐在高天之上为万王之王,权柄荣耀能力全属他。还有什么比“I Am I Am” (自有永有) 用来称呼神更贴切的呢?

我读过一本科普类读物《零的历史:一个危险的想法》(Zero: The Biography of a Dangerous Idea)。小书的作者是美国《科学》杂志时任记者查尔斯.赛弗(Charles Seife)(现在去NYU当教授了)。作者在书中描述人类怎样在文明起源初期拒绝接受和逃避零的存在,到科学发达的今天,在探索宇宙历史,向外太空推进的过程中,却发现零无所不在,没有零(Zero)和无(Void),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更不会有宇宙的明天,零的历史,实际上就见证了神的存在,他从无创造有,是全能全有的宇宙之王!

有趣的是,零永远和无限并存,它们是一对双生儿,即相等又相反,它们是阴和阳,自古至今,无和有,虚空和永恒,一直是科学和宗教永恒的话题,也是两者间纷争的由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了“第一推动者”的理论,即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是由因果关系推动的,如果用倒叙的方法一直往前推,一定会有一个第一推动者,而这个第一推动者是永恒的不变的。但是由于知识的有限,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以及后他几个世纪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却都否认零和无限的存在。他们相信宇宙是有序的,可以预知的。有限的宇宙星体围绕地球和谐运转,外星体推动内星体,发出如天堂般美妙的音乐。这种哲学观受到中世纪教会的推崇,因为它与“创世纪”的“起初,神创造天地”的理念是呼应的,神就是宇宙万物存在与运动的根源。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就是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哲学推论发展并完善了他的神学理论 , 在这个有限的宇宙的最外层,上帝,这位始作俑者才是推动这些星体运转的终极推手。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逻辑学让位于认知学,哥白尼的日心说取代了托勒密的地心说,随后的布鲁诺又在哥白尼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当时被称为异端邪说的“宇宙无限论”,他虽被当时黑暗的教会处以火刑活活烧死,但真理无法抹杀,人类也无法永远将零桎梏在哲学的雄辩中,相反,上帝借着零,给我们描画出一幅美丽的宇宙图。(圣经是永恒的真理,但人的认知和对圣经的理解却不是真理,科学的发展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来理解圣经的真理)。

换一个角度,让我们试着来看下面这道简单的五步数学论证题(摘自《零的历史:一个危险的想法》)–

 如果a = b = 1,那么

  1. b2 = ab ;
  2. a2 =a2 ;
  3. 等式2减去等式1: a2- b2= a2- ab
  4. 简化一下得到: (a + b)(a – b) = a (a – b)
  5. 去掉两边共有的(a – b)最终答案是a + b = a, 即 b =0

咦?一开始我们便设定了a = b = 1 呀!怎么最后 1会等于0?让我们再来换一个数字 – 设定a = b = 2的话,套用上面的步骤,最后结论是 2 = 0; 依次类推,假设a 和b 可以是任何数字,结果便变成了 3 = 0 或 4 = 0, 5 = 0。。。。 任何数字都等于0. 这岂不乱了套?其实,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上面的谬误 – 问题出在最后一步,为了去掉等式两边共有的(a – b),我们用的是除法,即两边都除以 (a – b),而a – b = 1 -1 =0 – 我们犯了数学中“除以零”的大忌讳,任何数字除以零等于无限!零=无限!

这便是零的奥秘。当零成为除数时,所有的自然律便失效了,它成为宇宙学,数学,物理学中最难解的谜。黑洞,大碰撞产生宇宙,真空无限能量等等。。。。。。它颠覆了所有数学的论证和逻辑学的根本,并且挑战科学发生发展的基础,但如果我们承认宇宙之主上帝的存在,他从无创造出无限,一切便有了答案。圣经明确告诉我们“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世纪1: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约翰福音1:1-3)。

其实整本圣经都充满了零的奥秘!我们受洗归入基督后,生命的更新便是要倒空自己,将所有属世的不洁净靠着圣灵的帮助,从内心释放,当我们内心成为零状态时,圣灵便进入并充满了我们,使我们被重新塑造,成为全新的象主的样式;耶稣来到世上,将自己降卑为无为零,替我们受了一切的罪和屈辱,且死在十字架上,但上帝便从这无中,将耶稣升上高天,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参腓力比书2:10)。而我们平时在祷告中常说的主啊,求你将软弱的变刚强,愚拙的变智慧,生病的得医治,贫穷的变富足。。。也是这个道理 – “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 12:9)。零的奥秘,从无生出万有,便是我们自有永有之神的见证!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