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的国家:从西点到哈佛的文明清算
一、西点军校:另一种国家的开端
5月下旬,特朗普站在西点军校的讲台上。校场整肃,学员静听。
五年前,他也来过。那时,全美因黑人命贵运动动荡不安,
士兵的忠诚,被再次定义。不是对社会的多元,而是对国家的命令。
二、哈佛大学:自由堡垒成为标靶
西点尚武,哈佛崇思。这两个名字,一直象征着美国精神的两端。
特朗普对哈佛的出手,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哈佛不再只是大学,而成了政治冲突的投影幕。在特朗普眼中,
三、联邦结构:权力在重排,忠诚在上升
这并非孤例,而是更大图景的一部分。
国家安全委员会日渐式微。原本的安全事务助理,在聊天门
国土安全部的地位则水涨船高。新部长诺姆是特朗普最亲近的盟友,
四、文化对垒:觉醒与反觉醒之间
觉醒文化,本意是呼吁平权,但在特朗普的话语体系里,
这些言辞未必精准,但它们击中了某种民意
五、开放社会的关口:安全替代自由
在这一整套架构下,美国作为开放社会的形象也正在悄然退场。
安全审查制度(SEVP)成为筛选的阀门,
学术、边界、文化,这些原本流动的东西,
六、制度重塑:不是轮替,而是改写
特朗普此番归来,不只是再执政一次。他要重建。
军队的忠诚,要回到命令,而非理念。
大学的精神,要服务国家,而非挑战权威。
政府的权力,要集中,而非分散。
文化的方向,要统一,而非多元。
他试图用一种更硬朗的秩序,取代那种自由放任的流动。
七、尾声:时代的回声
也许,这一切并不新奇。每个文明的转折处,都会有一场关于
只是这一次,争论不在哲学教室,而在行政命令中。
而在西点的黄铜肩章下,在哈佛的红砖校园中,
时间会告诉我们,这究竟是重塑,还是终结。
Reply Reply all Forward Add reaction |
军队的忠诚,就是理念,但是不是WOKE的理念。
大学的精神,可以挑战权威,但是挑战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好,而不是动摇国家的根本信仰。
政府的权力,不能为民主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