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RlneVzQ41IUpb0LMHM1FKA
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震动全美尤其是科技界的总统公告未来12个月内,在美国境外、准备以H-1B身份入境美国的申请人,雇主必须为每位员工缴纳1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否则将被拒绝签证或禁止入境。
新规将于美东时间9月21日凌晨00:01生效,导致部分在海外的H-1B持签人必须连夜抢天价机票,赶在最后一刻入境美国。后有媒体报道,该行政令不会适用于已持有有效签证、再次入境美国的现有持有人(天价机票白买了?)
这个行政令影响最大的就是科技行业,更是在印度和中国的技术群体中引发震动。根据下图显示,提供H-1B签证最多的是以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Meta为代表的科技公司????
一边是H-1B震动美国科技业,另一边世界首富也易主到了一位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
9月10日,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净资产在一天内增加了1010亿美元,达到了3930亿美元,干掉了曾久居榜首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以及短暂上位过的LVMH集团创始人伯纳德阿尔诺。
今年的九月,在商业界,说是拉里埃里森之月也不为过。此次他身价猛涨,主要得益于甲骨文与Open AI 签订了一笔天价合同。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OpenAI将在未来五年内,向甲骨文支付高达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费用,合同预计于2027年生效。
拉里埃里森不仅仅在 AI领域大杀四方,他还盯上了 TikTok 美国市场。由他和 Silver Lake、Andreessen Horowitz 组成财团,预计将收购 TikTok 美国 80% 的股份,其中甲骨文集团负责为 TikTok 美国提供云服务,每年预计能带来 4.8 亿到 8 亿美元现金流。
就连娱乐圈也有他的布局:拉里埃里森的儿子掌控的 SkyDance 公司,正计划收购 Warner Bros. Discovery。(冷知识:Warner Bros. Discovery是全球最大的媒体和娱乐公司之一,旗下拥有 HBO、CNN、TBS、Discovery等知名品牌,目前的市值约为 469 亿美元)
要是收购顺利,多个知名媒体阵营尽在拉里埃里森家手中。从此,科技、社交、娱乐,三条战线齐头并进的拉里埃里森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侠。
世界巨富们的故事我们听多了,精英家庭的托举、名校光环加持、聪明的头脑、加上踩准了时代红利的眼光与运气,造就了他们。这些人物的经历和他们的财富一样,总离我们普通人的距离分外遥远。
但拉里埃里森不同,从拿了一手烂牌、拥有天崩开局的他到今天的世界首富,他的经历还真有我们普通家庭尤其是东亚小孩可以学习的地方。
母亲未婚生子,他的童年是被弃养、辍学的gai溜子
看外表,你绝对想不到拉里埃里森今年已经81岁了。81年前,他的诞生悲惨堪比灰姑娘。
他出生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冷知识:布朗克斯区=贫民窟)。父亲是一名意大利裔美国空军飞行员,母亲19岁时未婚先孕,然后亲爹就拍屁股走人消失了。
近一个世纪前,一位未婚妈妈生下一名没有父亲的婴儿,承受的压力有多艰难,难以想象。可以预想,婴儿时期的拉里埃里森生活并不好过。
但更惨的还在后面,他9个月大时,妈妈因患肺炎,母亲无奈只能将他送给了自己在芝加哥的姑妈和姑父收养,直到12岁时,拉里埃里森才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
不过,他的幸运之处在于,养母温柔体贴、对他不错,给了他足够的母爱;不幸之处在于养父看不上他,严厉到几近苛刻,经常羞辱他一无是处。
更惨的是,即使父母双全,但他的生活依然很差,全家居住在芝加哥南区(冷知识:芝加哥南区=贫民窟);雪上加霜的是,养父作为一名卖房子的中介,本就生活艰难,又碰到了大萧条时期失业了。最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份审计员的工作。
原生家庭不幸的剧本并没有让拉里埃里森在学校大放异彩。他读书期间,一直兴趣广泛、但成绩平平数学和科学还可以,但总体排名只能说中等。
他常常被老师认为不专心,喜欢钻牛角尖,课堂上总爱提出一些刁钻问题,让老师很头疼。成绩普通也就算了,他还总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心生抵触,是老师眼中的刺儿头,不受学校待见。
拉里埃里森的叛逆不仅表现在学业上,还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作为犹太人,他拒绝了举行成人礼,还坦诚不公的表示:我认为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是宗教的,但犹太教的教条我并不认同。
作为一名成绩普通且还不乖巧的学生,高中毕业后的拉里埃里森先是进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主修医学预科,目标是学成为医生。但别误会,他不是对医学有多大兴趣,只是因为在养父母的眼里这是一条体面又稳定的路。
看上去一切步入正轨,但在大二时,他的养母去世对他打击巨大,他因此辍学,然后独自跑去加州疗伤。在外面瞎晃悠了一段时间后,他又申请到了芝加哥大学,学了一个学期的物理和数学。
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IBM计算机,瞬间被吸引住了。虽然对编程感兴趣,但无法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他依然坚持不下去,于是再次辍学。
虽然自己无法接受传统教育,但拉里埃里森在这段时期有件事做得还是不错:他足够独立。辍学后,他跑去了加州,做过很多工作:技工、清洁工、快递小哥,同时他利用打工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编程与数据库系统。
他曾说:相较于上学,自己更喜欢做事。
也就是在这段成为不学无术的gai溜子期间,通过各种尝试,他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编程情有独钟。
靠忽悠成功的商业帝国甲骨文
大学辍学的拉里埃里森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几百美元这些全部家当,来到硅谷打工。当时的硅谷还远远不是今天的模样,更像是一片程序员淘金地。喜欢编程的他先后在几家公司打杂,写代码、修bug,混口饭吃。
转折点出现在 Ampex 公司,拉里埃里森在那里接了一个神秘项目给CIA(美国中情局)开发数据库,代号就叫Oracle(甲骨文)。这个项目让他第一次看清了数据库的价值:原来信息可以像账本一样被整理、查询,比一堆纸质档案高效太多。
正好,拉里埃里森又读到IBM研究员写的一篇论文,对数据库的发展提出了新理论。只可惜当时的IBM并没有抓住这个商机,但心思活络地拉里埃里森看到了,这玩意儿要是做出来,绝对能颠覆世界。
于是,1977年,他和两个同事一拍即合,凑了点钱、开了家公司,名字很朴素: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款产品 Oracle V2,这就是如今甲骨文集团的起点。
如果说微软的比尔盖茨靠的是学霸气质,苹果的乔布斯靠的是极致审美,那么埃里森就是靠野心和嘴炮。他能在一堆危机里生存下来,靠的就是胆子大、敢吹敢干。
比如,甲骨文的第一款产品叫Oracle V2,为啥不是V1?因为拉里埃里森想假装自己已经迭代过了产品了,显得现在这款产品很成熟。
比如,甲骨文的早期数据库漏洞百出、速度还慢得要命。客户一边吐槽一边又没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用。拉里埃里森倒是完全不怂、也不觉得丢人,还逢人就吹:我们是未来的标准!IBM都要被我们打趴下!
80年代中期,IBM终于意识到数据库的商业价值了,于是发狠搞了个数据库产品 DB2。彼时,甲骨文刚刚在数据库市场混出点名堂,面对当时的科技居鳄IBM突然杀出来,很多人都更倾向选择大厂出品的产品,许多业内人士都觉得甲骨文这个小作坊要完蛋了。
拉里埃里森再一次展现了他嘴炮CEO的忽悠本事。他到处开发布会、接受采访,张口闭口就是:IBM的东西太笨重,我们甲骨文才是真正的未来!甚至直接放狠话十年后,甲骨文会超过IBM!
论产品性能当时甲骨文的数据库确实比IBM差远了。但拉里埃里森擅长先吹牛,后补课。比如,当客户说:你们能做这个功能吗?拉里埃里森会毫不犹豫点头say yes!先把瓷器活儿揽下,再去拉着程序员拉加班加点死磕金刚钻。
靠着这种先吹牛、再做产品的打法,甲骨文居然活了下来,还抢了不少IBM的客户,逐渐做大做强。
即便较之创业之初,甲骨文已经组大做强,但依然是个草台班子。最明显的迹象之一就是他们的财务报表做假,差点让公司全军覆没。
1989年,当时的销售团队为了冲业绩,提前把还没完成的合同算成收入。这就是典型的财务虚报。结果,纸包不住火,几个月后真相曝光。投资人一看财报脸都绿了:原来你们报的业绩都是注水的!甲骨文股价立马跳水,公司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一。华尔街分析师集体唱衰,差点没人敢再投钱。
拉里埃里森当时也慌了,但对外再次发扬了他忽悠的本事:我们没问题,未来更大!一边嘴上强硬、一边对内开始大换血裁掉业绩造假的高管、换经理人、组织和人员架构大调整。
一番整顿后,90年代初,甲骨文不仅挺过来了,还重新站稳脚跟,沉底摆脱了草台班子的做派,逐渐成长为全球数据库老大。
会忽悠东亚小孩欠缺的一课
拉里埃里森在业界以会忽悠、直言不讳、甚至咄咄逼人著称。从商这些年,他怼天怼地,竞争对手几乎一个不落都被他怼过。
上世纪 90 年代,他把比尔盖茨视作头号死敌,在采访里放狠话要推翻盖茨,顺带把 Windows 系统形容成一堆垃圾;
他多次贬低 IBM 的数据库,直白地称其是一坨屎;
他起诉德国软件巨头 SAP,指控对方盗版,在庭审中拉里埃里森毫不留情讽刺 SAP 的 CEO 就像个小偷;
进入云计算时代,他把炮火又对准了亚马逊,说AWS 像个笑话。
喜欢拉里埃里森的人称他勇敢无畏、敢于直面竞争对手;不喜欢他的人则觉得他狡猾、没教养。但无论褒贬如何,甲骨文从创办至今近50年,从一个靠忽悠起家的小团队,成长为市值约3000亿美元、全球最重要的数据库和企业软件供应商之一的商业帝国,拉里.埃里森本人,足以被称为传奇。
拉里埃里森身上的忽悠劲儿不是贬义的行骗,而是一种敢于表达、勇于争取资源、甚至带着一点小机锋去推动事情向前的实干精神换句话说,它是勇敢展示自己、敢说我行的勇气,而这正是我们东亚教育中缺失的一课。
我们孩子从小被教导要谦逊、低调、踏实,这些美德无可厚非,但也由此可能错失机遇、失去了站上舞台的机会。
在会忽悠里包含着自我推销的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推销和职场成功有显著正相关。
斯坦福大学发现,懂得展示自己的人,更容易获得资源、领导信任和机会。甚至在高压、高竞争环境中,巧妙推销自己的人成功率明显高于只埋头苦干的人。
而且,社会和职场不是孤岛,你得忽悠同事合作、上司支持,它是一种强说服力的展现,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强说服力的领导者能将团队凝聚力提升40%,因为他们擅长用积极框架重塑问题,避免对抗。
所以,会忽悠不是撒谎、不是浮夸,而是勇敢表达、展示价值、争取资源的能力。在现实职场中,它往往比单纯低调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拉里埃里森曾说过:成功的关键不仅是有好产品,更重要的是让人知道它们(The key to success is not only having great products, but making sure people know about them)。商业如此,人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