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我现有持仓,买进rational,经验和教训第一部分

(2025-08-27 02:55:21) 下一个

先从我持仓时间最长的苹果说起. 在买IPhone一代手机之前,我自己从来没有自掏腰包买过手机也没有付过手机月费. 一进金融公司公司就配了手机,第一个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到2002年换了黑莓手机,能够上网了,但黑莓界面实在难用,迫不得己才会用它上网. iPhone的横空出世振惊了所有人包括我,在苹果店把玩一代IPhone, 立刻爱不释手.Iphone 在多个关键领域比当时的竞争对手(如诺基亚、黑莓等)具备压倒性优势: 革命性的多点触控界面 (Multi-touch) 是 iPhone 最大的杀手锏. 其次它还拥有颠覆性的用户体验:集成了音乐播放器、相机、网络浏览器和个人助理等多种功能。虽然第一代 iPhone 没有 App Store,但它通过 iTunes 提供了内容下载、同步和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即使不是完全需要第二个手机而且还要自掏腰包付月费,我还是亳不犹豫买下第一代Iphone手机,用了一个星期越来越震撼,才想起来好好研究这家公司和乔布斯这个人. 从2007年1月9日史蒂夫·乔布斯首次宣布第一代 iPhone 的消息,到同年6月29日正式发售,苹果公司的股价上涨了大约60%。等到Iphone上市后再买进实际上已经错过了最佳买入时机. 我仔细研究了市场,虽然2007年美国手机普及率已有75%但大部分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的翻盖或滑盖手机。与今天相比,2007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非常低。2007年智能手机在美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约为10%到15%。这意味着,当第一代 iPhone 横空出世时,它面对的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还在使用传统手机的市场。iPhone的推出正是利用了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通过其革命性的用户体验,快速吸引了那些寻求更先进、更强大设备的用户.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认定苹果这个公司大有作为. 除了潜在市场分析,我还仔细研究了乔布期这个人,把能找到的关于他的公开信息全部读了,印象深刻的有几点,苹果这个公司产品的简单易用,在读博士时用过实验室MAC电脑和PC比用户体验不错,这与乔布斯强调的极简主义与极致美学有关. 他坚持“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他认为,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观上的美,更是一种功能上的简化和易用。这在iphone上也反应出来. 我同时也惊叹于乔布斯的远见卓识与市场创造. 乔布斯最惊人的能力之一是他的远见卓识。他不像其他公司那样只满足于改进现有产品,而是敢于创造全新的市场。IPhone发布之前的iPod 就重新定义了音乐产业,将成千上万首歌装进了人们的口袋。IPhone上市后让我进一步意识到

乔布斯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天才的发明家或商业领袖,更在于他是一位梦想家、美学大师和变革者。作为苹果公司本身当时在电脑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大,IMac做的也没有现在亮眼,当时之所以在半年涨了60%后还坚持买进苹果股票主要还是看重iphone作为智能手机的潜在市场,完全没有预料到后来苹果ecosystem成为更大的cash cow. 

我2007年七月买进苹果股票到2012年3月卖出3/4持仓,这期间苹果股票涨了20倍. 乔布斯2011年10月去世后,因为不看好继任CEO Cook我卖出大部分持仓,这个决定正确还是错误很难说,因为2012年3月到现在苹果股票又累计涨了1125%,一方面低估了Cook的运营能力同时也低估了苹果ecosystem的威力.而后来买进的特斯拉及亚麻逊同一时间段回报也不差.

 

下面再了聊一聊我唯一在IPO后就马上买进的两个股票Mastercard和谷歌. 

 

Mastercard即万事达卡在上市之前我就看好它,主要因为下面几个原因: 

 

独特的商业模式:坐收“过路费”

Mastercard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作为“支付网络”的角色。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全球性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当你在任何地方用万事达卡刷卡消费时,Mastercard会从中收取一笔极小的“过路费”(即交易手续费)。

没有信贷风险:万事达卡本身不向消费者发放贷款,也不承担信用卡逾期还款的风险。它只负责处理支付交易信息,收入非常稳定且安全。

收入随交易量增长: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消费者支出增加以及电子支付的普及,每一笔交易都为Mastercard带来收入。它的盈利能力直接与全球消费总量挂钩,这是一个长期增长的趋势。

高护城河:Mastercard和Visa共同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这种竞争更多是良性循环,共同扩大无现金支付的市场份额。

规模效应:随着网络效应的增强,越多的人和商户使用万事达卡,其网络的价值就越大,吸引更多人加入,形成良性循环。

其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上市第一个星期我就买进,直到2020年3月卖掉换仓,累计涨幅6500%.

 

下面再来说一下谷歌,谷歌在搜索领域的领导地位上市前毋庸置疑, 2004年时上网搜索任何东西都几乎用谷歌,当时唯一的疑问是商业模式,通过搜索带来广告费用模式没有现在成熟,唯一优势是它的垄断地位和生活中缺一不可,所以虽然有一定风险但风险不大,这个也是在IPO之前就确定要买. 谷歌股票从2004年8月上市后买进到2020年3月卖出累计涨幅2600%,当时卖出一个是换仓另一个原因谷歌2015年后成长进入一定瓶颈.

 

下面来说一下两个热门股票特斯拉和亚麻逊.

 

当初买进特斯拉纯属偶然发现,2013年有公司同事买了Model S的车,我试开了一下,非常震惊,颠覆了所有想像,一眼认定这就是未来,马上研究马斯克这个人,搜集阅读了所有报纸杂志和书有关他的报道,非常看好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韧性,果断以12.31的价格买进,现在看起来回报很高,实际上2014-2019一分钱不赚,2021高点407到2003年低点123跌了70%. 最后坚持持有还是获得丰厚的回报(接近3000%). 亚麻逊股票买的太晚,这么好的公司早就应该持有. 我2015年才以均价33卖进持有至今10年累计回报460%. 这中间20-50%的回调有多次也还是坚定持有,另外买进的时候股价已经很高,这也说明好的公司任何时候买进都不迟. 迟迟没有买进亚麻逊是因为觉得股票已经涨得太多了,错过了不会再有高速成长,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好公司任何时候买进都不晚.

 

最后来总结一下上面这些公司的共同点: 

 

首先要看公司的Founder或CEO. 最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下面几个特质:?洞察未来,敢于冒险,保持专住,善于从失败中学习,自信而且坚韧不拔.?马斯克,乔布斯,贝佐斯就是这样的杰出企业家. 选对企业家只是第一步,这些企业家还要在正确的时间进入正确的行业. 真正杰出企业家的判断力帮助他们做到了上面一点. 选股第二个关键点是看一个企业是否在一个极具潜力有大发展的赛道上并具备competitive advantage而且通过持续创新不断维持这种行业优势,长时间走在行业前列. 同时要明白再优秀的企业发展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很多高光时刻也会有坎坷,这就意味着股价一定会有波动,但这并不影响公司长期发展的走势以及股价的长期超额回报. 一但选择好了公司,就应坚定相信创始人或CEO, 长期持有股票5-10年以上. 这里涉及到好的公司股票永远有溢价,总有人怕买贵了. 但放长维度看,如果持有5-10年以上,不在乎买贵几块钱最后赚的看这贵的几块钱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任何时候都不晚,关键是选对公司而不是什么时候买进股票. 一个个股投资者常见的问题是难以忍受股票的波动,追涨杀跌最后投资回报还不如指数基金. 要知道再好的公司股票都会有波动,放长维度看这些都是noise.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