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到访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宣布对美投资从约 6000 亿美元提高到接近 1 万亿美元。
沙特王储当面夸“与川普是真正的相互信任”,川普现场调侃拜登当年给沙特王储“碰拳问好”的尴尬名场面: “川普才不会跟人碰拳!我会直接抓住那只手——我才不管那只手刚摸过什么——我要好好握手!”
结果引发现场哄堂大笑。
https://x.com/Soh_Shorts/status/1990872937654858230?s=20
拜登在2022年的那次碰拳曾遭到广泛批评。
碰拳并不是老派政治人物的礼节。碰拳最早在美国主流出现,其实来自:
这就是为什么碰拳本身就是带着一种 “chill(放松舒服)”的美国式问候。
在美国的社交直觉里:
它传递的是一种:“我们关系不错,但又没有到要抱一抱的程度。”尤其在年轻人之间,这是最常见的“默认友好动作”。
不过,对美国上年纪的白人选民来说,碰拳 = 太随便、太轻浮、不够 presidential。
尤其是在与一个被美国情报界指控参与杀害 Khashoggi 的外国王储见面时——
动作越随意,越显得外交姿态弱。
特朗普深知这一点。所以他 “拒绝碰拳” 的宣示,就是:“我是传统、是力量、是规矩、是正统的美国总统姿态。” 非常政治、非常精准。
那么,碰拳的英文怎么说?
“碰拳”在英语中最常见、最自然的说法是:fist bump
这是标准表达,日常、正式、媒体都用它,川普也用了它。。
例句:
(俚语)knuckle touch / knucks非常口语,也能表示碰拳,但语境要看场合,一般在朋友之间。
这里的bump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多才多艺”的英语词,既能当名词,也能当动词,语气可以正式也可以很口语。
一、作为动词(verb):核心意思是“碰、撞”
1) 轻轻撞到、碰到
这是 bump 的最基础含义:
2) 撞见 / 意外遇到某人(非常口语)
bump into somebody = 偶遇某人
(不是用拳头撞人,是“路上撞见”)
3) 让某人升到更高位置、提升(俚语)
bump (someone) up = 提升、调高、升级、换到更好版本
4) (网络、论坛)把贴子顶上去
bump a post = “顶一下”
二、作为名词(noun):核心意思是“凸起、撞击”
1) 小凸起 / 包、肿块
2) 碰撞、轻撞的动作或声响
3) 上涨、增量(口语)
尤其指工资、数据等有“提一档”的意思:
三、几个常见短语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表达:goosebumps = 鸡皮疙瘩(因冷、怕、激动、感动)
它可以表达四种感觉:
1) 冷得起鸡皮疙瘩
2) 吓得起鸡皮疙瘩
3) 感动得起鸡皮疙瘩(更常见)
4) 激动兴奋到起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