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3月20日)
拿破仑王者歸來
一 臥薪嘗膽
1815年3月20日,巴黎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一位曾经震撼欧洲的人物——拿破仑·波拿巴,在这一天率领一小支忠诚的部队,从流放地厄尔巴岛成功返回法国首都,重新登上了权力的舞台。这一天标志着“百日王朝”的开始,一个短暂却充满戏剧性的历史篇章。拿破仑的这次回归不仅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和军事才能,也暴露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动荡与矛盾。
《書房中的拿破崙》,繪於1812年
拿破仑的冒险始于前一年。1814年,他在滑铁卢战役前夕被联军击败,被迫退位并流放到地中海的小岛厄尔巴岛。欧洲的君主们以为,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已被彻底驯服。然而,拿破仑从不甘于平静。他在岛上密切关注法国的局势:波旁王朝复辟后,路易十八的统治不得人心,经济低迷,旧贵族的傲慢激怒了民众,而军队中仍有无数士兵怀念他们的“鹰帝”。机会来了,拿破仑决定行动。
油畫: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歸來 (查爾斯·德·斯圖本)
二 向我開槍吧!
就在大概一個多月前的1815年2月26日,他带着大约一千名忠实追随者偷偷离开厄尔巴岛,乘船登陆法国南部的儒昂灣,沿著如今被稱為「拿破崙之路」的路線向法國內陸進發。接下来的旅程堪称传奇。他没有选择偷偷潜入,而是大胆北上,一路招募支持者。他的出现像磁石般吸引了旧部,甚至连奉命拦截他的政府军也纷纷倒戈。据说,当一支部队拦住他的去路时,拿破仑走上前,敞开外套,喊道:“如果你们中有谁想杀死自己的皇帝,那就开枪吧!”士兵们没有扣动扳机,而是高呼“皇帝万岁”,加入了他的队伍。这种戏剧性的场面简直像小说情节,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历史中。
拿破仑大道沿线的镀金鹰标记(公有領域)
三 挺進巴黎
就這樣,1815年3月20日,历史上的今天,拿破仑·波拿巴幾乎不費一槍一彈,王者歸來,挺進巴黎,重新成為法國的統治者,史稱「百日王朝」。此時的路易十八迫於他的浩大聲勢和民心所向已仓皇出逃,空荡荡的杜伊勒里宫再次迎回了它的主人。巴黎沸腾了。街道上旗帜飘扬,老兵们泪流满面,市民们挤在窗边,目睹这位传奇人物归来。他站在宫殿的台阶上,俯视这座曾被他征服的城市,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四 昙花一现
但这辉煌只是昙花一现。拿破仑的回归是一场大胆的豪赌,凭借他的个人魅力和军事威望,他从流放者变回皇帝。然而,欧洲列强迅速反应,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决心将他彻底击败。
正在向滑鐵盧進軍的法國步兵(公有領域)
答案在三个月后的1815年6月18日揭晓——那一天,滑铁卢战役成为了他的终章。滑铁卢,位于如今比利时境内的一个小镇,成了拿破仑命运的最后战场。
滑鐵盧戰役後,拿破崙再次成為俘虜,這一次反法同盟汲取了教訓,必須把拿破崙流放到一個四不靠的荒島,讓他永世不能再回歐洲。萬里之外的非洲孤島聖赫勒拿,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拿破崙一世於1821年5月5日死於島上,享年52歲。
結語: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重返巴黎,以一己之力掀起百日波瀾。歷史的舞台從不拒絕雄心,但命運的結局卻常由細節與團結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