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过半,不再记挂退休这个事(六):安全感的来源

(2025-02-16 21:23:27) 下一个

书接上回。我在三十岁前后,不再相信贫穷的浪漫性和必然性。当我正视我的内心,我发现那里其实有很多只有钱才能达成的想法。首先,我想去新西兰、冰岛、阿拉斯加、日本、黄山……其次,我喜欢有质感的漂亮衣服,以及真正有用且不会让我过敏的护肤品;第三,我想要一个宽阔的厨房台面(最好是真石头的),一个家庭图书馆,一个可以装下我所有必需品之后,仍然有空间的房子;第四,在正当花销的时候,可以不用畏手畏脚。

从那时开始,我和队友正视对金钱的渴求,双手双脚一起用,目标只有一个:脱贫出坑。经过六七年的努力,我们终于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进入了小中产的行列,确实算是达成了目标。我的物欲小梦想,这几年也在陆续实现中。但是达标后,因为健康问题和工作的一些难处,我不久就萌生了退意。

自从我生了退休的念头,凡见退休话题,我都必点。常见的标题总是:一百万够不够?两百万够不够?五百万呢?到底多少才够?我每次看完,回顾一下自己的账户。我也不用问别人,也不用做那些复杂的数学计算,我知道我还差得很远。再有就是:哪里退休好?夏威夷怎么样?佛罗里达是不是已经不行了?北卡很适合吧?我也研究过一阵子,最后觉得,就别挑了。只要能退休,哪里都行。原地不动也可以。

最近,在油管上看到一个叫“躺平搭子”的频道,是两个上海姑娘,跟我差不多年纪,辞工两年多了,平时做做视频,收点小租。其中一个很会做饭,挺专业的,就每天做给自己吃。我连续看了好几个她们的视频,想参考一下。最后的结论:我一时半会儿,是躺不平了。这一次,倒不是因为我钱没她们多。根据她们自己爆的料,她们的资产其实真不算多。一百多万人民币的存款,两个上海的小房子,一个还得自己住。她们当前的那种生活,我其实非常熟悉:精打细算,简单自理。这种形式的躺平,跟我二十年前,刚来美国的样子差不多。我后来越来越不爽,是因为有了孩子,生活变复杂了。

再后来,我总算看清楚了,我才不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贫简的自由,我品尝过了。当时也挺喜欢的。但我这辈子还没做过有钱人呢。我爱钱,真爱。钱所能带来的踏实和温暖,无与伦比。工作纵有千般不好,至少让我衣食无忧,让我有本金去积累财富。只要我继续工作,我根本不担心五百万够不够,一千万够不够。坐拥金山,不如日进斗金,说的其实是一个安全感的问题。安全感来自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在资产不足的情况下(我目前的现实),工作就是产生现金流的最方便途径。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