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雾

开通文学城博客,记录日常的生活与遐想。
个人资料
正文

申请美国大学: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关键角色

(2025-11-12 06:12:48) 下一个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孩子申请大学往往是家长最关注、最焦虑的事情。在中国,大学录取相对简单透明:只要孩子吃好、睡好,专心备考,最终的高考分数几乎决定一切。虽然同分数段中可能存在些微的“操作空间”,但总体上,只要分数够高,低分者就不可能超越你。

在美国,大学录取却完全不同。它采取“综合评估”(holistic review)制度,除了高中成绩单和标准化考试分数(如SAT或ACT),还需要提交推荐信、申请作文以及课外活动记录。这意味着,大学不仅看学生的学业能力,更看重他们的性格特质、社会责任感、领导力和潜力。然而,在这一复杂的体系中,许多家长和学生常常忽略一个关键角色那就是孩子高中里的 college counselor(大学申请顾问)。

在中国高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职位,顶多有个班主任,但在美国几乎每所高中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设有专职的大学申请顾问。公立高中一般至少配备一到两名顾问,而在学生人数较多的学区高中,每位顾问可能要同时负责上百名学生;而在资源更充足的私立高中,每位顾问通常只负责几十个学生。顾问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申请,提供升学指导,协调推荐信,审核材料,并为大学提供学生的材料和评语,所以是高中与大学招生办之间的桥梁。

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很多家长以为升学顾问只是例行公事的工作人员,认为他们会自动、公平地完成所有工作,不需要家长或学生主动联系。事实上,顾问的工作繁重,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分散。如果学生和家长不主动沟通、不留下印象,顾问对孩子的了解就会流于表面,在向大学输送孩子的材料时就会出现折扣,从而在关键时刻影响申请结果。

要知道,大学招生官非常看重升学顾问信中的信息。几乎所有采用“通用申请系统”(Common Application)的大学都要求至少一封来自升学顾问的推荐信。公立大学如加州大学系统(UC)是少数例外,他们更倾向于以硬性指标,比如GPA和考试分数,作为录取依据。但对于大多数私立大学和名校来说,升学顾问的推荐信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顾问通过通用申请平台的另一个窗口为大学提供信息。他们不仅要回答量化的问题,如学生在毕业班中的学术排名(前5%、25%、50%、75%等),还需要写一段对学生的整体评价。招生官会把这些数据与学校学校背景一同考虑。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术竞争激烈的学校中位居前5%,他的申请自然更具分量。而顾问在评语中若能加上几句具体而有力的描述例如“该生是本校多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型学生,在数学与领导力方面表现出非凡潜力”往往能大大提升录取概率。相反,如果顾问的评语模糊、无感,比如“学习认真,表现良好,老师评价总体积极”,甚至提到“课堂上话不多”,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话都有可能削弱招生官的兴趣。

因此,学生与顾问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学生应主动与顾问预约见面,详细介绍自己的兴趣、课外活动的成绩和未来目标。家长是否参加见面可视情况而定,但学生本人必须亲自沟通,让顾问真正了解他是谁、热爱什么、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顾问手中虽有成绩单和老师评语,但这些信息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与成长。

学生应准备一份详细的个人履历表(resume),包括课外活动、获奖记录、志愿服务经历以及担任的领导职务。例如,如果你是学校合唱团团长、校报主编或机器人社创始人,就要清楚列出具体事例与成果,并附上一份整洁的文件夹交给顾问。这样,当顾问为你撰写推荐信或填写表格时,就有充足的素材来凸显你的亮点,而不至于写出平淡无奇的评语。

我女儿们的经历正好说明了这点。大女儿在公立高中就读时,还没有通用申请平台,一切都是手动。我们并未主动与顾问见面。幸好她的英语老师了解她,写了一封非常出色的推荐信,帮她顺利在提前申请阶段(Early Decision)被录取。而小女儿在私立学校,顾问会主动与家长约谈,详细说明历年录取趋势,分析她在年级中的相对排名,并提供合理的申请策略,我们也介绍了孩子的学习很努力情况。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也让顾问在写信时有更真实、更个性化的素材。

在我看来,大学申请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决定成败。很多学生埋头苦读,自己完成申请作文,却忽视了推荐信和升学顾问的潜在作用。事实上,这一环节如果经营得当,往往能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升学顾问不是可有可无的行政角色,而是掌握着学生与大学之间沟通的“最后一公里”。他们的一句话,可能让招生官对你印象深刻,也可能让人犹豫。对家长和学生来说,理解并善用这一资源,积极接触升学顾问,让他为大学提供的学生信息是全面的,具体的,有亮点的,能起到好的作用的。而恰恰是这一重要环节,常常被家长和学生所忽略。

2025.11.12 于美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远远的雾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宋韵' 的评论 : 至于你的孩子,一个起了作用,一个没有起作用。其实不管起不起作用,这个顾问都要参与你这俩孩子的大学申请过程。感觉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升学顾问别整出一句不三不四的话来,就算不错了。至于能不能加几句好话,那看学生的情况和家长都沟通了。这也是我这篇帖子的主旨。如果学生很糟糕,也不可能指望升学顾问说什么好话。只要不害孩子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很优秀,作为家长就需要和顾问沟通,别耽误了孩子,让他全面了解孩子,争取申请到好的学校。我始终认为,申请到名校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升学顾问的参与,这是一个不可能绕开的环节。
远远的雾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宋韵' 的评论 : 谢谢分享!我确实还不知道在美国高中学生可以自己选学校的升学顾问,通常是学校给你assigned。不要还不行,而且如果学校只有一个升学顾问,也没得选。但是不能没有升学顾问,因为申请大学必须有他的参与。至于作用大不大,我感觉只有申请名校时他作用重要。普通的院校,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整个的美国大学的市场是学校求学生,而不是学生求大学。学生闭着眼也能到一个普通学校,比如州立大学。但是名校就不一样了,比如常春藤,所有的材料都必须超一流。在这种情况下,升学顾问的那封信就真有用了。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博主的观点。
我的两国孩子都上了大学,我认为,升学顾问是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取决于孩子的特点。而且顾问的选择也很难解,选得不合适还不如没有。升学顾问对我儿子有帮助,对我女儿无用。周围的孩子也是两分,难以一概而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