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思考并实践一个更系统的投资策略,就是把股票、看涨期权(Call / LEAPS/2x)和卖出看跌期权(Put)结合起来,用多层结构实现既能防守、又能进攻的投资组合。我已经在 TSLA、Circle、COIN 和 HOOD 上试过,整体效果不错,收益和风险控制都比单一持仓要好。
我的思路大致如下:
第一步:建立长期底仓 (约 60%~70%)
先买入部分股票,作为长期持仓。这部分仓位是整个组合的防守核心,可以长期持有(long hold),享受复利增长的力量。
不需要频繁操作,也没有短期资本利得税的负担。优秀企业的长期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复利过程,让时间成为投资的朋友。
第二步:利用看涨期权放大收益 (约 20%~25%)
在底仓的基础上,用期权来增强弹性。我在不同标的上采用了不同策略:
在 INTC 上,我买了长期看涨期权(LEAPS Call),看好它未来几年的? 芯片发展潜力;
在 TSLA 上,我通过 TSLL(特斯拉杠杆 ETF)增加了多头敞口,用较小的资金放大收益;
在 Circle 上,我买了短期 Call,偏向于利用波动性博取快收益。
这种做法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本金投入的情况下,抓住潜在的上涨空间,同时保留灵活性。
第三步:卖出看跌期权(收益增强与低价建仓)(约 10%~15%)
在防守与进攻之外,再加上现金流策略: 卖出看跌期权(Put)。这样做有两个可能的结果:
如果股价下跌触发行权,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股票,相当于“打折建仓”;
如果股价没有跌到行权价,就能直接拿到权利金,等于获得一笔额外收益。
也就是说,卖出 Put 不仅能带来稳定现金流,还可能帮我们以理想价位获得优质股票。最近我在 HOOD/COIN/TESLA/NVDA/CIRCLE上就这样操作,整体风险可控,收益稳定。
关键点:卖出看跌期权虽然名义价值大(notional value高),但实际上我只需要占用大约20%的期权价值作为保证金。
这意味着,用较少的资金就能控制较大仓位,提高资金利用率。比如一份$10,000名义价值的Put,只需$2,000左右的实际占用,就能稳定赚取权利金。
因此,这一层虽然标注为“10%~15%的资金”,但实际杠杆作用接近50%~75%的名义价值,可以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环境。
这个策略的核心逻辑很清晰:
虽然期权部分的收益需要缴税,但只要整体回报率够高,那点“税痛”也算值得。
投资的本质是平衡风险与收益,通过组合策略、耐心持有、让时间为你工作,比频繁短线操作更稳健、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