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特斯拉股价短短几天跌掉超过10%, 是不是有人在做空?我对特斯拉股价的近期预测

(2025-10-04 07:25:26) 下一个

特斯拉股价从470一路跌到418,短短几天跌掉超过10%。很多人问:交付创纪录、订单火爆,为何股价像被“掀桌子”?是不是有人在做空?

我认为这次下跌并不是简单的市场情绪,而是多重力量叠加的结果: 既有“利好兑现”的短线反应,也有宏观压力、技术破位、治理担忧与做空力量共同作用。

一、利好兑现与高估值压力

第三季度特斯拉交付49.7万辆,创历史新高,但分析师指出,这主要源自美国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到期前的“抢跑”需求。
CFRA分析师Garrett Nelson认为这属于“透支未来的需求”,未来几个季度可能走弱。
为维持销量,特斯拉持续降价,毛利率降至17–18%,而2022年曾高达25%。
在股价已上涨约40%的背景下,很多资金选择“Sell the News”,兑现利好离场。

二、技术破位与做空力量入场

在交付数据公布后,股价高开低走,10月3日单日下跌约5%,随后再跌1.4%。
技术上形成“看跌吞没”形态,跌破50日均线,逼近200日线(约425美元),RSI降至近一个月低点。
这一破位触发了算法卖盘与动量资金的系统性抛压。
TradersUnion报告显示,暴跌期间成交量激增但买盘不足,暗示机构资金撤离并可能加空。
S3 Partners估计空头仓位环比增加约20%,加剧了下行压力。

三、宏观与市场情绪双杀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10月初一度升至4.09%,高利率抬高贴现率,令成长股整体承压。
油价下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AI题材短线降温,使市场对高估值科技股普遍转向谨慎。
资金集中于“七巨头”后出现结构性回流,部分机构开始削减特斯拉等高Beta资产的配置。

不过,从宏观趋势来看,我认为美联储很可能在10月启动首次降息,并在年底前再降一次
这意味着利率拐点即将到来: 对像特斯拉这样兼具成长性与盈利能力的科技龙头来说,
资金成本下降将显著改善估值模型与市场风险偏好
一旦降息周期正式启动,特斯拉有望成为最先受益的核心资产之一。

四、治理与薪酬投票的不确定性

马斯克的薪酬方案成为市场最大的“灰犀牛”。
方案总额或达1万亿美元,多家机构与养老金公开反对,认为目标(如8.5万亿美元市值、百万台Optimus机器人)不切实际。
11月5日的股东投票前,情绪波动加剧;若方案通过将提振信心,但若被否决,短期可能引发治理风险与马斯克承诺度的疑虑。

五、从470跌到418:路径与风险点

这波回调接近11%,属于剧烈修正。
跌破关键支撑(50/100日均线)后,引发加速下杀;投票前的不确定性被放大。
若期间出现负面新闻(监管、诉讼、交付滑坡、成本上升),可能触发新一轮下探。

六、反弹与支撑:400是关键区间

当前400–420区间为重要支撑,若企稳,有望吸引长线资金回流。
若薪酬方案通过、Q3财报稳定、能源与软件利润改善,叠加FSD新版本推出,则可能触发“情绪+基本面双催化反弹”。
我个人认为,如果真跌到400,将是不错的加仓机会。

七、潜在中长期利好催化
2.1 新的低价车型(Model 2或下一代平台)

特斯拉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会上确认,基于下一代平台的低价车型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目标价约3万美元出头,预计在得州超级工厂生产,并采用“无车身框架(unboxed)”制造方式以降低成本。
分析师认为这款车型是支撑未来增长的关键。
风险在于新制造技术与供应链爬坡可能导致延迟,若量产推迟至2026年,短期贡献有限。

2.2 Robotaxi(无人出租车)业务扩张

2025年特斯拉已在美国多个城市(休斯顿、达拉斯、迈阿密、拉斯维加斯等)招聘FSD运营员,表明测试网络正从奥斯汀扩展。
马斯克计划在2026年推出专用Robotaxi车型“Cybercab”。
FSD仍为L2级,短期仍需人类监督;若年底实现无安全员测试,将带来高毛利的订阅收入。

2.3 Model Y L在中国与美国的表现

2025年初,中国推出加长六座版Model Y L,注册量已超10万辆,市场反响强烈。
但马斯克表示美国短期内不会本地化生产,预计2026年底后才可能考虑。
这表明特斯拉仍能通过产品刷新刺激需求,但对美国市场影响有限。

2.4 美国关税调整

2025年5月,美中达成临时协议,降低汽车与零部件关税(美方从145%降至30%,中方从125%降至10%),但属短期政策。
对特斯拉直接影响有限,因其主要在北美本地生产。关税调整对上海工厂出口欧洲与加拿大有边际利好。

2.5 FSD(完全自动驾驶)进展

FSD购买率持续上升:约50–60%的Model S/X车主、12–18%的Model 3/Y车主选择FSD。
新版FSD v13已显著提升体验,并允许FSD在不同车辆间转移。
2025年Q3计划推出v14,神经网络参数提升10倍,年底将在部分城市开启无监督测试。
若实现无监督运行,特斯拉将从车企转型为AI软件平台,但监管审批仍是主要挑战。

2.6 Optimus人形机器人进展

Optimus项目于2021年启动,目标十年生产100万台。
目前已展示更强的行走与操作能力,但尚未商业化。
分析师认为,Optimus与Robotaxi是特斯拉未来高毛利的两大长期故事。

八、宏观、竞争与机构态度

美债收益率、地缘政治与油价仍是关键变量。
中国和传统车企竞争持续加剧,若需求放缓,特斯拉将依赖FSD与能源业务拉动。
若股价在400附近企稳,空头可能开始回补,但持续上涨需机构重新买入。

九、长线逻辑:特斯拉是真实的AI项目

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公司像特斯拉这样具备真实营收、AI核心技术与长期成长潜力。
市场上很多AI或能源公司(如OKLO等)仍停留在“故事阶段”,
而特斯拉的AI(Dojo、FSD)、机器人、能源与制造体系已经在现实中落地。
它不是“想象的AI公司”,而是地球上最大的AI项目和实体实验场。

十、结论与展望

这次下跌是“利好兑现 + 高估值回调 + 治理不确定 + 空头压盘”的合力结果。
短期看,11月5日的投票与Q3财报将决定方向;
中期看,FSD与Robotaxi的落地节奏是关键;
长期看,特斯拉的AI化转型与Optimus计划,仍可能定义下一个十年。

Wedbush著名分析师 Dan Ives 近期仍维持 600美元目标价,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FSD和Robotaxi的长期价值。
方舟投资(Ark Invest)创始人 Cathie Wood 更是给出 2600美元的长期估值,基于Robotaxi和Optimus的AI化转型模型。

我个人也认同这种长期逻辑: 特斯拉最终到达那个高度只是时间问题。
短线看11/5投票,中线看毛利,长线看马斯克兑现FSD、Robotaxi与Optimus的未来故事。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