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股市到顶了吗?我认为还远没有。

(2025-10-30 19:11:36) 下一个

很多人说,美股涨太多、AI泡沫太大。但我越看越觉得,我们才刚刚踏入一个真正的 AI超级周期。

一、AI不是短期热点是技术革命

AI正在成为新一轮生产力的底层设施,就像电力、互联网那样。当前的AI渗透率仍然很低,算力、模型、数据基础设施才刚刚启动。

二、NVIDIA:算力革命的引擎

黄仁勋提到,NVIDIA手上已有 约 5000 亿美元订单。

这说明AI产业链的需求不是“风口中花”,而是产业的全面重构。

更关键的是,NVIDIA刚推出其下一代芯片架构Rubin:

采用 HBM4 高带宽内存、新一代 CPU(代号“Vera”)、NVLink 5 互连、光互连等系统级平台;

预计 2026 年下半年量产,后续还有 “Rubin Ultra” 或更高版本;

代表的是公司由“GPU厂商”向“整体 AI 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转型。

算力革命真正才刚起步,顶点还远未到来。

三、科技巨头 CapEx 爆发:AI军备竞赛全面开启

过去几个季度,美国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CapEx)出现显著上升:

Amazon(AWS):2025 年预计 CapEx 超 125B

Microsoft:2025 年预算 CapEx 约 US$80 B,分析师估约 US$100B;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2025 年 CapEx 约 US$100B 起步并有上调空间;

Meta Platforms:虽然具体数值较少可能75B,但报道指出“基础设施支出创纪录” & “AI/数据中心投入大增”。

这些支出并非“买服务器打游戏”,而是在为未来的 AI 计算基建打地基。他们不是傻瓜,没有将来营收不会撒钱的,哈哈

CapEx 的同步飙升,是“第二次互联网基础设施浪潮”的标志。

四、OpenAI 与 AMD:供应多元化,而非价格战

OpenAI 与 AMD 签订了大规模 GPU 供货协议,表明:

AI 算力已成为战略资源;

产业链正从单一依赖 NVIDIA 向多元布局;

AMD、TSMC、Intel 等厂商的加入,将进一步扩充全球算力供给。我猜openai买不到足够的英伟达芯片。因为Anthropic也说算力不够用,订购了AWS和谷歌的百万芯片。

五、美国税改红利即将释放

2025 年美国重新启动了 国内 R&D 一次性支出费用化(IRC §174A) 与 100% 加速折旧。

这意味着:

高研发、高 CapEx 的企业(如 NVIDIA、Microsoft、Alphabet、Amazon、Meta)将更快获得税务弹性;

自由现金流 (FCF) 的改善将在未来数季度逐步显现;

财报中出现的“one-time 税务效应(one-time tax effect)”很可能与研发抵扣/折旧政策变更相关,而非业绩恶化。我怀疑也就是meta的15B一次性write off省税。

六、算力需求:从百倍增长到质变临界

黄仁勋以及产业分析师多次指出,下一代 Agentic AI 模型将需要 至少百倍 的算力提升。

AI 推理、训练、实时交互的负载正快速逼近“物理极限”。

未来几年,GPU、封装、电力、冷却系统的大投入仍将持续。

这意味着:AI不仅仅推动软件公司,还将驱动能源、半导体设备、通信与数据中心地产等全产业链。

七、宏观拐点:降息 + 停止缩表

在企业加速投入之际,宏观流动性环境也迎来转折点:

Federal Reserve 本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

同时宣布将从 12 月 1 日起 停止缩表(QT),并恢复对国债与 MBS 到期本金的再投资。

这意味着:流动性向市场释放,信贷成本下降;

风险偏好可能回升,尤其对成长型、高投入的 AI 基础设施公司构成利好;

股市进入“政策宽松 + 产业红利”叠加阶段,强化了“浪潮才刚开始”的判断。

当前的 AI 浪潮更像是 1995 年的互联网基础设施阶段:基础尚在铺设,泡沫远未形成。

NVIDIA 订单 约 5000 亿美元;

Rubin 架构启动算力新周期;

巨头 CapEx 年度预计数百亿美元级别;

税改释放研发现金流;

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风险资产结构改善。所以我认为股市远未到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一师是个好学校 回复 悄悄话 只要Fed不加息,经济不recession,股市上涨不会停
零起点 回复 悄悄话 拜读了:)感谢亮线高产出品与即时分享。
硅谷工匠 回复 悄悄话 给散户机会没已经有了。股市都是大钱在幕后操纵。人家夜里大交易,散户在睡。
Girlsmom92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使转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小松松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