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心语

博而不浮,物中有悟,心怀感恩,语短情长
正文

干就是了(16)

(2025-04-19 19:01:01) 下一个

刚来教育部,恪依觉得要学习的很多,就不断地请教小凤姐。小凤姐也是喜欢说话的,回答问题经常是有一答三,听着听着,恪依就大概了解了教育部的前世今生以及人员八卦。

图片出处:https://www.tiktok.com/@jane90967/video/7489349661547941138

原来,教育部算是这个机构的元老部门。机构的创始人某老圣约翰大学毕业,更有欧美留学经历,深悉英文之重要,就同海外有教会背景的各机构联系,为国内偏远地区的师范学校引入外教。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能够敞开这一渠道,算是双赢。海外机构摩拳擦掌派出自己的精英队伍,而国内各偏远地区的师范学校也积极响应,热烈欢迎外教的到来。

恪依是两千年初来机构工作的,她看到的档案,有每位外教的照片、教育背景及个人简历。派驻的外教本是签的一年合同,但要么被校方竭力挽留要么自己主动再续,在那么遥远偏僻的地方,驻扎三年、五年以上的比比皆是;还有几位,来了就未曾离开。读着读着,让她想到曾看过的一本书《剑桥七杰》(记载七位剑桥毕业生,放弃显赫家世、运动成就和辉煌前程来中国宣教的故事),又想到《献身中华》中戴德生说的那句话:“假使我有千条性命,决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 恪依心中对自己的自怜自艾、对机构的疑信参半、对未来的彷徨失措也如她曾经背诵的那首诗词所写——像破晓的云雀振翅高歌,沉郁尽弃。

Yet in these thoughts myself almost despising,

Haply I think on thee, and then my state,

Like to the lark at break of day arising

From sullen earth, sings hymns at heaven’s gate;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29首

图片出处:https://quotablecreek.com/2024/10/09/like-to-the-lark-at-break-of-day/

在这个机构半年多的时间,她曾经怀疑过自己放弃了所谓的“前程”回来是不是太鲁莽的选择,也能感受得到来自亲人、同学、同事的不解和疏离。独在异乡,身边无人可以倾诉,恪依有时候听着赞美诗会哭,出差回来想到那些她不知该如何帮助的人群也会哭。在那样的时刻,恪依分外能够体会到“圣灵用说不出的叹息为你们祷告”那饱含的安慰。她总是好奇,为何在教堂里,那些站在台上的人,祷告的时候能够说那么多的话,抑扬顿挫、声嘶力竭地一遍又一遍地叨叨。看看那些小孩子们,摔了跤、害了怕、受了伤,哪个不是直接扑到最信任的人怀里哭啊、噌啊、猫着直到风暴过去。

图片出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BDnfsA-s

虽然还未见过那些外教,但恪依似乎已经对他们每一位都有了些了解。后来,恪依陆续去各个地方探访他们,见第一面,也仿佛宝哥哥初见林妹妹,没有陌生,却有似曾相识的情分。

图片出处:https://wenxuecn.net/lhh/hongloumeng-02/#google_vignette

这让恪依觉得,是晴是雨,干就是了,不羡鸳鸯不羡仙。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