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很多人都刷到这个视频(见下),无论英文自媒体还是中文的微信、微博都有出现。今天我们去CostCo,在烤鸡柜台几乎是没有看到人拿烤鸡。
CostCo的烤鸡
是不是谣言?——不是!
是不是“危言耸听”?——有点夸大其词。
但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CostCo的烤鸡是这样的,超市的烤鸡,烤鸡店的烤鸡,甚至超市的鸡肉和禽肉店的“工业生产肉用鸡”都是这样的。而且已经一二十年,很多年大家都没有引起重视。趁此机会谈谈我们一般老百姓吃的鸡肉,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其中的秘密。
这个类别的肉用鸡饲养量最大。很多养鸡场为了效益而不顾消费者利益,喂用合成饲料(现阶段的法律是容许的),24小时强烈灯光照射,强迫鸡不断进食。按照澳洲和一些西方国家养鸡业的标准,在平均每平方米的饲养圈里,最多不得超过20只鸡。这是关于“圈养数量”和“饲养周期”的最新标准:
大家可以想象只有1米见方的空间里,要容纳20只活鸡,这是非常狭小的生存空间,根本没有地方活动。Jamie Oliver将这些鸡单独放在一边,根本无法站立,鸡脚发红发黑病变。即便是这个标准,很多不良饲养者还是大大超过其饲养量。类似于这些喂养激素饲料的肉用鸡,一般4-6周就可以成熟斩杀后进入市场,周期相当快。可想而知尽管价格很便宜,可是质量很差,食用后对人体健康肯定有损害。
这个类别的肉用鸡是现阶段最可行的健康食用鸡。“走地鸡”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块相当大的露天空地上活动,可以吃虫子,吃草,可以晒太阳,可以在野地里奔跑,甚至“飞翔”。(西人朋友很风趣,因为鸡和鸟同属一科,很多时候称鸡为鸟Birds。)这些鸡是属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走地鸡”,其健康程度和营养价值必定比前者高。
不知在澳洲生活过的朋友有没有注意?近年来一些大超市类似于“走地鸡”的产品越来越多,除了种类繁多的“Free Range”之外,有的大超市自己还有种植和养殖基地,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很多肉类产品会打着“hormone free”(没有荷尔蒙饲料喂养)旗号;还用一些产品严格按照RSPCA(皇家科学动物保护组织)标准饲养,包装上打着RSPCA标准认可的标签。这些产品都是属于这个大类,对人体身体健康比较有利,是值得推荐的一个食材选择的类别。澳洲很多大超市都有新鲜现烤的烤鸡,大家要是注意一下,这些年有一种烤鸡就是Free Range烤鸡,多花一、两块钱,味道鲜美,营养更加丰富,一尝就知道区别在哪里。
这个类别的肉用鸡是最健康美味的食用鸡,有点像中国农村家养的“土鸡”。一般来说有机饲养的禽类都是放养的“走地鸡”,但前面第二类“走地鸡”并不一定的“有机鸡”,因为第二类野外放养的鸡也可以喂养人工饲料。而经过认证的“有机”饲养场,不光鸡要“走地”,还要喂养天然有机饲料。
有机饲养的禽类,生长周期比较长,吃的都是天然“五谷杂粮”,成本非常高。这里就带来两个大问题:第一是政府要有一系列对“有机饲养”(Organic)的认证和严格的监管系统,防止饲养者作假;第二就是政府对“有机饲料”有着严格的规定,饲料决不能“滥竽充数”。一般来说在澳洲市场上带有“有机”(Organic)标签的任何产品,都是经过严格认证的,不会有假货,也是最健康的产品,但它们的价格极其昂贵,很多产品是普通产品的数倍。所以“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这个类别的食用鸡是不可能大规模生产,得到普及的。
这也是我最初了解到澳洲等西方国家宰杀活禽的法律规定和过程:一般人不能随便宰杀动物,哪怕是家养的活鸡也是一样,一定要有执照。Jamie Oliver拿出英国的屠宰执照(像一个驾驶证)给大家看,他的执照可以在英联邦任何国家使用。
屠宰的过程是先用一个拇指粗细的高压电棒将活鸡电击至昏,然后立刻放血。等到活鸡完全没有生命迹象,才可以进行下一个工序。他们专业厨师是用高压高温的气体,喷在毛鸡上退毛,而不是用我们中国人传统烫水浸泡,效率更高。
这让我开了眼界。这里同时也提醒刚来澳洲的朋友注意,不要自己随便宰杀活禽(甚至任何动物),搞不好要惹官司的。
另外还有习俗的问题,我以前在国内杀鸡一只手搞定,几分钟就清理完一只鸡。“入乡随俗”,现在绝对不可能杀鸡,就是回中国也杀不了鸡。
美国 禁止:自1959年起,FDA禁止在禽类(包括肉鸡)中使用任何激素。饲料中不能添加激素。
加拿大 禁止: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明确禁止在家禽饲养中使用激素。
欧盟各国 禁止:欧盟法规严禁在家禽(包括饲料)中添加激素。违反者处罚极重。
澳大利亚 禁止:肉鸡养殖严格禁止使用激素,且监管严格。
中国 禁止:(法律规定) 国家标准明文禁止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类药物,但执行情况视地区而异。
巴西、阿根廷等国 禁止:出于出口合规,大型禽肉出口国普遍遵守无激素规定。
参见 rtl.nl 7 April 2025 的新闻
“Pijnlijk maar waar: hoe meer kippen buiten scharrelen, hoe meer PFAS in de eieren”
这是荷兰的情况,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