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国Bob

澳洲华人的生活记载
个人资料
正文

为什么小哥坐拥十几个房产还租房?

(2024-10-20 19:10:49) 下一个

最近我看到《Financial Review》上一篇关于投资理财的文章,介绍一位澳洲悉尼的小哥丹尼尔,他今年才28岁,原来是一位电工学徒,自己没钱,家里更没钱。19岁那年他贷款以34万买了第一个自住房,“招租”他的父母亲,当然是问他父母亲收租金的。之后的10年中他不断组合自己的资产,再投资,现在已经拥有11套带地的独立房和一个农场/果园。尽管他目前欠银行三百多万,但其总资产远远超过其数倍,他的投资还在继续扩大,而且做到“收支平衡”,租金收入对付银行利息等开支,绰绰有余。

这令地产投资界的老前辈刮目相看,也令很多人不可思议。这位小哥丹尼尔给传媒透露了一个“秘密”,原来小哥采用一种“边租房边投资”的方法,英文还专门派生出一个新名词叫“Rentvesting”。顾名思义,丹尼尔投资房地产,但不住其中的房子,而是选择自己租房。现在丹尼尔已经自己开创一个投资咨询公司,在悉尼市中心有自己的办公室。为了工作的方便,他必须住在悉尼的市中心,要是在这些区域购买自住房,势必花额外数倍的资金购买房子。于是他采用租房的形式,在市中心租一个公寓单元,花很少一点钱,地段好,设施现代化,离上班地方有近。

工薪阶层买房有个很纠结的问题,那就房子买在哪里?买什么房子?要长远的“资产增值”就要买地大的房子;自己住得舒服,就要买新房;要生活便利,就要买热闹的中心;要是节省上下班时间,要考虑住在公司附近;还要考虑经济上是否承受得了等等因素。但光这几个条件,都要满足,不是没有,肯定很难找,最主要将会非常昂贵。

小哥将这些问题剥离开来,投资归投资,自住归自住。于是他自己的后顾之忧解决了,他可以投资那些经济发展较快,增值潜力比较大,价格低廉,同时租金回报相当高的物业。而自己租CBD的公寓,几分钟就可以到公司,连汽车都不要开,同时也享受都市现代化的生活,可谓“两不误”。所以他近年来不断将自己的资产再组合,融资后继续扩大投资,几乎不花现钱再买房。而且因为物业的回报率相当高,即便是借贷,收回的租金远远超过借贷的利息,毫无压力。我经过计算,这是极其有智慧的青年投资家,30岁不到就有如此成果,而且风险几乎为零。这是值得很多青年人投资学习的典范,在我们周围很多家长为孩子买大房子呕心沥血,榨干平生的积蓄,落得夜不能寐的境地。我们需要学习,小哥丹尼尔的父母亲什么钱都是没有贴给他,甚至还向他租房子。十年后的现在,已经拥有那么多的产业,不愧为有智慧的年轻人。

只要将概念理顺了,买个房子并不难,只要有点首期,有个像样的工作就可以贷款,慢慢还按揭。华人家庭中最常见的就是鼓励子女存钱,在他们买房时,家长再支援一点首付。现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有一些列对首次买房年轻人的优惠政策,最高可以享受到2%的首付就可以买房。对于有份稳定工作的人,只要有个起点买房,平时还贷款的金额和房租差不多,等到退休了,这个房子属于自己了,并没有什么压力。但是聪明的家长会动员孩子买有“增值潜力”(Capital growth)的房子,这样在资产增值的时候,融资后可以再买更大的房子,或是结构更好,或是地段更好的房子。很多有理财头脑的澳洲人就是那么做的,有些人将来在经济实力许可的情况下,把老房子平了,建造更大的新房,或者建造数间联排新房Town house。等到退休了再把大房子或者数间单元房卖了,积累坚实的财务实力,为“财务自由”的退休做准备。

尽快做到“财务自由”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什么叫“增值潜力”大的房子?一般来说房子的地比较大,在好区地段好,离购物中心近,离名校近,房屋式样和结构都还过得去等等,满足这些条件的,通常“增值潜力”就很大,也就是说买了几年、十几年,房子的价值可能翻倍。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大楼的公寓房Apartment,现在市场上由于过度开发高楼大厦,造成公寓房极度过剩。所以价格并不贵,绝大部分公寓房的“增值潜力”并不大,甚至在下跌。辛辛苦苦拥有一个房子几十年,反而成了“负资产”,不是在犯傻?作为家长,当然不希望子女背上“负资产”的包袱。

是买公寓房还是别墅,对绝大多数人都很纠结

于是大家避开公寓房,都找“增值潜力”大的房子,可是发现只要符合那几个条件中的一两个,价格都奇贵。要是想买心目中的“理想的房子”,觉得一生中就买那么个房子,要各种条件都满足,就那么点钱,真是比登天还难。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子女一连几年辛苦在看房,拍卖中举了无数次手,都以失败告终,苦不堪言。

要理智地避开这种竞拍的场合

更有很多人愚蠢地过度借贷,力所不能及地筹集资金,更有一些没有理财理念的家长,把自身并没有多少的储蓄、把养老的钱都淘净,为子女买房。很多家长幼稚地想我只是“借”给孩子买房,但是没有想到子女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在老人们需要这笔钱急用时再从房贷中拿出来,比登天还难。我给一些朋友举过这个例子:假如家长好心“借”给孩子积攒几十年的50万,可是就没有计算过你孩子每年扣除开销,能存多少钱?一位朋友告诉我,实事求是说,他们30年都不一定积得到那么多。好,那时这位朋友已经八十岁了,有点事你还指望孩子们还钱?也许你的孩子有这个心愿,可是现实中根本无能为力。所以“借”钱给孩子们买房基本上是一句空话,打算“借”,就最好准备好无偿奉献。

还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子女成家立业,要动用他们小家庭资产还要别的家庭成员同意,这里还有法律上的问题,很可能“借”的钱最终跑到别人的账户里了。我就听说一位朋友为了儿子买房,把所有的积蓄贴给儿子,后来若干年儿子结婚,小夫妻俩共同供款。没几年小夫妻离婚,媳妇上法院打官司,最终老俩口部分“借”的钱就判给了原儿媳妇。所以家庭的资产最好要有一条界线,最好有些法律保护措施,买房子也不例外。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最重要的还是“量力而行”,不要为未来的“财务灾难”留下伏笔。

力所不能及地筹款会带来灾难

没有投资经验的人,自然对丹尼尔目前还欠银行的款项300多万担心(快接近一千多万人民币)。其实我们所说的“欠款”Debts还有区分:一类为“坏的借贷”Bad Debts,比如说去银行借贷的钱买了豪华游艇,豪车,去世界各地豪华游,购买珠宝首饰等等,“欠款”再也还不回来,或是在贬值;而另一类称为“好的借贷”Good Debts,这些借贷会带来回报收益。就像小哥丹尼尔尽管欠银行300万,但他有强有力的租金回报和资产增值。所以我们要做到“财务自由”,就要增加“好的借贷”,而减少或者避免“坏的借贷”。

同样是“欠款”,结果大相径庭

很多人心想,这位小哥是不是很冤枉,一辈子不是没有享福了?其实不然,因为他租的房子尽管不大,但离中心很近,生活便利,而且居住现代化舒适,也不要打理花园等杂事。每天早上起来先在海滨公园跑步,回来在楼下咖啡馆喝杯咖啡,吃早餐。中午和客户一起去特色餐厅吃“工作餐”,晚上和妻子在豪华餐厅享受美味佳肴,回家再去大楼的游泳池、健身房锻炼身体,有着现代化的生活质量。丹尼尔说,等到是五十岁以后他可以把资产再进行重组,完全做到“财务自由”,那时他可以处理掉一些投资,卖掉他的生意。将来他有时间打理花园,也不必在市中心上班,他完全可以不用贷款就可以买一套豪宅,享受人生。

我觉得这位小哥丹尼尔的经验非常实在,有时我们受传统思维的束缚,会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甚至可能殃及数代人不翻身。坐拥十几套房产却仍然租房的秘密,说到底就是扬长避短,利用各类投资产品的长处,达到自己的最大效益,尽快实现“财务自由”Financial Freedom,并且有着良好的生活质量。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也不是地产中介和投资顾问招揽生意。只是带有思考性地阅读他人经验后的一点感受,希望对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袋鼠国Bob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欢简单2023' 的评论 : 多谢认同。
袋鼠国Bob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royviv' 的评论 : 现在对首次购房者的优惠政策也不少,昨天又有新政,对购买期房的购房者,大幅度降低印花税,为了鼓励年轻人买房起点。最高只要2%的首付就可以买房,但这不是政府白给你钱,而是政府担保给你降低购房门槛。首付门槛低了,对年轻人容易购房,但未来的按揭会高很多。
袋鼠国Bob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桔子熟了' 的评论 : 应该说澳洲目前的房价比较低迷,特别是墨尔本。但因为地税和费用很高,特别是地大的House,租金回报更低,养房成本非常高。所以小哥采用的是比较偏远的地区。祝好!
喜欢简单2023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很好的投资思路。
troyviv 回复 悄悄话 早年他只需要贷款三十几万买第一个房子,但是以目前的房价没钱是不可能的
桔子熟了 回复 悄悄话 听说在澳洲SINGLE HOUSE很值钱?不知道养房成本如何?这小哥奇葩路径,挺牛的。但真是学不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