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时,正值八十年代中,香港成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窗口,而借势外国流行文化的香港歌坛更是如日中天。粤语歌曲带着独有的魅力,席卷南方城市,甚至蔓延到了把粤语当鸟语的北方。
当时最喜欢的男歌手是谭咏麟和张国荣,每年的香港十大金曲都有两人的佳作。如果非要比较,会更喜欢谭咏麟多一些,原因是像《爱情陷阱》的劲歌快歌更多一些,更适合那时年轻躁动的自己。
好笑的是,当年自己根本听不懂粤语,他们的每一首歌都要拿着歌词对照,一字一句地学。听到怪腔怪调的歌声,同学里有会说粤语的,忍不住调笑我说:千万别让两位天王听见,不然他们肯定会讲佢一开声,啲狗都走晒。(他一开口,狗都全跑了)。
1988年,张国荣和许冠杰合作一首《沉默是金》,歌曲一出,红遍港澳和江南大地,并获得当年两项最高大奖。还记得男生宿舍里录音机里播放的、走廊自组乐队弹唱的、舞台上的文艺演出里,都少不了这首金典歌曲。
即使如此,这首歌还不是我最喜欢的张国荣的歌曲;记得当时最喜欢是他的《侧面》,喜欢他边唱边舞的潇洒扮酷,颇有香港小杰克逊的风范,直到从香港画报里了解到这首歌的背景故事。
80年代中后期,香港乐坛发生了一段空前激烈、影响深远的竞争,主角正是我最喜欢的两位巨星谭咏麟和张国荣,史称谭张争霸。这场争霸,不仅是两人在音乐奖项上的竞争,更是其粉丝群体之间一场席卷全港的战争。
在娱乐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双方的粉丝群开始敌对,进而势同水火,不仅在各种公开场合上攻击对方偶像,还多次发生群体肢体冲突,甚至引来警方介入。
1987年,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取任何竞争性奖项;1989年,正处于事业巅峰的张国荣在红馆连开33场告别乐坛演唱会,毅然宣布永远退出乐坛;期间,当《沉默是金》音乐响起,张国荣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夜风凛凛 独回望旧事前尘
是以往的我 充满怒愤
诬告与指责 积压着满肚气不忿
对谣言反应 甚为着紧
受了教训 得了书经的指引
现已看得透 不再自困
但觉有分数 不再像以往那般笨
抹泪痕 轻快笑着行
冥冥中都早注定你富或贫
是错永不对 真永是真
任你怎说 安守我本份
始终相信 沉默是金
是非有公理 慎言莫冒犯别人
遇上冷风雨 休太认真
自信满心里 休理会讽刺与质问
笑骂由人 洒脱地做人
少年人 洒脱地做人
继续行 洒脱地做人
这不仅仅是歌词,更是智慧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年轻好胜的我渐渐学会对过往的纠结释怀,对是非公正有了新的认知;面对人生风雨、生离死别,有了包容和接纳。
当遇到纷争、坎坷,当遭受挫折、抛弃,当你的人生陷入低谷,当你看不见前途光明,独自听听这首歌,让它在你的心灵上流淌,抚慰那些伤痛和不安。
时光逝去,要问当年的哪首歌还记得、还会唱,唯有这首----《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