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创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笔邻。
正文

济南“段主任”炸死情妇案

(2025-10-23 12:59:58) 下一个

200779日傍晚的济南,城市的喧嚣正渐渐退去。天色阴沉,空气里带着闷热的焦躁。建设路车流如织,一辆银灰色轿车缓缓驶出停车场,车窗里映出一张年轻女子的脸。她叫柳海平,31岁,正值人生最光鲜的年纪。

 

当汽车驶到建设路52号附近时,空气突然被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撕裂——火光冲天,碎片四散。轿车被炸成废铁,金属残片飞射数十米远,过路行人被掀翻在地,车窗玻璃像雨点一样落下。那一刻,整个济南都被这声巨响震动。

 

人们奔跑、尖叫、围观,以为这是恐怖袭击。没人想到,这场爆炸的幕后黑手,竟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副省级官员——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义和。

 

段义和1950年生,出身干部家庭,西安交通大学高材生,仕途一路顺畅:从技术干部、县长、市委书记,再到副省级的济南市人大主任。他是那种典型的官场模板”——西装笔挺,讲话稳重,照片中总带着温和的笑容。他懂得逢迎,也懂得布局。几十年官场打拼,段义和积攒了广泛的人脉,也习惯了权力的滋味。他喜欢别人称他为段主任,喜欢会议结束后,秘书小声说:主任,您的车到了。

 

在别人眼中,他是体制内的完人:能干、谨慎、有手腕。但在体制的阴影深处,段义和有自己的秘密生活”——一个叫柳海平的女人。

 

他们的相识要追溯到1990年代初。那时的柳海平不过十八九岁,是聊城一家招待所的服务员。段义和当时任地委副书记,风光无限。一次接待中,她为他倒茶,抬头的瞬间,男人看了她一眼——那一眼,改变了两个人此后的命运。

 

段义和喜欢她的年轻、天真、懂事;柳海平迷恋他的权势、气度与安全感。几年后,段义和调回济南,她也巧合地被安排进市财政局工作,之后一路升迁到国土资源局正科级干部。一个初中毕业的服务员,摇身一变成了国家干部,住上宽敞公寓,开着小轿车,她的父母也被安排了稳定工作。这一切都来自那个有权的男人。

 

他们的关系维系了十多年,柳海平从情妇变成庭成员。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她的欲望也在变。她不再满足于地下关系,她要一个名分。2007年年初,柳海平多次提出要段义和离婚,要不,我就去纪委举报。段义和脸色铁青。他当然不敢离婚——他的仕途、名誉、家庭全系于此,一旦曝光,数十年经营的完美人设将灰飞烟灭。他求她冷静,甚至在争吵中跪下,哀求她不要毁了自己。

 

多次反复后,柳海平不信了,她录下了他的电话、保存了汇款单、还有他给自己买房买车的票据。这些都成了她的筹码。有时,她一天打几十个电话,逼他给个说法。段义和几乎崩溃。这个曾经让他感到愉悦的女人,成了他仕途上最大的定时炸弹。

 

段义和开始想着——要让她永远闭嘴。他找到自己的侄女婿陈志(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大队长),陈志先是犹豫,后来在家族忠诚主任恩情之间妥协了。他联系了一个修车厂老板陈常兵,两人商量计划,先欲制造交通事故、高速爆胎等伪装意外手段,最终选定了爆炸方案。

 

他们从外地购得雷管、硝铵炸药,用旧汽车防盗器改装成引爆装置。陈志利用职务便利获取了相关零件与资料。段义和则提供了柳海平车辆的型号、停放地点、出行习惯,甚至钥匙。一切在密谋中进行,像一场地狱的排练。7月初,炸弹试验成功。段义和听到报告,沉默了很久,只说了一句:那就……干吧。这句话,像一纸签发死亡的公文。

 

79日下午五点半,柳海平如常下班。那天,她穿了一条淡粉色连衣裙,涂了口红。她告诉同事:晚上约人吃饭。她不知道,车底已经藏着一枚炸弹。

 

陈志和陈常兵开车尾随,在路口停下。手里握着汽车炸弹遥控器。当柳的车驶过建设路口时,陈志按下按钮。刹那间,街道被火光吞没。爆炸震碎了附近几家商铺的玻璃,三辆车被波及。现场浓烟滚滚,火焰高达两层楼,焦味弥漫。

 

救援人员赶到时,只看到车架和一堆焦黑的残骸。女司机的尸体已经无法辨认。公安初步判断:爆炸物来自车内底部。由于案发地点位于省会中心,事态严重,公安部立即介入。

 

当晚,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义和在自家别墅的客厅,看着电视新闻播出的现场画面,面无表情地关掉了电视。他以为,自己终于摆脱了那个女人。

 

公安系统的调查速度远超他的想象。炸弹残骸、炸药来源、遥控装置的型号、车钥匙的指纹——都在短短三天内查明。712日,专案组掌握关键证据:炸药来源于公安内部。侦查线索直指陈志。陈志被抓后,很快崩溃。面对铁证,他供出了段主任”——“是他让我干的。

 

凌晨,段义和被带走。调查揭开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黑幕:段义和不仅指使杀人,还受贿三百余万元,拥有多套房产,并为柳海平、家属安插多个公职。他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却在欲望和恐惧的夹缝里亲手引爆了人生。

 

86日,济南中级法院开庭。庭上,段义和神情麻木,头发凌乱,脸色灰暗。当法官问他:你是否承认指使爆炸杀人?他沉默许久,点头。

 

你为什么要杀她?他喃喃道:……太闹了。我怕她毁了我。

 

法官追问:你后悔吗?他抬起头,眼神阴冷:我后悔用了炸药。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还得弄死她。

 

全场寂静。记者们惊愕地看着这个昔日的副省级高官——他早已失去了人性,只剩下权力的幽灵在说话。三天后,法院判决:以爆炸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

 

柳海平的家人在法庭外痛哭,她的父母说:她只是个想被人爱的孩子。是的,她的贪婪、虚荣、威胁固然可悲,但她不过是一个被权力系统塑造、利用、吞噬的附属品。而真正的怪物,是那个以权力为神、以人命为筹码的男人。

 

段义和案震惊全国。媒体称之为建国以来涉案级别最高的蓄意爆炸杀人案。这不是普通的情杀,而是制度黑暗的缩影。在中国的官场金字塔里,权力等同于豁免——当一个人习惯了掌控别人的命运,他就开始相信自己能操控生死。段义和正是这种心理的产物:从小权力到大权力,从调动干部到调动炸药,他走得理所当然。

 

他不是疯了,而是被权力惯坏了。他曾手握任免大权,一句话能改变别人一生;他习惯了命令、被服从、被讨好。直到某一天,一个女人拒绝再听命,他的逻辑就崩溃——“她必须消失。那一枚炸弹,不仅炸死了柳海平,也炸出了中国官场潜伏的污秽:那些靠关系上位的情妇,那些用权力换取身体的交易,那些家族式共谋的保护伞,都在这声爆炸里被照亮。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