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酷原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半个中国人”——金日成

(2025-04-18 19:54:56) 下一个

金日成的半个中国人身份,正是他人生最大也最讳莫如深的部分——他不仅是在中国长大、说一口流利东北话的朝鲜小伙,更是在中国革命体系里,完成早期政治启蒙和军事训练的中共门徒。令人玩味的是:这个根在中国、枪从中国、兵也多是中国训练出来的人,却在权力之巅,刻意抹去一切与中国有关的痕迹,将亲中派连根拔起,仿佛自己从未在中国革命的熔炉里煨过。

 

如果你在1930年代问延边的百姓金日成是谁,多半没人听说过。可要是问金成柱,或许有人会拍着大腿说:哦,那是跟着中国共产党干活的那个朝鲜小伙!

 

青年金成柱开始投身革命,是在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麾下。由于朝鲜人在其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很快便出现了专门面向朝鲜族的部队——朝鲜义勇军,金成柱混迹其中,逐步爬上了小头目的位置。

 

他勤奋、懂组织、讲纪律——更重要的是,他会讲道理。他不像一般的游击队长只会喊打杀,而是能在山洞里给战士讲国际主义,讲无产阶级解放,仿佛这些书是吃进去再吐出来的。他还善于将自己的抗日行动,包装成民族解放事业的象征,一边打仗一边立传,自己给自己编了个响亮的名字:金日成”——象征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从此,金成柱死了,金日成诞生了。

 

他在吉林上过学,写得一手好汉字;在抗联时翻译文件不靠别人,全靠自己;战友回忆他讲话常带北京腔儿,跟真正的东北人几乎没差别。他甚至会在战斗间隙拿出一本《共产党宣言》,用一口带点汉语腔的朝鲜话讲解剩余价值阶级斗争

 

他不是懂中文,而是活在中文里。正因为如此,他早期的人设,几乎可以说是中国范儿的代表人物。他在抗联的晋升、在苏联的推荐、在战后迅速成为朝鲜红人,都离不开中国因素的铺垫。可惜,成也中国,避也中国。

 

1945年光复后,金日成随苏联人南下,站上了平壤讲台。那天,他穿着一身苏式军服,说着朝鲜话,脸上却带着一丝紧张。他紧张什么?紧张自己的归属感。因为在台下,许多听众比他更朝鲜”——他们是真正的朝鲜民族主义者,早在朝鲜本土斗争过;而金日成,说到底,是个海归,而且是从满洲回来的。他那一口中国腔朝鲜语,虽不至于让人听不懂,但总让人觉得像是从奉天讲堂下来的人。

 

为了洗清他乡人的身份,他开始着力淡化与中国的关系。他知道,朝鲜人骨子里崇尚独立,而中国在他们眼中,始终是一只可能越界的大象。于是,1950年,朝鲜战争一打响,他没有第一时间向毛泽东通报,而是直接绕过北京,把手伸向莫斯科。等局势失控,再来找中国支援,这不是策略,而是算计。毛泽东心里明白:这个人,不是我们的小老弟,他更像是个聪明的远亲,只在他需要的时候,才认咱这门亲戚。

 

更讽刺的是,抗美援朝胜利之后,中共帮他稳住了政权,他却立刻展开去中国化行动。许嘉谊、朴一禹等中共背景浓厚的抗联派,被指责为依赖外来势力,遭清洗、处决;大量从中国回来帮他建政的技术干部、军官被贬职、排挤;就连宣传画中原本夹带的中朝兄弟情深元素,也逐步被删去,改成金日成亲自领导抗美战争独立神话。朝鲜历史教科书里的抗联两个字几乎消失,金日成的革命起点,被平壤官方版本定义为朝鲜民族自己发动的斗争,中国一笔带过,只剩下同志式支持

 

他防的不是中国的军队,而是中国的影响力。因为他知道,如果民众意识到他的半个中国人身份,意识到他的语言、思想、体系都是中国货,那他在朝鲜民族主义者眼中,就不是救星,而是外来和尚。所以他宁可和苏联保持冷战式亲近,也不愿让中国贴得太近。

 

金日成不是怕中国不支持他,而是怕中国太了解他。中国不是苏联,中国看过他吃不上饭的样子,看过他在林子里哭鼻子的样子,知道他真实的学历、能力、胆识和私心;而苏联远在西伯利亚,对他的想象是忠诚的红军少尉精通朝鲜民族的本地干部。在中苏之间,他更愿意把的一面给苏联,把的一面躲着中国。

 

他曾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对朝鲜党内干部说:朝中是同志关系,不是主从关系。这听起来像是在维护平等,实则是对中国的提醒:我不听你,你也别管我。他也深知,一旦中国卷入太深,朝鲜的金家皇权难保自主。毛泽东对此,一边无奈,一边警惕。他说金日成用中国人打仗,却用苏联人治国,意思再明白不过。而中朝关系的疏离,也在此后一步步拉开。

 

1970年代中苏决裂,金日成玩起两边下注:时而倒向中国取暖,时而抱紧苏联大腿。他不亲近中国,是因为中国太熟;他不信任中国,是因为自己太清楚。他懂中国,所以怕中国;他曾依赖中国,深知必须摆脱中国。

 

晚年,金日成花了大量精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神话系统。他不再提抗联的中国背景,不再感谢志愿军的血汗,不再承认从中国出发这段历史。他让人民相信:他是朝鲜的太阳,是独立自主的化身,是从未依赖外力的本土神将

 

历史不会说谎。档案显示,他说得最流利的语言之一,是东北口音的中国话;他人生第一次当司令,是在中国吉林的树林里;他赖以维生的政权,是中国几百万志愿军用命打下来的。他越是否认这些,就越说明他知道它们的重要性。所以,他确实是半个中国人。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比任何外国人都更清楚:必须时时防着母体,才能做个彻头彻尾的朝鲜之父

 

金日成聪明得可怕,他说的是中国话,用的是中国枪,背的是中国书,打的是中国仗,却成了最防中国的人。这不是背叛,这是战术。这不是恩将仇报,这是帝王心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zhshqg 回复 悄悄话 呵呵, 这文章少了一个当年最重要的人物:崔庸健, 这位才是真正从中共出身的第二号人物(和文革前毛泽东刘少奇一样). 当年朝鲜的报纸并排登照片的就是金日成和崔庸健, 可惜后来也被小金子搞边缘化了.
baladirk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 有意思。以前只了解其中的一部分。
硅谷工匠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先养了西哈努克,然后红色高棉时候西哈努克还是金日成在朝鲜照顾的。另外,金日成进攻南韩是趁蒋介石一次反攻,毛着急福建的时候。他确实很牛。另外就是毛认为自己是斯大林级别,而且赫鲁晓夫就是小字辈了。
新燕山夜话 回复 悄悄话 另一个中文说的熟练的外国首脑,是越南国父胡志明主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