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创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笔邻
正文

没有国哪有家?完全就是谎话!

(2025-02-05 00:03:43) 下一个

有人责问:没有国哪有家?有人反问:大清国灭亡了,你祖先跟着陪葬了吗?

 

没有国哪有家听起来理直气壮,仿佛国大于家是天经地义的事实。如果真是这样,清朝灭亡后,所有人的家是不是都该随之毁灭?结果呢?大清完了,你祖先却活得好好的,继续娶妻生子,养家糊口,过自己的日子。

 

可偏偏,这种先有国后有家的逻辑,却屡屡被利用,成为统治阶层收割底层人民的精神武器。他们用这句话,要求普通人牺牲家庭、奉献一切,却从不要求自己做同样的牺牲。这到底是爱国,还是愚弄百姓的骗局?

 

 

国家的形成,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历史演变的结果。早期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生存单位,一个个家族、部落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国家。换句话说,国家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而不是家庭依赖国家才能存在。

 

大清国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它曾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但最终走向灭亡。可它的灭亡并没有导致全国百姓的家园跟着灰飞烟灭。相反,普通老百姓继续过日子,换了个政府照样种田、经商、养育子女。如果没有国哪有家是真的,那么大清灭亡的那一刻,百姓是不是都该跟着自尽?显然不是!事实正好相反——清朝灭亡后,很多家庭的处境反而变得更好,他们不再需要为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缴纳沉重的赋税,不再需要为皇帝的私欲去卖命打仗。

 

国家不过是某种治理结构的存在形式,而家庭才是社会的真正根基。家庭是现实的,国家是抽象的;家庭是人的寄托,国家是人的工具。当有人要求你为国家牺牲家庭时,先问问这个国家到底是谁的国家?你真的能从中受益吗?

 

统治者最喜欢用牺牲小家保大家,来动员底层民众为他们卖命。可问题是,牺牲的永远是普通人的小家,受益的却是那些掌握权力的上层人士。战争时期最容易听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历朝历代,农民被强征入伍,抛妻弃子,上战场拼命,而统治者则坐享其成。二战中的日本,政府鼓吹武士道精神,让无数年轻人去做神风敢死队,号称为国捐躯,光荣至极,天皇和贵族的家人却安然无恙。打仗时,普通人被送上前线,政客们却远离战场,他们的家人早早移民到安全的地方,享受和平生活。牺牲的总是普通人的家庭,真正受益的从来不是他们。

 

即使没有战争,牺牲小家的逻辑,依然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政府要求人民接受长时间工作、低工资、高房价、高税收,以换取国家的繁荣;政府为了维持稳定,打压一些表达不同意见的人,牺牲他们的事业和家庭利益。可这种繁荣稳定,最终只是让掌权者更加舒坦安稳,普通人反而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动荡。国家利益从来不是全民共享的,它通常只是少数人手中的工具。

 

如果一个国家真的强大,它应该让家庭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而不是反过来让家庭为国家牺牲。真正的国家利益,不是要求人民付出,而是让人民受益。看看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它们如何运作?社会福利健全,政府的政策核心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利益,比如提供完善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而不是单方面索取人民的牺牲。反观那些天天喊着牺牲小家的国家,恰恰相反,普遍充满贫困、不公和压迫。喊得越响的地方,牺牲越多,人民越苦。

 

不要再被牺牲小家的谎言欺骗。没有国哪有家,是一个被政治宣传塑造出来的谎言。国家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才是社会的根基,家庭才是社会的核心,国家不过是为家庭服务的工具。如果一个国家需要你放弃家庭的幸福才能生存,那它真的值得你去爱吗?如果一个国家不保护你的家,你为什么要为它牺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