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群殴文化老人之风不可长

(2024-06-12 06:07:19) 下一个

                            群殴文化老人之风不可长

                                                                                 

                                                       群殴文怀沙

         文怀沙(191018——2018623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是研究楚辞的著名学者。著有《屈原今繹》《屈原离骚今繹》《屈赋流韵》等。六十年代初我最早接触《楚辞》就是借助文怀沙编纂的楚辞读物。

         20093月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李辉挑头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对99岁高龄的文怀沙文化群殴运动。全国文学界书画界助阵呐喊者可谓众多,文革遗风甚嚣尘上。领军人物李辉对文怀沙的诸多个人隐私提出 公众性质询。李的语气很像一名国家级的文化警察和法官,讲话十分霸气。

        文老示弱说自己乃风烛残年之人对所有指责不做任何分辨。事后文怀沙以享年108岁的高寿证明了自己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文化寿星。

 

                                                  群殴杨振宁

          1922年出生的杨振宁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

          因为82岁娶28岁的老夫少妻引起网上一片骂声。甚至脏话连篇诅咒杨振宁快死。

          婚姻是人家的私生活和隐私。该你何事?符合婚姻法就是合理合法。

          如在国外绝不至如此。这也是落叶归根的代价。

         

                                                    群殴范曾 

         1938年出生的范曾现年86岁已是耄耋老人。 

         范曾可比肩民国时期的画家张大千。张活在世时社会也微辞多多。范卖字画而发家这是天经地义的公平交易。合法收入,依法纳税应受法律保护。

        范曾的再婚是合乎法律的,别人一切指责都是毫无意义。

        莫嫌范曾的书画标价太高。文人都应明白洛阳纸贵的文化道理。一朝范曾乘鹤西去其书画价值将更加升值。收藏家多是智者,他们深谙文物拍卖市场早已国际化的规则。

        

        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尤其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文化老人更应尊重爱护。不应苛求文化老人是完人。

        欺侮耆老本已无德可言。

        愚以为:社会不需要听床师。群殴文化老人属于文革遗风,此风不可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文章閱讀完畢,稍後詳細評論。繼續努力!
枫叶糖浆007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没什么。名人就是punching bag, 做名人的代价。这点口水跟因为名人得到的东西比起来太微不足道。
大众需要娱乐,需要八卦,只有名人才能满足,名人不作贡献谁做?再说一般人想为社会娱乐做贡献也做不了,没人感兴趣。
胶澳子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文革中人人都是随大流的变色龙。不见风使舵就大难临头。范曾必是其一。但未构成 伤害。六四流亡法国有变节之嫌,但他终究不是吃政治饭的,权衡利弊回国还是对的。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对待政治中国人变色龙太多了。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群殴网暴都不对,支持。范曾结婚这事没问题,炒作纯属庸俗。但是话说回来,此人文革中欺师灭祖,连沈从文这么温良恭俭让的人都欺负。六四跑法国追求自由,混得不好又回国。变色龙一样人品绝对有问题。现在热捧他的都是收藏了他的画。国内文化人耻于为伍。有流传“王朔什么话都敢讲”,“范曾什么屁都敢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