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鱼看世界

随笔记下用自己的眼睛看见的世界
正文

我看《哪吒2》

(2025-08-02 04:36:29) 下一个

在北京忙里偷闲看了一场电影《哪吒2》,看这场电影电影的初衷来自看到一则网络文章。

一日无意刷到一个小学老师的文章,学校作文要求学生写《哪吒2》的观后感。然而在那个打工后代集中的学校,全班49个学生,只有2个同学看了此电影,大多数家庭舍不得花费父母半天的工资,或一天全家的生活费,让孩子看一场电影。老师无奈把作文题目改成为什么我没有看《哪吒2》。这篇文章深深刺痛了我,让我想到我的童年少年时光。

那个时代中国还没有电视广播,我们所有的视频信息都来自电影。我们小学附近有个电影院(严格说是个剧场),几乎每周我们都会包场看电影。现在想起来不知道当时电影院是如何经营,是否有政府补贴。那时上小学学杂费一学期也就3-5块钱,而看电影从来不用额外付线,当然绝不会有任何学生看不起电影。此外周日还有学生专场,仅5分钱一张票;许多单位还放映露天电影……

喜欢的电影常常看过几次,剧中人物(特别是反派人物)的台词同学们也是朗朗上口,甚至动作也模仿地惟妙惟肖。几十年过去了,《海鹰》里的“地瓜,地瓜,我是土豆”的呼号,依然成为我们这代人的联络暗号……

许多电影里的插曲,像《上甘岭》的一条大河,《祖国花朵》中的荡起双桨,《英雄小八路》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冰山上的来客》的我的战友,经得起几代人的考验,至今还在传唱。除了故事片,还有新闻片,科教片,纪录片……

一定程度上我们这代人,从电影中获得启蒙知识,从电影受到美学熏陶,电影伴随我们成长。

时代变了,电视普及,网络发达,如今有太多视频信息充斥,去电影院看电影再也不是唯一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声光电高科技特技的加入,电影成本大大提高,就说这部片子,据称天价成本为6亿人民币。目前的全球票房已经超155万。一下子扭转拍电影亏损的局面,制作方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事先无法确定是否来得及,所以没有网上订票,到电影院买的票,网上57元的票,居然被告知120元一张,最后售票员用恩赐的口吻说,“算了,我给你按老年票吧,半价。”

我至今也不清楚,是否真的120元一张票。不过就算5-60元一张票,价格也是很高的,难怪那个班绝大多数孩子看不起这部电影,为这些孩子感到悲哀。当我坐在观众不到10%空荡荡的放映厅,想到我们小时侯学校包场或学生专场,与其一场只买三四十张票,为什么不低价出售多余的票,让那些农民工的孩子也来感受一下这部高科技的大作呢?很难说这些孩子中不会出现下一代饺子。记得在英国时听说,剧场会留出一部分戏票,以一镑钱的低价,甚至免费送给学校,吸引孩子来看戏剧,期待把英国特有的莎士比亚文化传承下去。

其实本人也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更不会跟着宣传潮流走。这次赶时髦,完全是看了那老师的文章。在美国,这种外国动画片,播影的时间很短,区区几天。待我想看时,已经错过档期。回国后,在西安武汉都打听过,直到北京,终于赶上周六上午在不远的购物中心还有一场。

说的作文写电影观后感,我又想起大概小学三年级,看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老师也要求写观后感。因为我实在写不出来,胡诌乱扯,写了几句,当然分数很低。几年后,看到报上发表的毛爷爷三打白骨精观感诗,深感自己当年完全不得要领,完全没有格局……

其实不奇怪,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领袖情怀呢?

一边看电影一边琢磨怎么写观后感。此哪吒不同于以前看过的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动画票里的那个踩着风火轮的小子,白白胖胖穿着红肚兜煞是可爱。当年动画片一秒钟24桢图片,连续放映人物场景就活动起来。不知现在的动画片制作还是否相同原理。这个魔童哪吒形象不如以前的讨喜,然而场景如云天,海浪,火海……

都是无比震撼。声响,画面效果一流,不在电影院看,还真难以体验其精彩。

要提到什么高度来写观后感,我还真写不出来。不过体会到剧中的人情味,无论是敖丙,哪吒以致申公豹,都不是像样板戏里的孤家寡人,或者没有血缘的三世同堂。尽管是神话人物,都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对待家庭成员还都是温情默默,完全没有什么大义灭亲的迹象。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显然哪吒在中国意义上不是听话的乖孩子。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更体现了他的勇于挣脱束缚的叛逆性格,无疑又是对中国唯上文化的一种反动。有点文革中红卫兵的劲头……

结尾无量仙人被他同伙一顿胖揍,原本酷似老寿星的额头打的满头大包,与原先的样子判若两人,刷脸门锁再也打不开了。这个桥段巧妙地把当前的人脸识别技术融入戏中,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让人忍俊不禁。

我还是非常佩服编剧饺子的想象力,能把一个传统神话故事演绎出那么多的喜剧悲剧,同时又用如此多的特技手段,把故事讲的引人入胜……

很庆幸在北京看了哪吒,有机会和老妹家的外孙女们一起聊聊她们的观后感。还好老师并没有要求她们写观后感作文。

东拉西扯写了一堆,回到初衷,我还是希望电影的制作方和发行人,可以让一点利给孩子们,搞个学生场,就像陈佩斯的《戏台》要搞的银发专场一样,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看上这个电影,

后记,文学城也发表了《哪吒2》的观后感,还包括故事情节,有兴趣的请看。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502/63909/20824.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行道堂主 回复 悄悄话 片子还不错,仅此而已。
zhshqg 回复 悄悄话 咬着牙看了20分钟终于放弃了。
秒秒 回复 悄悄话 我也看了。不错。但我们小时候看的中国动画片比这个好看。看过永生不忘。葫芦娃。孙悟空大闹天宫。画中人。故事好画面太美。插曲精美。完全就是超生活的精品还富有教育意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