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鱼看世界

随笔记下用自己的眼睛看见的世界
正文

美东都市游1

(2025-11-21 07:17:53) 下一个

老妹踏上美国土地来旅游了。退休近十年,终于放下还在做的工作,丢下照顾儿孙的日常,一个人来美国了。老姐招呼她在加州一带游玩,并加入旅游团,去美西的几个经典国家公园,一路马不停蹄……10/2日来到位于印第安纳州的我家,休整3-4天后再次出发,去了纽约,费城,华盛顿DC和巴尔的摩,美国东部政治,文化,经济最发达的都市圈,途径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和福杰尼亚六州,耗时2周。

时隔三姐妹上次聚会已有九年,正值中秋佳节,回想一起吃月饼赏月恐怕至少过了半个世纪。可惜那天下雨,好在十四晚上月亮就很圆了,我们一起在月光下漫步,在湖边看水中倒影,颇有诗情画意……

这次旅行也是探亲访友的旅行,我们有几个亲戚,发小老友散在我们要去的地方。原计划在纽约停留4日,再租车前往其他城市,没想到各位亲朋好友的热情接待,迎来送往,一站一站好似接力,驾我们去曼哈顿游览观光;带我们去国家公园看红叶,去长木园林看珍奇植物;送我们去华盛顿DC National Mall的纪念场地;到Ocean view 的度假屋,看大西洋,吃螃蟹……我们一直沉浸在亲情友情之中,被宠爱着,使得我们完全没有了自驾到机会。 

我们出行期间正好是政府停摆的日子,所幸我们的飞机没有一次延误,公共交通运转正常,国家公园照常开放,唯一的遗憾,也是很大的遗憾是DC的博物馆全部关门……

还是老规矩,我的游记重点是记录感受最深的,最不能忘记的地点,人和事。

纽约

纽约以前去过,这次为陪老妹重游,又有新的收获。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在网上订票,由AI设计最佳参观路线,Google Map导航,四部手机,既各司其职,又常为行走方向争执不休,倒是别有情趣。纽约我们的住法拉盛的酒店,地铁站仅十分钟,进城去博物馆非常方便。同龄的小长辈凯还开车带我们去了曼哈顿,他常带来访的朋友逛纽约,非常熟悉道路,且技术高超,总把我们留在景点观光,再通过电话联系接我们上车。让我们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体力。

印象最深的是新世贸大厦,高大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原双子塔遗址的大水池,被一圈遇害人的名字包绕,走到这独特的地方,眼前立刻浮现出飞机创上高楼的画面,泪水不由涌入眼眶。记得那时正在伦敦医院上班,突然听到这个无法置信的消息,先生给我电话,让我尽快回家,伦敦可能是下一个袭击目标。要知道我们医院正对着大本钟啊!当我处理完工作走到火车站,站台上都是被告知撤退的通勤人们,好不容易挤上可以和文革大串联一样拥挤的火车,车厢没有一个人闲谈,仅有偶然响起的手机铃声和短促的应答。911彻底改变了世界,也让我们认识到岁月并不静好……

整整24年过去了,不远的新修的交通枢纽站,从外面看宛如一只白色的大鸟,钢铁的羽翼从地下伸起,象征希望和重生。走进大厅,内部空间高耸明亮,电梯连接着几层平台,有商店,食肆,最下层地下连接着数条地铁和通向新泽西的火车,由于我们是中午时分到达,尽管人来人往,但环境非常宁静,不能想象清晨通勤时间的繁忙。 

这次到纽约感到尽管地铁站还是老旧空间狭小局促,但车站和车厢比以前干净整洁,运行准时。去了华尔街,时报广场,洛克菲勒中心,比起十五年前,如织的游人里明显少了华人旅游团。这次在老姐的坚持下,我们登上自由女神岛,和以前坐船运眺举着火炬的女神塑像感受还是很不一样。岛上还有博物馆,展览着1886年制作的过程。从语音解说中得知塑像是由薄铜片制成,为了保持其稳定,空心的塑像中央树立着一个类似艾菲尔铁塔的钢架。而女神的一袭绿衣则是铜锈的颜色。从跨海轮渡上看曼哈顿的摩天大楼群,也是另一番风景。

得知有公交运营在纽约和费城之间,马上决定乘坐公交去费城,以节约朋友来纽约接我们的时间。当在网上买好车票,心里又在打鼓,根据地址从卫星图上看,又不像一个公交车站。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地点,看到前一班大巴,和工作人员确认后才放心。登上大巴之前,飘起菲菲细雨。再见了纽约,感谢晴好的天气。 

费城

大巴沿着95号公路向南行驶,路过新泽西,进入宾夕法尼亚。不到2小时就到达费城。强烈推荐这类公交,大巴座位宽大舒适,准时且票价便宜。当我们到达市区,老姐以前的工友已到停车点来接我们了。

这位失联多年刚刚接上头的老工友,现在的退休周教授,他的儿子曾是我儿子幼儿园的同班小朋友,我们之间有着太多共同的熟人朋友。他请我们在中餐馆吃茶点,席间我们兴奋地谈笑,以各种组合照相,引的服务员,其他顾客驻足。

费城是美国独立的诞生地,1776年在独立宫签署了独立宣言,并制定宪法。我们冒着小雨前去,不料因政府停摆而关门,一群人排起长队,等待透过窗户和独立钟合影。远远地和独立宫合个影,当即决定去宾州大学博物馆,那里有陕西昭陵六骏中的两块石碑。

汽车驶向宾大,途中收到老爸学生的短信,告知宾大医学院就是抗战期间印缅战场美军20总医院,老爸曾在那个医院工作学习过近一年。他还并贴心地附上老爸87年在医学院门前的留影。我以前听老爸讲过,也期待有一天我可以看看这个和我家有点渊源的医学院。在结束了宾大博物馆的参观后,我们按照老照片上的线索找到John Mongan Building,也算了了一个心愿吧。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